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5:如何让人生充满幸福

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来讲这本书“被讨厌的勇气”。上次我们说到了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首先就是把对自己的执着变成对他人的关心。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翻回去看看。

这次是第五次夜谈,也是最后一个夜晚。哲人将会解答青年最早的疑惑,那就是“世界其实很简单,人生也是如此,我们所有人都能获得幸福。”

那么话不多说,我们开始

时间过了将近一个月,青年再次拜访。

上次回去之后青年认真思考了一遍。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人际关系的最终目的是共同体的感觉。但青年也因此产生了更多的疑问,比如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自己到底要过怎样的人生,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上是否有更多的事情等着他去完成?

过多的自我意识,反而会束缚自己

面对哲人,青年抛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对自己的执着”。哲人说过要把对自己的执着换成对他人的关心。这一点的确没错,但人一般只关心自己,很难做到关心他人。

青年说自己在开会时从来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也怕提出问题让别人笑话和瞧不起,这些顾虑让他总是犹豫不决。甚至他都不敢和别人开玩笑。总之他的自我意识不允许他无拘无束的行动。

当然,青年猜想,此时哲人必定又会让他拿出勇气。但那种话对他来说没有任何作用。因为这并不是简单的拿出勇气的问题。

哲人明白青年想要表达的意思。所以,他决定对上次说的共同体感觉的整体形象做进一步的诠释。而这会是一个关于幸福的话题。


不是肯定自我,而是接纳自我

受到自我意识的约束,不能无拘无束的行动,这是青年的问题,同时也是大多数人的烦恼。哲人让青年回到原点,来看看他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也就是他想要通过小心翼翼的行动得到什么。

青年认为他的目的是为了不被嘲笑,不被小瞧。

所以,哲人说他是对真实的自己没有信心,所以才会在人际关系中避免展现本真的自己。而当他独处的时候倒是可以无拘无束的行动。

这也是很多人的的特点,当独处时总是能感觉更加的自由。所以,并不是做不到无拘无束,而是无法在人前展示出来。那么,该如何是好呢?

首先,建立共同体的感觉,就是把对自己的执着转换成对他人的关心。这需要从三点做起。第一,自我接纳,第二,他者信赖。第三,他者贡献

我们先从自我接纳开始说起。在最开始的时候,哲人曾经介绍过阿德勒的一句话,那就是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什么,而是如果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所以,我们要利用被给予的东西,来改变对自己的看法。

这是否意味着要更加积极的肯定自己?哲人表示没必要。因为要做的不是自我肯定,而是自我接纳

这两者差别很大。自我肯定是明明做不到却骗自己说“我很强只是运气不好"。而自我接纳则是接受自己做不到的地方,然后尽量朝着自己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当然不对自己撒谎。

哲人接着举例说,一个人得了60分但却对自己说这次只是运气不好,真正的自己能得一百分。这就是自我肯定。而如果能诚实的接受60分的自己,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努力思考如何能得到100分,那么这就是自我接纳了。

课题分离也是如此,我们要分清哪些是能够改变的和不能改变的。我们无法改变被给予什么,但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却是可以靠我们自己的力量去改变的。所以,人不要总是关注无法改变的东西,而是应该多去思考那些可以改变的。

接受不能改变的事物,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最后,关于那些可以改变的事情,拿出改变的勇气。这就是自我接纳。


信用和信赖的区别

自我接纳简单来说就是看明白了自己。但光自我接纳还不能获得共同体的感觉,因为还缺少第二个关键词,也就是“他者信赖”。

他者信赖是否就是相信他人?哲人说,首先我们要区分信用和信赖的区别。信用是有附加条件的,比如你找银行借钱,必须提供抵押物品,银行进行评估以后再借你相应金额。总之它只会借给你能够偿还的部分,这就是信用。

而阿德勒认为人际关系的基础应该是信赖,也就是不附加任何条件的相信他人。

当然,无条件相信有时会遭受他人背叛从而承受损失。但即便如此也依然继续保持相信的态度就叫做信赖。

青年认为这种行为就像是一个缺心眼的老好人。无条件相信别人肯定会遭人利用。

但哲人却说,如果站在背叛者的角度去想一想或许就不一样了。如果有人被你背叛了,也依然无条件的相信你,那么,你还能对这样的人屡次做出背叛行为吗?相信一定很难做到。

青年表示怀疑,这难道就是说我们要像圣人一样地去用信赖打动对方的良心吗?这是否意味着我们要回到道德这个话题上面。

哲人说,信赖的反义词是怀疑。如果我们把人际关系建立在怀疑的基础上去怀疑身边所有的人。那结果会如何呢?其实对方完全能感受得到你怀疑的目光。在这种情况下积极的关系就完全无法建立了

阿德勒心理学的观点很简单。我们认为无条件信任会遭受背叛。但决定背不背叛的不是你,那是他人的课题。我们只需要考虑“我该怎么做。所以,这也是课题分离。

哲人说,如果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生就会简单到令人吃惊。但课题分离知易行难,这点哲人自己也承认。

青年觉得即使遭到欺骗也要继续相信他人,这岂不是要做傻瓜式的老好人?

