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麦大人
上周,74岁高龄的陈彼得像个新人一样登上了《中国好声音》的舞台。
音乐仿佛是他缱绻不忘的恋人,走过半生的路,这位白发童颜“少年”弹着吉他唱起歌,仍旧是心动如初的模样。
做为华语乐坛的前辈,陈彼得老师自走上舞台起,就博得观众一致掌声。这掌声既是对这位老人的尊重,更是对他数十年音乐造诣的致敬。
节目中,精神矍铄的陈老,自弹自唱一首深情英文歌《remember me》,但现场无一导师转身。
其实在演唱过程中,哈林和李健就猜测出这是位年长的歌手,凭借丰富的导师经验,自然不难判断出这是一位大腕。
因此,四位导师不转身也是在意料之中,以陈彼得的威望资历,的确没人能做得了他的导师。
01
一生做好一件事,活到老唱到老
很多内地人对于陈彼得可能有些陌生,但若说起他的作品,相信大家早已耳熟能详。
费玉清演唱的《一剪梅》、李茂山演唱的《无言的结局》、张行演唱的《迟到》等歌曲,均是出自陈老之手。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他的歌捧红了刘文正、费玉清、凤飞飞、高胜美、欧阳菲菲等一大批天王天后。
自此人们戏称陈彼得为“救火队”,那些不红的歌星,只要唱一首他写的歌,百分之百会火遍大江南北,“台湾流行音乐第一推手”由此诞生。
陈老在节目中,哼起了李健那首成名作《传奇》,之后这对“忘年交”还即兴演唱陈老的经典曲目《一条路》。
一个是舞台上抱着吉他自弹自唱的老者,一个是座椅席上随声附唱的李健,如此特别的跨年代合作,将一位乐坛前辈的神采和神韵展露无遗。
哈林不禁连连感叹,陈老歌声中的韵味“年轻人都比不了”。其他导师也纷纷表示要向陈老学习。
陈彼得表示,自己选择来到“好声音”,正是为了感受“这些孩子有多不容易”,切身体会他们在追梦过程中的心路历程。
为了能够切实体验孩子们的生活状态,陈彼得提前十多天就来到了节目组,和孩子们同吃同住。
分享音乐,分享快乐,也是陈老此行的目的。
我还能来,我为什么不来呢?
每个人都曾年轻过,陈老却活成了人们心目中老去的样子。他还说,2018是他重新出道之年。
没有什么身段要刻意放下,能够跟那么多孙辈的年轻人一起体验这个过程,他很兴奋,也很满足。
人生这个舞台,永远属于那些敢于攀登的追梦之人,而热爱和好奇,正是治愈人生痛楚的良方。
生命在于体验,不管曾经历多少世事,保持一颗年轻的心态,过程永远比结果更重要。
02
少年成名独领风骚,终成一代音乐教父
说起他的人生经历来,真的是一个传奇。
陈彼得,原名陈晓因,1944年出生于成都,父亲是广东潮汕人,母亲是成都人。
6岁时,他跟随父母举家迁到台湾,从此故乡隔着一湾浅浅的海峡,只剩下稀薄的记忆。
大学时,他学习的是“机械工程”专业,毕业后,他开始在各大歌舞厅驻唱。还自制一把电吉他,和陶大伟(陶喆的父亲)组建乐队,成为台湾最早一批流行歌手。
陈彼得不爱唱当时的流行音乐,而沉迷于披头士、猫王等摇滚歌曲,抱着吉他反反复复练习。
这时,个性鲜明的他被当时的音乐泰斗翁清溪一眼瞧上,后者可是天后邓丽君的御用作曲人。
“这小伙子,不得了。”
那时的台湾乐坛,除了翁清溪、庄奴等人原创外,皆是翻唱欧美日本的,陈彼得决心打造出一片原创天地。
自此,他抱着一把吉他,开始疯狂创作。
他为余天创作《含泪的微笑》,成为脍炙人口的经典;为费玉清写下《一剪梅》、《几度夕阳红》,费玉清立刻大红大紫,人人尊称“小哥”;
为刘文正写下《迟到》、《一段情》,原本不温不火的刘文正马上声名远扬;为杨钰莹写下《等你一万年》,为陈明写下《灯火阑珊处有你》,两人的歌唱事业随之达到巅峰……
他是华语乐坛引进西方流行乐的第一人。融合了R&B、摇滚、迪斯科舞曲等时髦的元素,引领流行乐的风潮。
毫无疑问,陈彼得是当之无愧的台湾乐坛流行乐教父。
严格讲,他是台湾现代音乐第二代大师,在他之前已有翁清溪和庄奴,在他之后出现了罗大佑、李宗盛、周华健等等。
在最火的七八十年代,他的影响力应该是现在的“周杰伦+方文山×2”的效果。
03
老当益壮,不坠青云之志
后来,陈彼得因为一些其他原因,离开台湾乐坛,回到阔别近40年的故乡。
第一时间,陈彼得直奔出生地成都,去寻找母亲念叨过一万遍的担担面。他狼吞虎咽地吃着面,豆大的泪水止不住地掉进碗里。
