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君生别离

与君生别离

                  一

还记得报到那天,我独自一人在走廊里乱逛,寻找着自己的教室。等到找到自己教室的门牌号,看到眼前闪过一个高挑的人影 ,走进了旁边的班级。便好奇的往门口挪了几步,看到了在讲台上正在慷慨陈词的你。 

瘦高个,挺拔的身姿,白衬衫,蓝色牛仔裤,手里夹着半截粉笔——这大概是我对你的第一印象。一年四季中你总给人一种干净利索的感觉,即使是在冬天,人大都拥裹着厚厚的羽绒服,仿佛一座座移动的草垛,而你总穿着合身的厚风衣,如同一棵修建的很得体的树。

后来班主任介绍各科任课老师的时候你站在她旁边,抱着手臂,微眯着眼睛,不时和着班主任的讲述点头,不愿多说一句话。

在年过半百的班主任面前,你谦恭的像个学生。等班主任走出去以后,你回过身去,跨上讲台,拿起粉笔在讲台上写上自己的名字:韩晓冬。字迹浑厚中又不失刚劲,是很漂亮的粉笔字。

你就这样成为了我的语文老师。

从上小学起,习惯了那种从第一课开始循规蹈矩般的学习方式,自成为你的学生之后,却完全被你的教学方式所打破。依稀记得第一节课你讲的是沈复的《闲情记趣》。作为从来没有接触过文言文的初中生,生涩的虚词实词分辨以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段意理解等都让人头疼不已。你知道我们这些文言文零基础者们的软肋,便毫不吝啬地拿出一周的时间单单讲述这一篇文言文。第一节课介绍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的必要。并为我们讲述了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和在清代文坛上的地位。第二节课是讲述课文的重点词的解释以及分类,第三节课讲述重点句子的翻译,将原文与被翻译成的现代文进行比较。第四节课单独讲了虚词的用法,并一再的叮嘱我们要不断的积累,学习文言文的过程就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

   

    那时候你就说明了你的语文教学的理念:“语文的学习最重要的是文言文,现代文都大同小异。分值最大又最容易失分的的是文言文。”这样一以贯之的坚持,结果是我们语文课本里翻得最破的几页永远都是文言文,密密麻麻全是笔记,而现代文的纪录却是少得可怜。

这样的努力没有白费,几次考试下来,语文成绩的年级第一不是我们我们班就是隔壁班,羡煞了和你在一个办公室的其他的语文老师。你在课堂上偶尔会提到这些,语气平淡的像白开水,好像一切都在意料之中,无需多言。

那时候最喜欢的,是你的作文课。两个班七十多篇文章,无论内容好坏,也不管有的同学的字迹写的有多么的潦草,你都一篇一篇的看过去,不厌其烦地用红笔做上细致的修改,然后将拿优秀的作文放在大屏幕上讲评。出彩的总是那几个人,夹杂着别的同学的精彩之作。于是两个班在暗地里仿佛形成了竞争,每周的作文课以文会友,展示两个班个人风格明显的佳作。获得优秀的作文往往不是那些中规中矩的应试作文,而往往是那些见解独特、语言风格简洁朴素而又切题的作文。

争强好胜如我,总是在构思上花费很多的时间,在前半节课上苦思冥想,列下提纲,后半节课书写,不事雕琢,往往在下课铃声快要响起的那一刻一蹴而就。在你的讲解剖析下,我从不觉得各种作文技巧是枯燥的或是会束缚手脚的,反而听得津津有味。也不认为作文是种负担,那种通过文字表达自己内心所感所想的习惯一旦形成就如上瘾一般,每日笔写点什么才觉得内心舒畅。而被你定义为“叙事性散文风格”的我的风格,到现在还是我的拿手好戏。