哲人表示否定。阿德勒心理学并没基于道德价值观去主张要无条件信任他人。而是把这当成是构建横向人际关系的一种手段。也就说如果你并不想和对方搞好关系,你就完全没必要这么做。这也是你自己的课题。

当然,如果想搞好人际关系就必须给予信赖。设想一下如果关系中存在怀疑会怎么样?就会变成对方的任何一个行为你都会怀疑。而当你用怀疑的眼光去看待别人的时候,他的任何行为都会变成你怀疑他的证据。这样一来也建立不了深厚的人际关系。

所以,信赖是建立深厚关系非常重要的一步。但如何克服对背叛的恐惧呢?哲人的答案是自我接纳,看清自己能做到和不能做到的事情,理解背叛是他人的课题。也就是说别人背叛我是我不能左右的,纠结也没用。还不如想想自己身上出了什么问题导致了别人的背叛,然后自我优化。如果不是自己的问题,那也就没什么好纠结的了。


工作的本质就是对他人的贡献

如果能做到他者信赖,说明已经把他人当成伙伴了。

当把对方看作伙伴的时候,我们就能在共同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且获得归属感。

所以,归属感就是必须把他人看作伙伴,而要做到视他人为伙伴就需要自我接纳和他者信赖。如果视他人为敌,显然也就做不到信赖,归属感自然也就不会存在。

当然,凭借自我接纳和他者信赖这两点还不能完全获得归属感,这里哲人引出了第三个关键词,叫做”他者贡献“。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贡献并不是指牺牲自我为他人效劳。他者贡献是指为了能够体会到自己的价值而采取的一种手段。

我们只有在感觉到自己行为对共同体有益的时候,才能真确的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而最能够体现他者贡献的其实就是工作。我们在社会上工作,除了能够获取金钱之外,最重要的还是通过劳动的手段实现了他者贡献。我们参与到了共同体,体会到了”我对他人有用“。进而获得自己的存在价值。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明明已经财务自由了,但还是每忙碌的工作。这种人其实不在少数。是因为他们有无限的欲望吗?哲人认为并不是这样。真正的原因是因为他者贡献,让他们可以在所做的事业上面体会到自我价值并且找到归属感。


年轻人也有胜过长者之处

如果他者贡献的目的是为了体会自我的价值感,那么这种表面上看起来像是在贡献他人的行为其实最终还是为了自己。这种逻辑在青年看来就属于伪善。所以,他想知道哲人是这么看待这种情况的。

哲人认为,我们应该思考的不是他人为我做了什么,而是我能为他人做什么,并且积极的加以实践,只有拥有了这种奉献精神,眼前的现实就会带有不同的色彩。当然,这种奉献精神得建立在横向关系上,也就是把他人视为伙伴的时候,才能够产生这种奉献。否则,你肯定会对你的奉献产生怨言。而这种奉献才是伪善的。

到此,我们可以简单的整理一下三个关键词的顺序。这三者是缺一不可的整体。

首先,我们因为接受了真实的自我,也就是自我接纳。才能够不惧背叛,从而做到“他者信赖”。而且,正因为对他人给予无条件的信赖并能够视他人为自己的伙伴,才能够做到“他者贡献”,然后我们体会到了“我对他人有用”进而接受了真实的自己,做到了“自我接纳”。

在此之前,哲人曾经告诉过青年,关于阿德勒心理学所提出的行为方面需要完成的目标,一个是要自立,另一个是与社会和谐共处。而支撑这种行为的心理方面需要达成的目标是,“我有能力”这种意识,还有一个就是“人人都是我的伙伴”的意识。

把这些目标和我们现在所说的三大关键词结合起来的话,我们发现一切皆有联系。

比如,所说的“自立”和“我有能力的意识“是关于自我接纳的话题,而”与社会和谐共处“还有”人人都是我的伙伴的意识“则是与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有关。


