作者|暮音
近来写文,总喜欢唠叨些很平常的事情,诸如饮食,如这篇有关睡觉的小文。可若说是小文,近来也看到一些城市开放了24小时营业的博物馆或者24小时营业的街道之类建设不夜城的城市计划,对此一方面喜闻乐见多元化的城市生活方式,一方面又对人类身体承受能力心生担忧。
1.不夜城是未来多元化发展中的一种存在
随着电子设备的流行,夜生活的丰富,很多年轻人的生活确实变成了无日无夜,城市的多元化发展是一种未来的趋势,在很早以前的科幻故事中就描述过随着电力发展的充沛,水资源发电、核能发电、风里发电等,很多需要人力的工作被机械替代,人类从事更多关于服务和创新类的工作,逐渐人类将不再有黑夜和白天的界限。
全球睡眠报告显示,中国人平均上床睡觉的时间是0点23分,某些国家的时间甚至比这个数据更加晚一些,睡眠的时间越来越晚,好似人类陷入一种集体晚睡的疯狂狂欢中,但其到底是集体的狂欢还是一部分人的狂欢?
在乔纳森克拉里的《24/7:晚期资本主义与睡眠的终结》中说,我们从一出生就开始受到环境的支配,市场每时每刻都在操控我们的生活,它迫使我们陷入无尽的奔忙。
那么这场关于“不夜城”的城市文化兴起,是否又是一次市场变革的风向?或者科技导致和市场引导的习惯?我们不得而知。人类身体健康作息与社会的悄然变革中,定然会有一次交锋,这场交锋的最后,孰胜孰负,完全是由人类基因中有多少人属于日作息和夜作息两种时间差基因的交锋,而改变并模糊这种时间差,会成为人类“不夜城”消费市场孰胜孰负的终极较量。
2.由不夜城引发的未来市场变化
虽然我们依旧需要遵循日夜更替、身体代谢的自然规律,可随着人类对于点灯的研究,使得屋内的灯光能够模拟出太阳光效果,那么身体的代谢就会逐渐与个人的生活习惯相互匹配,这并不是白日做梦的梦话,而是现实,不见很多明星通过模仿太阳的烤灯达成皮肤自然晒黑的日光浴效果,只是这种技术没有普及罢了,而随着不夜城市文化的兴起,这种模仿太阳光的照明系统也会被很多人接受并采纳,毕竟正常的日照有利于身体的代谢和钙质的吸收。
如果建设不夜城,那么城市里定然整夜都灯火通明,就像很多科幻电影的场景,城市里灯火通明,如同白昼,那些在太阳下山后正常作息的人们,就需要提供厚实的遮光设备、降噪设备、仿噪音设备来建设我们的每一栋建筑,以使得拥有正常作息的人们不会被不夜城的生活所影响。可如今在不夜城刚刚兴起的阶段,大概只会在城市的某些街道试着运营不夜城的规则,寻找不夜城运行的方式,新生事物的出现,有一个试验和人们接受的过程,这是人类谨慎探寻更多可能性生存方式的一步步试探。
比如那些晚上6点才开始营业的服务行业变得越来越多,上海试着开放了24小时博物馆,一些行业开始招聘三班轮倒的夜间工作者,这些工作包含有白领阶层的办公室工作(舆情监控、网站编辑之类)等行为都是一次对夜间生活的前沿性、探索性尝试。
3.地球人口的增长
随着人类整体身体素质、医疗水平的提升,人类的整体寿命不断的延后,如今虽然癌症患者增多,但正常大多数人的寿命也已经延迟到70岁之后,这相比以往的任何时代都是一个高龄的数字,而女性生育的结束点是55岁之后,虽然养孩子的压力让很多家庭很多年轻人放弃生育,但是正正相加减去死亡人口,人类的数量依旧属于增长状态。
目前地球人口 = 死亡人口降低留下的人口 ┿ 正常出生人口(不乏为刺激经济鼓励生育)┿ 医疗医保下正常死亡减少的人口—正常死亡人口
由于战争不断减少,疾病的控制等因素,人口处于一个不断增长的状态。从联合国人口管理部门公布的数据看,世界人口一直都处于上升状态,从1978年的40亿人口至今已增长至70多亿人口,科学家和人类学家已经开始忧虑地球的承载人口和未来人口极限问题,但是目前来看,我们这一代人尚不用考虑这个严肃的问题。
人口的增长也带来经济的繁荣,工业发展、互联网无人操作技术带来人口的大量失业,这些行业必然会涌入第三服务产业,经济的增长点在哪里?刺激消费者进一步消费的点在哪里?通过向时间维度来寻找,不失为一个极好的方向,毕竟移动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作息方式和娱乐方式,工业和互联网的出现造就了这个万全民晚睡的时代,而未来,当侵入式的VR出现是否会导致睡眠时间的异变,已经不得而知。
4.见证不夜城文化的兴起
我们这一代人能够见证到不夜城文化的兴起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找到商机,参与激活城市经济的一种方式,也参与到未来城市建设发展方向的起点,这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是极为幸运的事情,时代的见证者本身就已经具有重大意义。
当有一天我们的后代探索我们这个年代的历史,会生出一种羡慕的心绪,最好的文化产生在那个时代,最初的规则雏形是那个时代考证过的等等这样的记述,只是如此想想就心潮澎拜。
唯一不变的是:人类终究需要睡眠,睡眠是人类漫长进化史上进化出来的一项身体必备的修复方式,无论是日作息还是夜作息的人都需要睡眠来暂做休整,完成身体的功能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