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08

传习录(卷  上)



【二一】贯通世间学问的根本在哪?(中)


问:「圣人应变不穷,莫亦是预先讲求否?」

先生曰:「如何讲求得许多?圣人之心如明镜,只是一个明,则随感而应,无物不照;未有已往之形尚在,未照之形先具者。若后世所讲,却是如此,是以与圣人之学大背。周公制礼作乐以文天下,皆圣人所能为,尧、舜何不尽为之而待于周公?孔子删述六经以诏万世,亦圣人所能为,周公何不先为之而有待于孔子?是知圣人遇此时,方有此事。只怕镜不明,不怕物来不能照。讲求事变,亦是照时事,然学者却须先有个明的工夫。学者惟患此心之未能明,不患事变之不能尽。」

曰:「然则所谓『冲漠无朕,而万象森然已具』者,其言何如?」

曰:「是说本自好,只不善看亦便有病痛。」


佐藤一斋引陈龙正云:“无朕中须有个明的工夫,便无病。只守冲漠,便是养成骏汉(无知之人)。”

吉村秋阳云:“此问答俱以中和为前后二时,犹是旧说。”

陶浔霍云:“王学大旨。”

但衡今云:“故曰:‘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

(《中庸》第二一章)诚者内圣事,明者外王事,有一不足,皆非(《中庸》第二一章)诚者内圣事,明者外王事,有一不足,皆非圣人之道也。”


[译文]

陆澄问:“圣人能够根据情况随时应变,莫非这也是事先就预备好了的吗?”

先生说:“怎么能预先准备得那么多呢?圣人的心如明镜,  只是一个“明”字,就能够随感而应,无物不照。镜子里不会有先前所照见的东西存留,也不可能有没有照过的东西事先出现在镜子上。如果像后人所讲的这样,那就与圣人的学说大不相同了。周公为教化世人制定礼乐,这是圣人们都能做的事,那么尧舜二帝为何不先行亲自制定而要等周公来做呢?孔子删定《六经》以昭明后人,也是圣人们都能做的事,周公为什么不先行亲自删定而等孔子来做呢?所以说圣人遇到这样的时机,才会有这样的作为。只怕镜子不够明亮,不怕事物到来无法照映出来。根据情况随机应变就像是用镜子,学者们所须只是先下工夫使自己这面镜子保持明亮。学者只应担心自己不能心如明镜,而不须担心自己明镜般的心不能应付事物的变化。’

陆澄说:“那么程颐先生所说的‘宇宙间混沌无物时,就已经有万物之理在冥冥之中存在了’,这句话如何解释呢?”

先生说:“这句话本身正确,只是世人不能正确理解,也就有了毛病,”


圣人之心如明镜,只是一个明,则随感而应,无物不照。


批注:

①后世。近藤康信以为是指朱子之学。


②周公制礼作乐。《礼记,明堂位篇》云:”周公践天子之位,以治天下。六年,朝诸侯于明堂,制礼作乐。”


③孔子删述六经。参看第十一条,注十二。


④冲漠无朕,而万象森然已具。程伊川语(《二程遗书》卷十五,页八,上。采入《近思录1卷一,第三二条)。太田锦城(一七六五至一八二五)《疑问录》(天保二年[一八三一]本,页二十下)列举老子“冲”“泊”“未兆”等字,与庄子“淡”“漠”“冲”“无朕”“恬淡”“寂漠”等句,及永嘉(七一二年卒)《证道歌笋‘万象森罗,,之语。 (《景德传灯录》[《四部丛润》本】卷三十,页十一上 )以为伊川之语出自佛典。查“万象森罗”亦见《坛经》第.一十节。然山崎暗斋(一六一八至一六八二)曾罗列宋、明学者引用此语。(《续山崎暗斋全集》下,页七十八至八十六。东京,昭和.一年【一九二七」本)日本古典学会,并未言其出自佛典。宋儒每用禅家字句,然语则伊川之语也。亦可参看第八十二条。


⑤程颐语,见《二程集·遗书》卷十五。朱熹说:“若夫所谓体用一原者,程子之言盖已密矣。其曰体用一原者,以至微之理言之,则冲漠无朕,而万象昭然已具也。其曰显微无间者,以至著之象言之,则即事即物,而此理无乎不在也。”(《太极图说解》)

陈荣捷说:“许多研究中国哲学的日本学者断言这一名言源自佛教,但没有人指明出处。山崎暗斋(1618一1682)在他关于这一名言的论文中<《续山崎暗斋全集》第二卷,第七十八至八十六页),列举这一名言的一切引用处和新儒家对它的所有讨论,但没有一个字提到它的出处。《大汉和辞典》 (迄今这一类字典中最完备者)认为它的作者是程颐,而不是哪一位佛教徒。像‘冲’、‘漠’、’无朕’这些术语来自道家,太田锦成(1765一1825)已经指出这一点(《疑问录》第一卷,第二十页)。这一名言的第二部分实际上与永嘉玄觉禅师( 712卒)的《证道歌》中有一语句相同(《景德传灯录》第三十卷第十一页) 。”(《传习录》英译本,第二十七页)


净心斋笔录(微信公众号)

2022年3月23日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