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中人的主动性、积极性是很稀缺的,公司也用了各种制度来激励员工,但现象就是对大部分人的激励是无效的,为什么?
深入思考一下:基层管理者才是真正与员工天天接触的人,站在部门的立场,你应该是发挥激励最大作用的“枢纽”。
那怎么激励员工?有人说:当然是钱啊!钱没给到位,一切不谈钱的激励,都是耍流氓。是吗?那你见过16年那张首富的行程表吧,4点起床到晚上19点还要到办公室工作呢。见过20年两个70多岁老人选举吧,他们拼的需求是什么?
这种能激励首富们的需求,到底是什么?
马洛斯提出了著名的“五层次需求理论”:第一,生理需求:首先,要活着;第二,安全需求:活着不够,还要身体与心理上安全的活;第三,社会需求:安全后,融入集体,求归属感;第四,尊重需求:不仅接受我,还要尊重我;第五,自我实现需求:让我的潜力完全发挥。
发现需求,满足需求
首先我们要进行先沟通,在工段长出池答辩上,被领导问到你与员工的沟通方式有哪些?这时才意识到平时的沟通不够深入,时间也不够长,需要制定计划定期单独与所有下属进行深入沟通,另外平时的沟通也不要只限于生产现场、休息区,还有饭堂、团聚、下班路上等,重点是记录并管理每位员工的个人需求(还包括家庭背景,生活现状等信息)。
第一,生理需求:员工首先要生存。你沟通时有没有下属只说怎么拿更多钱?有,我团队就有,在这个需求级别的员工,你和他就别谈什么梦想、太遥远的东西,人家不关心反而会抵触,直接开门见山式讲“钱”的事:a.做好本职工作不出问题;b.多发现问题提改善,增加绩效;c.平时多关注并指引怎么发现问题找改善点。这就是最好的激励。
第二,安全需求:员工担心没工作,或工作场所是影响他身心安全的。一、温循团队(燥声环境)原来有位新员工,到团队表现出工作消极懈怠、做事慢吞吞,深入沟通后,原来他不想在这岗位上工作,噪声影响他身体,后来换个团队发现干活很积极。二、团队原来有位“实习工”,因某种原来公司前欠了些债,关心是能不能留下来,工作积极主动并保质保量,这类员工担心的是工作会不会明天就没了。他只会想:不能出大问题,怎么稳住这份工作。所以保证员工的安全需求,这是对他们最好的激励。
第三,社会需求:这类员工就是平时要求多组织活动、多关爱,像团聚吃饭、搞户外活动。比如车间有定期组织一起打羽毛球,鼓励员工多锻炼,三期员工关爱等,这些都是很有效的友爱、归属感激励的手段。看过一个离职率最低团队的案例,原因是每周组织的团队打球活动,长年坚持你说归属感强不强。
还有你团队有经常喜欢请假或经常回家的员工吧,平常不忙时多满足他,这些就是最好的激励。
第四、尊重需求:这一层,是激励发挥最大作用的”催化剂“,也是我们该重点应用的”妙招“。
公司老员工都经历过多任领导,我问员工小詹,这么多领导,你觉得哪位印象最深?她说是X工,话说有次在路上看到,领导主动叫她名字与她打招呼,她很惊讶,平时都没交集,领导只问过她一次名字,怎么一次就记住她了,很是佩服。
那么,你平时见到下属会不会主动打招呼呢?
工作与生活中多养成尊重他人习惯
以前与朋友同学们吃饭,大家人穷都还爱面子,有些剩很多的菜觉得浪费又不好意思打包,后来了解到,有很多餐馆服务员与厨师是多希望你打包带走呀,菜剩多一是浪费二是对厨师的不尊重,某些酒店还会对厨师进行处罚。
第五,自我实现需求:对处于这样阶段的人,有个最经典的案例,乔布斯当年为了让百事可乐总裁约翰·斯卡利加入苹果,说了句著名话:你是想卖一辈子糖水,还是跟着我们改变世界?唯一能激励这类员工的动机,就是自我实现,需从其它需求转移关注员工自身,比如,责任心很强又主动积极上进的人,想要学更多的技能,发挥个人所长,关注未来的发展。
区别对待,接受不同
刚开始管人,就进入这个误区:团队原有经常请假的员工,到月底还拿数据来说教员工,但发现作用并不大,刚开始员工会克制一两个月,但也痛苦,最终取双赢方案,只要在不影响生产与团队的情况下,可以适当满足这类需求。所以,你以为用自己一种套路吃遍天下,拿做得好的标准来要求其他人,只会适得其反。
应用小结
1、定期沟通,发现需求,管理需求,满足需求;
2、勿用第一层的激励,满足第二层的需求;
3、对事可以坚持原则,但“对人”需懂得区别对待,接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