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思考·两天没写也有感(我就是个事儿多的人)

最初给自己定下每天更新的目标,主要是看看能榨取自己多少料出来。

过去总是对自己评价,虽然好像很能说,但说来说去都是那些东西。

后来,在去年参加读书营之后发现,之所以如此,主要是没有继续进行输入。

没有源头,一个劲输出,当然是会后继无力。

朱熹老先生诚不欺我。关键在于“源头活水”。

于是乎,每天关注于与他人的交流,认真读书,仔细地看电影,最终就会有好多好多想法冒出来。

结果显而易见,已经接近300天了,灵感还是会不断涌现。

不过,一直想要阐述的道理其实,说白了就两三条。

也许这就是我个人风格开始定型的信号?

如果分析一下这两百多天的写作内容成分,大致是这样的:

1. 有感而发类(一般都会写得一发不可收拾)

有感而发的类别,有灵感的时候一天就能甩个三四个主题,每个主题随便也能写个一两千字,比如今天这篇也算有感而发。每次写的时候,都有种“思维比打字快太多了,有点跟不上”的感觉。写完则是一个字,“爽!”

就这个类型而言,更像是一种个人思想内在规则的外放。任何人如果可以仔细解读这个人的随想,就有可能理解这个人的逻辑体系是如何自洽的。简单来说,就是这个人是怎么看待事物,性格大概又是如何的。

当然,前提是,这个人确实“我手写我思”,而不是有明确对象地在写东西。

这样反过来推敲一下,其实就能理解报刊杂志经常会声明的“文章谨代表作者个人立场”。某种程度上,即使是同一个人写的文章,很多时候也是“仅代表作者当时的立场”。追溯历史的时候,说不定自己都会觉得当时的自己幼稚或者可笑,又或者当时自己已经有了突破,有了觉悟,但为什么现在没有发生质变,等等这些对比。

也就是,它就真的是一种记录的载体,并没有真正的指向性。

但是这种却也特别好写,因为一边写就是在一边去验证自己的逻辑体系是否能承受任何案例的考验。

当然咯,很多时候发现无法接受考验的时候,就会说“啊是案例的问题”,俗称“自嗨文”——怪不得那么好写。

2. 日记随想类(一般乱写个两三百字)

主要用于防断更。

这个类别特别适合读书打卡写日记之类的。成年人的生活那么复杂,每天就100字,能说得完吗?

但是很多人会回避这100多字的记录。甚至由于过去有一些贪腐案子是因为日记被揭露,还有一些娱乐圈的事情也以日记作为证据之类的,所以后来大家都开始说“正经人谁写日记啊”来自嘲。

我倒是在想,之所以不写日记,可能是在担心自己写下的日记每一天的内容都是重复的。

前些天看到一篇文章,说什么人的时间会过得快,什么人的时间会过得慢。

有人说,年少时,时间总是过得很慢;随着年纪增长,时间越来越快,特别30岁过后,好像跟坐飞机一样,一下子一年两年,五年、十年就过去了。

过去的我对此的感受是,视乎你往回看的节点有多长。也就是,如果每次回头都看自己出生的那一年,那么时间当然快了,就像一觉醒来,我已经三十多了。

当然,过往时光虽然了无痕迹,但所经历的一切,所思所想,所作所为,都成就了当下的我,这可能是时间流动真实性的唯一证明。

而如果我们把时间节点放到昨天,那么其实每分每秒,可能都挺漫长的。

我曾经看着钟表数秒,看着分针走字,最终都是耐心消耗殆尽而告终。

然而当我们开始翻看日历的时候,好像时间却不经意间全部流失了。

“那些日子,我干嘛去了?”

而文章则说,时间过得快,是因为每天都是重复的日子。

仔细一想,这个说法还挺有意思的。

不是土拨鼠之日那种永远留在那一天过不去,而是更可怕的,时间在走,自己在变老,但内心好像丝毫没有变化。

此时,对照没有变化的内心,不断改变的面貌,乃至是周遭环境,会让自己有不真实的感觉。

此时,唯一能解释这种变化的,依然是时间。

“我的内心没有变化,为什么时间却走了这么远?”

