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6听你说

晚上回到家圣诞节已经快过去,回来的路上电话和两位同事各聊了半小时,一个比我大,一个比我小,而我们都有着类似的困惑,对于工作,对于读书,对于生活,对于所谓的人生规划。老话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我们也都被推入了而立的年纪,毕竟还不到不惑之年,但剩余这几年真的能让我不惑么,毫无这样的自信面对这个时时在变化着的世界。

所谓的人生规划,我们越早认定了我们的道路,自己喜欢又适合的道路,确实更容易让人能够坚持一辈子,人生其实很短暂,但在人生前半段的我们可能并不会这样觉得,我们多少还是在挥霍,因为我们对时间的把握还不是那么确切,我们觉得有大把多的时光可以给我们,但慢慢的,在某个时间点,我们从内心体会到了时间是不可逆的时候,我们才开始幡然醒悟。但有多少人能那么恰好地选择到了自己喜欢的又适合的道路在恰好的时间呢,谁从小就在聚焦着自己所选择的恰好的方式去成长呢,这具有太多的偶然性,当然教育的规划是可以解决一些问题,比如在年少的时候让个体接触到不同的职业,引导他们做出自己适合的选择,但这也是很强人所难的,我们用什么来证明这种喜欢就与适合对等呢。或许人的性格中有某种助推剂可以推动我们不管做出怎样的选择都可以走向所谓成功之路,或许我们又将此转移到宿命论的角度。

其实不管我们是否接受,虽然我们不停地强调或者灌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于人成长的积极意义,但不可否认的是成长的环境是我们不可选择的,成长的环境可以说直接决定了我们性格的形成,也直接影响了我们的视野和思维的方式,那么这种思维的方式最终又决定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这种影响看似潜移默化,实质是有某种必然性的。其实我们有时要承认我们的弱点,而更重要的是找到我们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去将其发挥到极致。

这里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可以说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但是就我们的核心竞争力而言,我们还是面临着某种比较,人与人之间必然产生很多的比较,那么在这个内卷的时代,我们认为的核心竞争力可能根本不堪一击,于此,我觉得要把心态调整好,把自己能做的做好,我觉得不必太苛责,人的能力和精力都是有限的,确定自己已经尽力其实则无憾了,但这种尽力又怎么去衡量呢?或许这又是一个只有自己内心才知道的答案,这个问题似乎又进入了一个死胡同。

在面对自己的时候,人们总觉得是坦然的,实则不然。我们都会想尽办法为自己的选择开脱,为自己的偷懒找到一个似乎合适的借口,以此去说服其他人认同,求得别人的支持和共情。人不就是这样么?至善是谈不上的,我们固然没必要给自己拔高,或者给自己脸上贴金,我们都要真实地面对自己,我们永远在选择我们当下被认可的事情作为我们的喜欢的事情,把我们的能力与这种认可关联起来,我们在自己所认为喜欢的事情上不断发力,做到比其他事情更好的节奏,强化我们的这种认同。所以,我们的初心其实没有那么简单。这也是我们总陷入死胡同的原因。

那么既然发现了问题,怎么去解决问题呢?

遵循内心的选择这样的解答犹如心灵鸡汤,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面对困难,迎难而上,这当然也是一种解决的办法,但似乎是大多数凡人不想也不愿去做的,因为无法坚持下去,内心存在了某种抗拒,在这一点内心的抗拒上,似乎我们遵从了自己的内心。这就是人的矛盾和荒唐,我们总去选择趋向于我们的好的,我们也都懂的这些道理,但我们却永远也还过不好我们的人生。

那么这又绕了回去,我们还是没有解决问题。

换个思路,这是不是无解呢?或者这是哲学家才应该去解决的形而上的问题呢。

不得而知。或许只能听你说了,但你真的能真诚地分享么?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12-26听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