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面纱》:“灵魂的自由是第一自由”

今天想和大家聊的一本书叫做《面纱》,是作家毛姆的著名小说之一。在《面纱》当中有很多东西值得一谈,比如凯蒂与瓦尔特之间的爱情悖论,比如毛姆带有殖民色彩的目光中的中国,比如西方人眼中的东方哲学……但在这种种诠释当中,最让我为之喜爱的是对于凯蒂自我精神成长道路的解读。其实我并不讨厌凯蒂,即使她虚荣而轻佻,即使她犯下了道德的错误,我依然难以谴责她。当她说出自己是“锡做的小号和玩具气球”并想要摆脱时,她的精神成长之路便开始了

——那是一种庞大的关于觉醒的力量。

01 虚荣、欲望、背德

故事开始在20世纪的英国伦敦。漂亮姑娘凯蒂如同一只惹眼的花蝴蝶,飞舞之间,便将男孩们吸引地移不开眼。在母亲的教育下,她一心想好了要嫁入繁华之家,游刃有余地从来不会和这些男孩子们动真感情。他们的爱,于她来说不过是妆点华袍的纹饰,越繁复便越衬出她的高贵。

然而随着光阴的逝去,凯蒂翩翩起舞在各式的舞会,寻找“完美丈夫”。凯蒂自信极了,她高昂的目光从不稍稍放低,于是转眼之间,她25岁了。无奈之下,她嫁给了生性孤僻的医生瓦尔特。


凯蒂在她最美好的年华里,所有的美丽盛开,似乎都只是为了寻找能够让她依附的完美丈夫。她花费大把时间装扮自己,如花朵懂得招揽露水,让自己越发地娇艳欲滴起来。她知晓自己的美丽,清楚地了解怎样的眼神能让自己看起来更有吸引力,但你能说这样的她是爱自己的吗?

我说,不是。

她的一切动人,都不过是求嫁的工具,不过想要尽快地用美丽折现繁华。在前25年里,凯蒂即便有着众多的爱慕者,但她从未开始一场真正的爱情。她的世界里是找不到自己的,只是被虚荣捆绑,被欲望驱使,她是美丽的空壳。

嫁给医生瓦尔特是凯蒂的“一怒之下”。她想摆脱家里的压力,想尽早开始新的生活。但是,凯蒂并不爱他。随瓦尔特来到香港之后,风流如她,耐不住羞涩又克制的瓦尔特带来的平静生活,她出轨了。

02 背叛、被抛弃、报复

我想凯蒂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自己那么快便从一个背叛者变成了被背叛的人。她的出轨对象香港助理布政司唐生,多少甜蜜的许诺都成了逢场作戏。出轨的事实被瓦尔特发现之后,他歇斯底里地要把凯蒂带往霍乱横行的中国内地湄潭府,以示对妻子的惩罚。凯蒂向唐生求救,换来的则是一顿讥讽。

毛姆的对白写的太精彩了。他是操纵这场爱情戏剧的上帝,将这场简单的婚外情事件写得极其酣畅淋漓。向来木讷的瓦尔特仿佛终于浮出水面的水怪,他自始至终都将凯蒂看得明白。

难以说清瓦尔特究竟是怎样的角色。看似沉寂的他却是十分情绪化的,当凯蒂的不忠终于打破他们之间的面纱时,曾经的相敬如宾也自然不复存在了。

虽然在他们的感情里凯蒂一直是被迁就的角色,但实际上,主导者却一直都是瓦尔特。即使他对凯蒂是这样的一往情深,报以从未期望得到回应的爱。再加上婚后,瓦尔特对凯蒂的无微不至,看起来似乎是将自己献给爱情的信徒,实际上真正的爱是这样吗?

其实他从心底就从未承认过凯蒂的价值,他自以为高贵,他爱的不过是那层爱情的面纱,里面有凯蒂朦胧的倩影,但绝非凯蒂;他爱的是拥有高贵爱情的自己,当深爱着一个不爱自己的人时,这是多么疯狂的浪漫!

破灭是重生的起点。在听过瓦尔特刻薄的揭发,在面对了唐生虚伪的推辞后,从来只懂得依附在欲望之上的凯蒂,要开始成长了。

03 成长、死亡、重生

在去往湄潭府的一路上,凯蒂的绝望不言而喻。但这一切,都因为在目睹霍乱的灾难后静止了。养尊处优的她,第一次这样直接地面对贫穷、疾病与死亡。

她也看见了丈夫瓦尔特从未在她面前表现过的那一面:勇敢、专业、为挽救病人的生命将生死置之度外;她来到修道院,看着那里为拯救生命而不知疲倦地忙碌的修女们,她被包裹在了巨大的平静与震撼当中。修道院长对她说:

“你知道,我亲爱的孩子,安宁,在工作中是找不到的,它也不在欢乐中,也不在这个世界上或者这所修道院中,它仅仅存在于人的灵魂里。”

而更大的震撼是她在目睹了瓦尔特的死之后,她的世界似乎全部重置了。

自此,凯蒂终于慢慢找寻到了生命当中比欲望更宝贵的东西——自由。

“所有的精神羁绊统统地见鬼去了,留下的只有一个自由奔放的灵魂。有了自由,她也就有了无畏地面对未来的勇气。”

她终于不再是一只只知道追花逐草的蝴蝶,她终于在漫长的生命道路里找到了精神寄托,不会因为爱情的失去而空虚的一无是处。这是一个贪慕虚荣的女子的精神跋涉之路,过程痛苦,代价惨重,但是所幸,她有所收获。只是遗憾的是,她自始至终都不爱瓦尔特。或许也不能称之为遗憾,凯蒂与瓦尔特之间说到底是一个爱情悖论。豆瓣里的一条书评这样写:

“凯蒂到死都不爱瓦尔特,她爱上了自由。”

书中人如此,我们也一样。爱情宝贵吗?当然宝贵。但是比起爱情来,更宝贵的是独立的自我,是不断成长的灵魂。当我们没有办法意识到自我的价值是,爱情也不过成为一种对他人的依附,而并非两个灵魂之间的共振。就像书中的凯蒂一样,她对唐生的是爱吗?在我看来,那不过是一种欲望的驱使,是被巧言令色所迷乱的情不自胜。

当真正地认真对待自己时,似乎连静下来看窗外都变成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一本书或是一部电影,安静下来,关闭掉世界的声音,此刻的我只想与我自己共同度过这一段时间。我去认真地了解她,与她交流,我知道她想要追求的是什么,我知道快乐的方法是什么,我甚至能触碰灵魂的形状,倾听它的诉说。

在书的最后一部分,毛姆别有用心地设置了对凯蒂的考验。在她回到香港之后,她与唐生夫妇见面,熄灭的欲望又死灰复燃。凯蒂痛苦地斥责自己,她选择永久地离开,回到伦敦,带着她肚子里的孩子。这表面了精神的成长绝非一场痛苦就能带来的改变,需要我们为之不懈努力。凯蒂说:

“我要把女儿养大,让她成为一个自由的自立的人。我要把她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爱她,养育她,不是为了让她将来和哪个男人睡觉,从此把这辈子依附于他。”

什么是“自由自立的人”?

这样的自由不是凯蒂在年少时想要和谁交往就和谁交往,想要抛弃谁就摆手离开,这样的自由是对生命的理解与把握,是用理智而非欲望驱使行动,是灵魂的自由

——我们所能追求到的最大的自由。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面纱》:“灵魂的自由是第一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