好,时间过得快。

哦对,原文说的是,因为每天的记忆都是重复的,所以回忆起来,数年如一日,所以时间过得巨快。也挺有意思的。

而对于每日过得很充实的人,每日都在不断生长的人,时间就会过得很慢。

有时候是因为被信息量吞没了自己,每天都在用学习和思考尽力抵抗着明天的到来。

有时候是因为,短短时间内自己内心的变化太多,而镜子中的自己却好像没有产生什么变化,惊喜于这种快速的增长,一日如三秋,而感叹时间很“慢”。

物理学诚不欺我,快慢都是相对的。

经典物理学好像也说,时间是绝对的。最多也是受到引力的影响,它还会在走,它依然是绝对前进。

庆幸于自己,两种感觉都体验过。

2017年加入公司,而公司的情况自2018年至今没有明显的、决定性的变化,使得后面的几年过得像是转瞬即逝,一下就到了2021。

但在最初,公司产品的从0到1,那段时间有非常多精彩的回忆,也有很多成就感在里面。那段时间,其实只有短短半年,却让我感觉学到了比后面三年多还要多得多的东西。

此外,从参加读书营,开始有意识地让自己多读书、多学习、多思考后,从去年七月到今年二三月,自己在各方面的改变,就有种“这应该是两三年才能产生的变化”的错觉。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变得更为理性的我,在仔细思考后,认为这样才是“真正让时间恢复了它应有的速度”。

啊……一不小心开始思考起自己完全不熟悉的物理学定律去了,引力改变时间观感……什么的……有空去看看书。

3. 课程记录和感想类

这类没什么好说的。一种“与人交流”后认清自己的思想的过程。过程本身很有意思,但是写下来的文字却不太值得细读。因为大多数都是为了围绕“课程说得对”而写——尽管我学的课程即使跳出来也没觉得有什么太不对的地方。

