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我之间》第五章:分离与个体化

p52- p.83

成长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 阶段和次阶段:

自闭阶段:史华兹认为,新生儿没有区别自体和客体所需要的复杂的神经生理。需要等神经生理成熟,以及像依偎,拥抱等经验积累之后,才能进入到一段关系中。认为新生儿只有条件反射动作,比如握住东西,吮吸和惊吓反应。

一个月以前,婴儿都是处在半睡半醒的状态中,佛洛依德称之为原始自恋,在这个阶段,婴儿把情感能量都投注在自己身上。

证据显示,这个阶段婴儿对于光,颜色,声音,气味,触摸等等都有反应,但是婴儿无法分辨人和非人的刺激。在前预言阶段,所有的知觉可能是一种“联觉”的方式在运作。

马勒有个著名的观察是说,每一个发展阶段都融入下一个阶段。在自闭阶段中,只有一点点对于外在世界的投注,但是这种对外在世界的短暂反应,形成了自闭阶段和之后其他阶段的连续性。

共生阶段:儿童在共生阶段的早期会建立一种“对满足其需求之客体的朦胧察觉“,他的行为好像就是和他母亲是同一个全能系统,一个在共有范围内二元整体的一部分。佛洛依德把这个称为:海洋版的感觉。

神经生理上,记忆,认知,运动协调等功能正在发展。这样儿童可以组织和回忆经验,比如他被抱起,放下,喂食,看,听等经验,在这些经验中,与客体有关的自体感正在形成。

微笑的反应预示着共生关系的来临。母亲对于小孩的抱持是较为重要的“心理诞生的共生性组织者”之一。共生阶段也不总是完美,儿童也会体验到寒冷,烦躁,饥饿等等。而由于自体他体分化不佳,这些不舒服的事,好像要把他整个自体和整个世界都包围起来。

每次用眼睛找妈妈,妈妈就会出现。感觉愿望和满足似乎是同一件事情,全能感充斥着婴儿共生世界。

分离个体化阶段之:孵化

孵化或者叫分化。

在这个阶段,被抱起来的时候,小孩似乎是想要从母亲身上挣脱开,以便有更好的视野看母亲。会探索母亲的身体,抓妈妈的头发耳朵鼻子,把东西送到妈妈的嘴中。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在毛毯,玩具等客体中得到更多的愉悦。

婴儿在共生依附中越是有安全感,未来在面对陌生人时焦虑就会较小。小孩的运动协调的自我功能在成熟,可以从妈妈的膝盖上下来,或是滚和爬。母亲和小孩情感上的疏远或亲近,可以从身体上的远近观察出来。

这个阶段母亲也可能因为共生感的消失而难过。在不健康的关系里,母亲寂寞和贫乏,他们没有办法承受小孩子在分化上的奋斗,他们会一会儿给小孩子令人窒息的爱,一会儿又会拒绝他们。可能会因为自我的融合需要没有被满足,把小孩子放在婴儿车里很长一段时间。

分离个体化阶段之:实践

运动功能的发展让蹒跚学步小孩去探索世界的所有方面,他们可能会从母亲身边爬开或者摇摇摆摆的走开,刚开始的时候会时不时回头看一下妈妈。妈妈这里似乎是一个基地一样,他们一次次的探索完后,回到母亲身边,在母亲这里进行“情感充电”。

等到能站起来的时候,开始陶醉自己能力和自己世界的广大,自恋在此达到了顶峰。有一些母亲可能会有把小孩推开的动作,好像是要避免由于逐渐要分离带来的苦痛。马勒建议,蹒跚学步的小孩已经有能力走开,父母对此的反应应该是带有感情接触地推他一把,这样的话,父母就提供了一个可以信赖的期待,期待孩子能在逐渐扩大的世界驾驭自己的新技巧。

分离个体化阶段之:和解

表面上看,这个阶段的小孩和实践阶段没有什么差别,但差别是在本质上:自己对于自己的脆弱以及依赖母亲有了新的觉察。矛盾感更强,依赖vs独立。认识到不能再把母亲当成是“情感充电”的基地了。察觉到自己能力的限制,自大感逐渐丧失。

会意识到母亲时而温柔,时而疏远,时而陷入沉思,不是他所能控制的,无能感带来愤怒和无助感。可能会在遇到挫折的时候大发脾气。

和解期的儿童情绪可能会呈现一种分裂的模式,母亲和其他人交替地被视为全好或者全坏。

对过渡性课题渐增的依附,是和解期危机的另一个方面。小孩坚持在大部分时间里把毛毯或者玩具带在身边,这些原本有过渡性自体-课题功能的东西,现在称为了孩子独占的财产。如有有人拿走,他一定会抢回去。

过渡性的活动和仪式也开始出现了。比如在临睡前的分离仪式:看书,唱催眠曲等等。

在和解期里,父亲常常是作为独立的,第三者的角色。父亲可以帮助母亲和孩子从共生的二元体以及之后的自主vs控制的挣扎中解放出来。父亲可以通过不同的态度来获得母亲和孩子的注意力和情感投入,从而促进了这个分离的过程。

客体恒久性阶段:

客体恒久性:维持客体稳定形象的能力,特别是维持母亲的稳定形象。这个阶段其实是没有终点的。这个阶段,孩童没有那么黏人了,更关注于自己的课题了。

客体恒久性是一种能力,当对父母严重失望的时候,还能记起父母的好感觉。

在客体恒久性建立起来之前,孩童最大的危机时客体的失落。而现在,最大的危机是客体之爱的失落。

神经生理所决定的记忆和建构内在形象的能力,是客体恒久性的先决条件。另一种是把对一个人愉快和不愉快的情感整合在一起的能力。这种整合能力,不仅仅是依赖于理智上的整合相反的事物,也依赖于足够多美好经验的积累。

客体恒久性和个体化发展并没有在早期阶段结束。学习“人际关系里作为独立的个体是谁“的课题,紧接着必须要从恋母情结的角度去克服。分离与认同的课题会在之后的生命中再次出现:比如我们去一个新的城市的时候,我们生病的时候,我们失去配偶和所爱的人的时候,我们预备自己死亡的时候。我们会花上一辈子去发展出一个逐渐复杂的/整合的概念去看待自己和他人的关系。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我之间》第五章:分离与个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