工作狂是人生谎言

在这个世界上并非全是好人,在人际关系中肯定也会遇到很多不愉快的事情。但是我们要搞清楚的是,任何情况下都只是攻击我们的”那个人“有问题,而不是”大家的错“。

而很多人的生活方式总是喜欢一竿子打死一船人。一个人对他不好,他就会认为整个世界都在与他为敌。他们常常会把问题转向”一切“都有问题这点上。这种生活方式在阿德勒心理学中认为是缺乏”人生和谐“的生活方式。

就好比有10个人里面,有两个非常讨厌你,有两个非常喜欢你,剩下的几个对你不温不火。这种情况,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把精力聚焦在喜欢你的那两个上面。但很多人并非这么做。大家都喜欢关注讨厌自己的那些人,或者把精力放在对自己不温不火的人上面。然后根据这些人的价值观来判断”世界“。比如,有两个人讨厌你,你就以为所有人都讨厌你,然后你会想办法让对方喜欢你,以为只要他们喜欢你了所有人就都会喜欢你。

人际关系不顺利的问题其实并不在于别的,只是因为人们不能做到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然后把焦点聚焦在微不足道的方面并以此来评价所有事物。这是缺乏人生和谐的错误生活方式。

哲人说,那些工作狂也是缺乏人生和谐的。因为他们总是以工作太忙为由逃避其他责任,比如陪伴家庭,育儿,家务,交友或者发展自己的兴趣等等。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种不敢正视人生课题的生活方式。我们要知道,所谓工作不仅仅只是在公司上班。还有家庭的工作,对其他领域的贡献,自己的兴趣爱好等等。这些属于”工作“。公司只是一小部分,不能只考虑公司。

有些人喜欢用”行为标准“来认可自己的价值。认为自己把全身心投入到公司工作,赚钱养家糊口,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那么自己就是家里最有价值的人。但是任何人都有工作不下去的时候。如果此时只能用”行为标准”来衡量自己的价值就会遭受严重打击。

所以,是通过行为标准还是存在标准来接纳自己,这点非常重要。它关系到获得幸福勇气的问题。


从这一刻起,就能获得幸福

幸福是什么,哲人也一直在探索这个问题。

对人而言,最大的不幸就是不喜欢自己。对于这个现实问题,最有效的解决方法就是让自己产生“我对他人有用”这种想法,也就是他者贡献。但他者贡献也可以是看不见的贡献。

哲人说,判断自己的贡献是否起作用的不是自己本人,而是别人,因此这是别人的课题,我们自己无法干涉。所以,在进行他者贡献的时候,即使做出了看不见的贡献,但只要产生“我对他人有用”这种主观感受可以了。

那么幸福是什么呢?幸福其实就是贡献感。

哲人从一开始就主张人人都能获得幸福,道理也就在于此。之前说过,一个人不一定要做出什么行为才能对别人产生用处,他只要存在就能对某些人产生用处。所以,只要你存在你就能获得贡献感,也就是获得幸福。

所以每个人都能获得幸福,但并不表示每个人都幸福。还是有很多人感觉自己不幸福。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感受”到自己对他人的用处,也就是贡献感。

无论贡献感来自于行为标准还是存在标准,你都必须让自己感受到才行。否则你不可能会感到幸福。

哲人曾经说过,我们不要寻求认可。而青年曾反驳说,寻求他人的认可是人们的普遍欲望。其实寻求他人认可,是人们获得贡献感的一种手段,我想要别人都喜欢我,自然我就会感觉到自己的价值,与此同时对他人有用的感觉就会出现。

但这种获取贡献感的手段并不可取,因为如果是寻求他人认可的话,我们就不得不按照他人的意愿来过自己的人生。所以通过这种获得的贡献感它没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自由。

所以,幸福必须得以自由为前提

真正拥有贡献感的人,不会再需要他人的认可。因为他不需要这些手段也能体会到自己对他人有用。受到认可欲求的束缚的人是不会具有真正的贡献感的,也不可能做到自我接纳和他者信赖。


追求理想者面前的两条路

到此青年的疑惑是,一个人确实可以通过他者贡献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但每个人对贡献的理解应该都是不一样的。相信大部分的人都觉得,既然来到这个世上,那必然是要成就一番大事业才能证明自己真正的价值,否则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幸福就是感受到自己对共同体有用,所以,幸福来自于人际关系。但仅此而已吗?那么“自我实现式”的幸福又怎么说?有些人希望获得社会性的成功,有的人拥有个人的目标。这些自我实现的方式也能获得幸福。