人类有种思维惯性,就是当自己认定某个事实时,就只知道寻找它的正面例子,即使找到反面例子,也都会想方设法将它转换成对的。

在这种前提下,就会产生无意义的争吵。因为无论谁都不可能说服对方,因为双方的逻辑的合理性都存疑。

归根结底,因为我们永远不想自我怀疑。

当然,真正自我怀疑的人,根本不会参与争论。

这主题挺有意思,以后写写看吧。

4. 读书、观影后感

永远不知道怎么控制篇幅的类型。

像在过去的文中提到的,因为人是复杂的,而人经历了很多复杂的人所组成的无比复杂的社会后创作出来的作品,也往往是复杂的。

当然,像是童话这一类,特意为了照顾孩子们而简单化的不算——而事实上,如今很多别人认为是“儿戏”的作品,都越来越开始喜欢往里面塞一些深刻的思想了。

那么,如此复杂的作品,解读起来自然也会非常复杂。

所以,曾经一个小时15分钟快速阅读完《不得贪胜》,然后酝酿沉淀了2个小时候,直接写成了7000+字的文章。

而最近,看《我的姐姐》,光是分析“姐姐”这个角色,就写了5000多字。

而且即使写完,依然觉得意难平。

还是觉得网上那些直接给电影定性“道德绑架!”“开放结局!”“烂尾!”之类的人比较轻松。

因为,同样用了1个小时左右看完了《改变提问,改变人生》后,我有一肚子的话想说,但是最终都没写出来……

因为我已经预感了文章要超万字。

以我一分钟60个汉字左右的创作速度,万字的文章要写将近3个小时啊……这还没算上修改的时间呢。

啊对,每篇文章写完我都会粗改一下。

有些文章我还会细改。

主要是养成习惯去挑刺,才好帮自家公司审文章,哈哈~

所谓的,连我自己的文章都能挑出毛病,就完全不担心不会给别人的挑毛病了~

而且这类文章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就是写给别人看的”这种预设。

尽管,原本就是发在互联网平台上的,只要不是私密文章,都一定是会被别人看到。

但这种特别在意他人意见的文章,这种类型的“作品感”是要强得多。

而且大幅改动的可能性也高得多。

比如今天这篇基本属于第一类的,就算有些部分逻辑不太顺畅,或者废话很多,我也不会去改。

但如果是明显的“作品”,就算删掉两三千字,也是家常便饭了。

当然这删掉的字我也不会直接丢掉,而是放在别的地方,看看以后能不能有机会用。

有点像卡片收集吧——不过我还真没怎么背下来过,这学习还是不够“真”。

5. 建立“个人世界观架构”类

每次写到一半都犯懒的类型。

特别特别容易犯懒。

首先它也是一种特别有“作品感”的文字类型。我写出来就不是单纯给自己看,而是想着找同伴来着。

也就是,不管你赞不赞同我的这些“理念”,咱们有讨论,咱们就是好朋友。

而且我很享受这种互相碰撞的过程,因为碰撞又会迸发出全新的思考来。

毕竟,这样才是成长,时间才过得足够慢。

而这种类型的特点在于,“说理”的部分会非常多,甚至通篇都在说理。

然而说理本身就不是一种“作品”,而更像是“教材”。

教材谁爱看啊~~~!

但是,在一篇精彩的故事后面不露形迹地说一些理,应该就相当“高级”了。

——如果能做到这点,似乎就跟第四种类型在风格上达到了一致。

那么这就意味着,每次撰写这样一篇架构前,我还得遵循这个架构先去搜寻资料,找点故事啥的来佐证。

而我就懒,实在是不想去引经据典。

一方面,我天生对“经典”的理解就是“如果你活得自在就不用读”,另一方面,我经常怀疑古人的作品都在“骗人”。(好像也可以作为一个主题来展开写)

不过,有些人写的东西能够历久常新,这也是我非常钦佩的。

而这些历久常新的内容,往往是极简的信息。

就好比道德经的开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不过,说不定也只是因为我们一直都以不同的方式去理解,所以才能常新——说白了就是理解偏差。

真正能一下子理解的东西,并不需要重新去解读,只需要把新的案例往上套一下就可以了。

比如那句“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明明根据注解的意思,断句应该是“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但大家还是下意识把“有欲、无欲”合起来理解。我倒是觉得“欲以XXXX”才是古语的说法,有欲无欲,那是佛教的说法,被带偏了啊。

比如“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里就有“欲以+动词”的用法。以为“借此来XXX”

也就是“常无”和“常有”本身就代表了一种状态。想用这种状态来观察妙与徼。

然后,如果这里是这样理解的话,那么上一句的断绝也要进行修改了。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如果这么断句,就跟庄子的“有无相生”产生了一致。

意思是,天地的开始什么都不存在,是为“无”的状态;最初“有”的这个“存在”,即为万物之母。

这也与“道生一、一生二……”相契合。

所以,无,即为道;有,即为从道生出来的一、二、三、万物。

那么,常无,就是不带任何已有的偏见去看待事物;常有,就是以世俗的普遍价值去看待事物。

于是,常无,自然能发现世间万物的“趣味、玄妙”,也就是“道”;而常有,则是去评价这个存在的“作用范围”(徼:边界、范围)。

然而,所有的“有”都诞生于最初的“有”,所有的“有”都无法脱离道,也即为最初的“无”。因此,有无相生,所以“同出而异名”,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当然,这都是我自己的理解,与老子的想法可能毫无关系。

咳咳……跑偏了。

总而言之,个人的世界观架构,光是说出来,永远都只是一种假说,无分对错,只在于“我是这样看待的”。

如果在这个情况下,我只顾着自己发挥,那么其实我也依然是在“自嗨”。

这就与我把这些写出来的目的不太相符了。

所以,一般情况下,任何人写这类文章时,都会带上事实案例,然后再来印证。

然而,带事实案例的印证,往往给观众读者一种“你就是特意找符合的案例罢了”的感觉。

尽管,除了我们可能穷尽整个人类文明都未必能找到的绝对真理外,任何道理,乃至是科学规律,都有可能找得到反例,但读者观众的怀疑也不算完全错误。

毕竟,当我们在描述自己确信的理念时,当然会倾向于找最符合这个理念的案例,因为这样才容易说服别人。

如果真的如此去做,这个文章就会集合了1和4。想想1可以写两三千,4可以写万字,更别说案例可能还有几百上千字,那么加起来……

懒啊懒啊……不想写这些。

除非有稿费吧(喂!)

你可能感兴趣的:(冷思考·两天没写也有感(我就是个事儿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