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希那穆提《生命之书》(胡因梦译)札记(1)——3月22日:解除恐惧


原文语句

1.「任何一种形式的恐惧都会助长幻觉,它会令心智变得迟钝肤浅。只要一有恐惧,显然就不能解脱了,心若是不能解脱,爱就不可能出现。」

2.「恐惧会导致各种形式的腐化和自欺,它会令我们的心变得空洞而肤浅。」

3.「我们的心中有许多黑暗的角落,只要有恐惧,就无法深入地探索和揭露其中的真相。」

4.「心理上的自保往往会造成我们对疾病、死亡或敌人的恐惧,只要追求任何一种形式的满足——不论是绘画、音乐、或关系——我们心中都会有恐惧,因此最重要的就是去觉察、研究和认识自己、而不是去问如何才能解除恐惧。」





解读

1.「恐惧与自保」

  远古时期,对死亡的恐惧使人类得以感受危机、迸发出求生的本能,以此保全性命,延续种族。

  从这个角度来说,恐惧是一种自保机制,其对象是:对我们造成伤害的事物。

  生理上的恐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适应危险的环境,但心理上的恐惧却并非都如此有益。

2.「心理上的恐惧」

  正如前面所说,恐惧是一种保护机制,其必定有「保护对象」。

  生理恐惧的保护对象是我们的身体,心理恐惧的保护对象是我们的「封藏于过往事物的情绪」。

  「拖延症」的心理学根源是「恐惧」,为什么?

  因为当我们愈发深入地接触那些被我们一拖再拖的事物时,我们就是在「触景生情」,那些事物就记录着曾经我们拖延时内心的恐惧与逃避,我们越探索这些事物,就越能体会到当时的负面情绪。

  我们对一件事的恐惧,往往会对其形成「心结」,它的作用是防止自己继续深入探索,否则就会在探索过程中重新体会到「封藏于过往事物的情绪」。

  这不禁让我想起山下因子所著的《断舍离》。

  她在书中阐释了收拾、整理废物带来心理治疗的原理。

  那些布满灰尘的废弃物中往往封藏着我们过往的情感,我们往往能从一件事物上「触景生情」。

  正因如此,我们才对家里的东西形成恐惧,我们停止收拾的行为就等同于停止探索,停止解封那些封印的情感,最终形成了囤积癖。

  当你看到角落里一个字都没写的《五三》时,你自然而然会感到愧疚,因为在「解封」等过程中,你从它身上联想到自己曾经懒惰的生活、发誓刷题千万道最后却逃不过「真香定理」的无奈。

3.恐惧——自欺与腐化 

  诚如上面所言,恐惧在我们心中成为「往事的心结」,确实能够令远离「封藏于过往事物的情绪」,但它同时也愈发使我们变得懦弱。

  「恐惧」使我们失去了勇气,让我们沉浸在「逃避带来的短暂安全感」中。心中仿佛在说:“只要不去面对,不去解封,那些事不就不会影响我吗?”

  我们在「心结」的屏障前苟延残喘,却深知只有打开心结才能解决问题,这是根本的矛盾。

  为了逃避这种矛盾,我们开始寻找各种形式的满足感。

  正如《自卑与超越》中提到的「补偿行为」一样,我们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音乐、宗教、关系等——意图从那狭窄的空隙中呼吸到新鲜的空气。

  但这就是一种自欺。「根本矛盾」使我们知道只有解开心结才能解脱。

  事实却是大多数人意图避开心结,“另辟蹊径”而获得解脱。这两种解脱有天壤之别,前者是自然、平淡、安宁的,后者却是挣扎、扭曲、腐化的。

4.黑暗的角落

  心结在「掩饰」黑暗的角落,但只有到达黑暗的角落,把它的各个细节都体会个遍,此心才能接近光明。因此只要恐惧还能阻挡我们,我们就无法真正探索内心、实现超越,因为我们根本就没有踏入过那个黑暗的角落。

5.勇敢的探索

  勇敢之处在于「解封」,面对那些心结就等同于面对突然迸发出的强烈情感。

  只有勇敢者才能去面对、体会与接纳;只有真正地面对恐惧、细腻深刻地去体会它与它衍射出的其他情感,我们才能不被蒙蔽双眼。

  当我们勇敢地对做出分析、包容地觉察自己心中的情感、不评判地接纳情感的合理性,我们就离真相越来越近,那份恐惧也在这种探索中失去了颜色。

你可能感兴趣的:(克里希那穆提《生命之书》(胡因梦译)札记(1)——3月22日:解除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