哲人说,人类都具有追求优越性的欲求,就是希望进步或者追求理想状态。但是,如果希望特别优秀的愿望无法实现的时候,就会转而希望特别差劲。

原因很简单,因为无论是希望优秀还是希望差劲其目的都是引起他人的关注,也就是脱离“普通状态”成为“特别的存在”。这就是他的目的。

无论做任何事情,当你要取得某些成果的时候就必须付出一定的努力。但是那些希望特别差劲的人,他们就是陷入了问题行为当中。如果有那种不付出任何努力就能获得他人关注的话,他们倒是非常愿意去尝试。这种行为,阿德勒心理学称之为“廉价的优越性追求。

那些陷入不良行为的孩子也是属于廉价的优越性追求。孩子越是做出不良行为,父母就越会训斥。而这种训斥给与了孩子一定的关注,让孩子觉得自己成为了特别的存在。因此,不良行为反而会变本加厉。


甘于平凡的勇气

“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特别优秀的人。那么,那些不是很优秀的人,为了变成特别的存在,就只能往“特别差劲”这个方向发展了吗?”青年问道

哲人说,人为什么一定要特别?有这种想法的人就是因为无法接受普通的自己,所以才会在特别优秀的梦想受挫之后便会非常极端地转向特别差劲。但是普通和平凡没什么不好。每个人都是普通人,不需要纠结这点。

自我接纳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如果我们拥有了“甘于平凡的勇气”那么对世界的看法就会变的完全不一样。

也许很多人之所以不愿意接受普通,是因为他们把”普通“看成了”无能“。首先普通不代表无能。我们根本没必要炫耀自己的优越性。

在青年看来,也许一个人不能成为特别优秀,但让自己心甘情愿的接受普通,真的有这个必要吗?庸碌的过完一辈子。这种人生又有什么珍贵的呢?甘于平凡是一种懒惰的生活方式。是逃避进步和不思进取。

世界上的很多伟大的人物,他们都是怀着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在生活。也许很多人不能向这些伟人一样,但并不表示他们就应该接受普通,过平凡的日子。青年想,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有一颗奋斗的心。

人生是一连串的刹那

哲人说,人生的远大目标就好比是登山时以山顶为目标。那么,假如人生的目的是为了登上山顶,那人生的大半时光其实都在登顶的路上。所以,按照青年的说法真正的人生是始于我们登顶的那一刻,而之前的路程都只不过是我们临时走过的路程。

那么,假设一个人没有达到山顶,人生又会如何?因为登山活动本身就有很多人以失败告终。

青年认为这就只能怪自己没有能力,没有登顶的实力和运气。所以只能接受现实。

哲人说,我们不应该把自己的人生看成是一条线,从出生开始一直连接到死的那一天。这种理解方式就会把人生的大把时光都当成是临时的。

人生其实是点的连续。我们原以为的线,其实是一个个连续的小点,也就是说人生是连续的刹那。

我们只能活在此时此刻,人生只存在与刹那之中。

不理解这一点的人总是过着线一样的人生。比如上好学校,进好企业,拥有稳定的家庭,这样的轨迹才是幸福的人生。但可惜,人生不是这种连续的线。

而正是因为人生不是连续的线,所以计划性的人生不是没必要,而是根本不存在。


舞动人生

青年觉得不可思议,如果计划性人生不存在,那么那些自幼便为了某个目标拼命练习的人岂不是都是在做没有意义的事情。有些人很早开始立志,后来努力朝着这个方向前进,最后终于成功。这些人如果都是没有目标和计划的话,那么他的人生目标也绝不可能实现。

然而事实真的像青年说的那样吗?哲人认为这些以山顶为目标而默默前行的人,也许他们享受当下的每一刻,也就是说他们并不觉得自己在为目标努力,而是在享受整个过程。

人生就像是每一个瞬间连续的刹那。那些为了自己的梦想而不停舞动的人,有些达成了目标,有些则获得截然不同的结果。但是,所有的人生都不会终结”在路上“,只要你一直舞动着,此时此刻感到充实就已经足够了。

舞动本身才是目的,但最终会跳到哪里谁也不会知道,就像没有人能够预测未来一样,但作为结果,在最后一定会达到某个地方。

哲人说,到达目的地的人生,有分为潜在性和现实性。用亚里士多德的话来说。一般性的运动,就是从起点到终点,最好是尽可能快速地到达。而在没有达成之前,你所经历的一切都不算完整,这就是潜在性的人生。

而另一方面,现实性的人生指的就是把过程本身看作结果的运动。就好比旅行。你的目的是去西藏,这时候你想要快点到达,然后用最短的时间返回。如果不这么做,是否就不叫旅行了呢?