之后,他从成都到广州,再从广州到北京,过上了半隐居的生活。他四处游走,回归自然,洗净心灵上的污浊,抑郁症渐渐自愈。
十多年间,他用零碎时间写点歌,练习厨艺,还结了婚,生了孩子。
2000年,《同一首歌》邀请陈彼得在工体演唱《一条路》,开始了“北漂”生活。
在三元桥附近,他开了一间名叫“喜鹊棚”的录音棚,为热爱摇滚的年轻人提供帮助。
这可不是一般的棚子,窦唯、何勇、谢天笑、窒息乐队、鲍家街43号,内地知名的摇滚先驱,都曾在这里录过音。
他还在录音室里开辟出一个小酒吧,亲自给摇滚歌手们做饭吃。每当看到他们实现梦想时的快乐,他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
陈老过生日时,崔健、窦唯、梁和平等都来为他庆祝。崔健还特意为他弹琴唱歌祝寿,足见陈老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当这些年轻歌手一个个成了叱咤风云的摇滚明星时,陈老感觉自己是时候“退隐”了,于是离开北京,回到广州。
如今,陈老在广州开了一家名叫“77G”的小餐馆,坐落于丽江花园,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网红餐厅。几张小桌,墙上几把吉他,这就是他的小店。
店虽不大,但很实诚,可以不卖,但不能卖次品,这是陈彼得老先生的做事风格。
陈彼得说,一百岁以后我的墓志铭可能是:
这里躺着的是一个喜欢音乐的人,一个热爱故乡的人,一个热爱世界的人。
04
悲壮历史跨越千年,激起万千家国情怀
除了好声音之外,陈老今年三月份还登上了央视节目《经典咏流传》的舞台。
当一首慷慨激昂的音乐响起,主角还是那位精神抖擞,穿着银灰色西装,一把吉他背在身后,犹如仗剑走天涯的江湖大侠。
前奏一响,吉他声划破长空,炸裂的鼓点瞬间点燃热血,连评委都震惊地捂住嘴巴。
声音高亢中带着沙哑,极具穿透力,犹如草原的苍老雄狮,发出低沉的怒吼。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诗词的点睛之处,歌曲也推向高潮,婉约的歌词瞬间激荡豪迈。老人挥舞手臂,直指苍天,满腔热血激情迸发,豪气冲天!
这就是那首霸气外露的《青玉案 元夕》,陈彼得与辛弃疾跨越千年携手合作,他们都有着共同的家国情怀,以及对故土的侠客柔情。
这首歌不仅唱出了他对音乐的热爱和执着,也唱出了他前半生的苦心孤诣。
过后,陈彼得说了这样一席话:
我觉得古诗词,那是我们祖祖辈辈留下来最珍贵的东西。一个树要有根,这个文化就是根,所以没有文化基础的这种音乐,是不会长久的,也是不会伟大的。
中华文化历来源远流长,古典诗词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中华文明里的瑰宝明珠。
当千年前的诗词与现代的摇滚相结合,竟激荡出穿越青春的芳华,焕发出醉人心悬的篇章。
看到演出效果如此震撼,陈彼得兴奋地说:
“摇滚不仅仅是一种音乐风格,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中国一样有自己独特的摇滚,融入经典古诗词的摇滚,就是独一无二的!”
一曲唱罢,陈彼得还吟诵起诗人艾青的《我爱这土地》: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听到这里,现场每个人热泪盈眶,这或许就是诗歌和音乐的力量。
从青年到暮年,陈彼得数十年来对音乐孜孜不倦,将东西方文化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开创了华语乐坛的清新之流。
他一辈子都在追求真善美,其一生就是一座不朽的丰碑。
在事业方面,一生做好一件事,在音乐的世界里尽情翱翔。他将千百年前的古典诗词重新激活,焕发出新的活力。
任何时候,他都倾尽全力去扶持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提携了众多后起之秀,对华语乐坛的贡献可谓大矣!
人生一世,不过是一个追求梦想的过程,我们要对未来报以希望,因为每一天都是崭新的。
如今进入古稀,选择再度出发,祈望那个老人归来仍是热血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