是你,告诉我不要被旁人的目光所左右。中学时代我年轻气盛,成绩也还算说得过去,经常参加各种活动认识别的班的同学成为朋友。有时也难免招致嫉恨听到诋毁,那时遇到这些只会一个人默默难过独自伤心,却不知自己做错了什么今后该如何面对。你见状,便在闲暇时刻叫我到办公室闲谈,在天马行空的聊天中一针见血的指出我的毛病与缺点,亦不遗余力的肯定我一切的努力。告诫我不要过多关注外界的声音而忘记倾听自己心声。

亦是你,肯定并发掘了我在语文学习方面的天赋和才能。当时你要求我们每周写两篇周记。不同于别的老师随手批下一个阅字就草草了事,你总会在后面洋洋洒洒的写上你的批语,有对我们文字中流露出的困惑的解答,也有对文章结构或是语言的批判,亦有你对阅读我们文字后的感悟与理解。

    我被你的这种认真所感动,每周的书写不再敷衍了事,开始观察周围生活中发生的事,用心感受生活,记录下点滴感动,慢慢发展成千篇文字。那段时间书包里总会装着笔记本,一有灵感就会不知疲倦的记录下来,每周一上交时异常积极地呈上新写的文字,翘首以待地等待着你在两三天后反馈的密密麻麻的评语,然后周而复始。这段温婉的回忆至今想来,都会不自觉地牵起嘴角。

后来学习压力愈加深刻,周记作业最终取消。我却因为你曾说过的:“坚持书写的习惯,有这样细腻心思的人是热爱生活的。”的批语而坚持下来。还是会不定时的在笔记本上记录下生活的点滴,信手写下自己的所感所想,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现在。手写字也好,敲写字也好,所有的心事和感悟只有付诸文字,才会觉得在自己的生命里留下了痕迹。

      “三年的笔录与记忆在尘封多年以后将会是一种精神财富”,你在我的毕业留言册上如是写道。我在多年之后终于明白其中的道理。上大学前收拾旧物,自己喜欢的书都留在了家中,却单独带了初高中的日记本留在身边。偶尔翻看当时略带幼稚的笔迹和单纯的思想,,不免莞尔:这才是真正属于我的莫大的财富。

铭记的又何止这些?在这唯升学率和分数马首是瞻的时代,你作为普通班的班主任,从不放弃每一个学生。你会在教室外劈头盖脸狂风暴雨般的训斥班里的调皮男生,却也会把得意门生或者令你头疼的学生喊到办公室聊天,用一种平易的口吻,缓和的语调诉说着朴素的道理。也因此被同学们称为小韩,不是不尊重,只是更亲近。

中考那年我的语文成绩并不理想,知道结果的时候多少有些失落,忽的想起中考前一天你淡然却写满期待的眼神——对不起。

                  四

松松散散的初中时代倏忽而逝,一下子进入铁马冰河的高中时代。我去了外地求学,因为住校所以回家的次数也不多。有了新生活,旧友逐渐疏远,与初中的老师同学联系渐渐淡薄,与你的交际亦越发少得可怜。


后来在一份面向高中生的报纸投稿中发表了生平的第一篇文章,是在初三时被你批注过得一篇周记,看着自己的文字被印刷成报纸上的铅字,我高兴许久。想了好久终究没有勇气告诉你这一消息。因为知道你的生性淡漠,知道你的喜怒不形于色。也许受你影响,我习惯把最深的感情掩埋在心底,以为对方会知道自己的心意,却总是事与愿违的错过,无疾而终。

高一时回了一趟初中,不巧的是你和几个老师去外地听课学习,未能与你见上一面。只见到了初中时的班主任,聊到你时,她不住的叹息摇头,你还是老样子,酒越喝越凶,对于别人的劝诫一笑置之。我只得苦笑,不知该说什么好。

后来高中的学业压力愈发沉重,我的语文不复当年,作文没有了意气风发,考试作文的僵硬模式渐渐成为令人头痛的负担。于是那些漫漫长夜里在题海中挣扎的时候总是会想起你,想起曾经的单纯岁月。

再到后来,被学业的压力所迫,同初中旧人联系的联系更加稀少,再听说你的时候,已是高三。一个初中同学发来短信,说你得了肝病,在省城医院住院观察,问我什么时候回去。我问是怎么回事,他说我也不清楚,大概和酒有关。我一下子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高一那年回初中时班主任的抱怨倏地浮现在眼前。

现在回想起来,你一直都喜欢喝酒,初中的时候你常去医院输液,严重的时候甚至不能出席语文课。有时在课堂上讲课,也能闻到你身上淡淡的酒气。班主任总是不停的规劝你,但你也总是仗着年轻对她的话不放在心上。

而现在,演变成疾病了吗?

心里隐隐感到一种浓重的不安。

过后不久,同学发来短信:据说小韩恢复的不错。

我这才想起自己已经好久没有回家,更别提去初中问一下你的近况,内疚渐渐填满心房,好在你已恢复的不错,我也就稍感心安。高考结束,回去看你。我在心里默默祈念。

高考过后,高中同学聚会,谢师宴,出成绩,填志愿,收到录取通知书,煎熬的时光终于结束。回到初中时你已不在校园,你所带的初三学生也刚刚结束他们的中考。于是给你打电话,告知自己的大学归宿。却显示你的号码已经停机。

我再没了你的音讯。

于是我只能在想象中勾勒你康复之后的样子。你还是带着淡淡的酒气,在落日余晖的映照下在教室里为学生讲着那些精彩的文学典故,是那样的引人入胜。

                六

大二上的十一月份。

晚上八点。为了迎新晚会的演出,我和一同准备的同学不厌其烦的在鼎新楼讲堂的幕后一遍遍彩排。休息的间隙看了一下手机,许久没联系的一个以前的同学发来一条消息:小韩走了。

“嗯?”我还没周围嘈杂的环境中静下心来,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哪个小韩?”我懵懂的问道。

“就是初中教语文的小韩啊,昨天走的。”他回到。我盯着屏幕足足看了一分钟,才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冰冷的屏幕像是一只冰凉的手一样,握住我的心脏,让我每次感受自己的心跳的时候都要承受一次冰冷的握力。

我冷静了一下,给初中同桌打电话,她迟迟不接。过了好久,她发来短信。:小韩的事情是吗?是真的。昨天走的。

我的大脑一片空白,如遭重击。大拇指紧紧掐着食指,却感受不到疼痛,一遭遭的往事浮不停地浮现在心间。

再没有人,在我的周记本里,为我写下密密麻麻的批语,肯定我写的出彩之处,亦毫不留情指出我的缺点,修改我文章里的幼稚伎俩;

再没有人,在黑板上用粉笔板书,洋洋洒洒一气呵成地写下大段的梁启超的文章,占据整张黑板;

再没有人,用抑扬顿挫的声调,为我们剖析“而”的四种用法,讲解《醉翁亭记》和《小谭游记》写景差异;

再没有人,为我耐心的讲解散文的写作方法,借我一本又一本王鼎钧的散文集;

再没有人,向我讲述文章的语言应该文白相济,不厌其烦的讲述余光中和季羡林的语言风格的异曲同工之处;

再没有人,在泛着淡淡烟味的办公室,为我耐心的解答各种困惑,天马行空的聊着人生的理想与未来的道路,教我为人处世之道;

……

              七

我曾记以为成长就是每天看太阳东升西落,坐等岁月的流逝,自然会长大成人。可事实并非如此,真正的成长不单是自己的事,也是自己和他人的用彼此的生命相互交融的过程。是你伴随我成长,教给我处世的道理,亦是你的离去让我更加懂得生命的脆弱与珍贵。在你离去后的一年后,我用这种你最熟悉的方式表达对你的怀念。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生离死别,相聚相散,都不过是一瞬之间。

惟愿另一个世界的你,一切安好。

遥望君安。

你可能感兴趣的:(与君生别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