其实真正的旅行从你跨出门的那一步就开始了。你朝着目的地出发,途中经过的每一个瞬间都是旅行。当然,即便你最后没能到达西藏,也不能说你没有在旅行。这就是现实性的人生。

如果把这种现实性的人生比喻成登山会如何?如果目的是登上山顶,那它就是潜在性的行为,直接选择坐缆车上去其实也花不了多少时间。然后到达山顶以后逗留五分钟,再返回也可以。如果没登上去,那么登山活动等于失败。

而如果登山本身就是目的而不是登顶,那就是现实性的活动,最终能不能登山都没关系,反正你都乐在其中。


最重要的是就是当下

我们可以看到,哲人之前否定原因论,也就是否定了关注过去。因为过去已经发生,我们无法改变过去,所以,纠结过去是没用的。但现在哲人又否定了计划性的人生,也就是说未来也不在我们的掌握之中。

哲人说,人生就是如此,摸不到过去,也看不见未来。就像一个人站在剧场舞台上,当强烈的聚光灯打在自己身上时,我们是看不到前排的观众的。

人生也完全一样,正是因为把微弱的光打向人生整体,你才会觉得自己能看到未来。但如果我们把强烈的光对准当下,那就是摸不到过去也看不到未来。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的认真的过好此刻,如果总觉得自己看到过去也能预测未来,那就说明我们没有认真的活在当下。而是生活在模糊的微光之中。

人生就是连续的刹那,根本不存在过去和未来。人们更多的是想通过关注过去或者未来为自己开脱。过去发生了什么与你当下没有任何关系,未来更是活在此刻的我们无法去考虑的问题。认真活在当下的人是不会纠结这些的。

有些人喜欢把人生想象成一个故事,从出生,到度过什么童年,进入什么样的学校,毕业之后进入什么公司等等。这些一连串的故事构成整个人生现在的我和将来的我。

哲人承认,把人生看成这样的故事的确会很有趣。但是,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按照自己设想的故事去生活,然后会觉得自己的人生就是这样,我只能这样生活,所以很多事情不是我的错而是在于过去和环境。显然在哲人眼里这样的人生无非又是一个谎言。

人生不是线性,它是连续的点,是每个连续的刹那。只要理解了这一点,我们的人生就不再需要故事。

只要活在当下,我们的人生就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而改变。直线一样的生活只不过是自己反复下定不做改变而形成的而已。只要你活在当下,将来的人生才会是一张白纸,你可以任意在上面图画。因为这里没有故事。


对决人生最大的谎言

哲人对青年说,聚焦此时此刻就意味着认真地做好现在能做的事情。

认真活在当下的人,才会懂得享受现在。这样反而能做到每天进步一点点,日积月累下来发现自己竟在不知不觉中累计了大量的宝贵资产。而那些幻想着一夜暴富的人还在原地踏步,他们总是幻想却很少行动,因为他们生活在虚无的未来之中。你的这一刻就是为现在存在的,而不是遥远的将来

哲人说,我不应该用线性的方式去看一个人到达了哪里,而是应该去关注他如何度过那一刹那。换成我们自己也是一样,为遥远的将来设定一个目标,然后认为现在都只在准备阶段,觉得自己应该等时机到了再去行动,这些在哲人眼里都是拖延生活的方式。

只要你是在拖延人生,你的生活就会原地踏步没有进展。未来的目标能不能达成不知道,但是你为了目标而努力的此时此刻才是真实存在的。

青年认同认真过好当下的观点,但他目前还有个比较麻烦的问题,那就是他找不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说白了就是,他连自己跳什么舞都不知道。所以他认为身上都是毫无用处的刹那。

哲人认为青年过于悲观,没有目标其实又有什么关系,只要是认真的过好此刻,这本身就是在跳舞。

哲人说我们不要把人生弄得太深刻。其实人生很简单,并没有什么深刻的事情。只要一个人认真的过好每一个时刻,就没有什么是必须深刻的。

站在现实性的角度来说,其实人生总是处于完结状态。我们谁都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但是如果一个人总是活在当下的话,那么即便人生就此完结,也不能称之为不幸,因为他总是在努力的过好每一秒钟。

只要你认真的活在当下,每一个刹那其实都是一次完结

虽然之前哲人提到过很多人生谎言,但现在他要告诉青年一个人生最大的谎言。那就是,一个人不活在当下,总是纠结过去和关注未来,而且他还总认为自己从过去和未来中看到了什么。这就是对自己的人生撒了一个弥天大谎。

哲人让青年从现在起只关注当下,然后甩开人生谎言。哲人认为青年一定能做到。因为能对人生起到作用的就是你此刻的决定。


人生的意义由你自己选择

讨论接近尾声,而哲人也已经将青年带到了“水边”,最终是否要喝下这口水就取决于青年自己。

青年说,也许自己经历这些天和哲人的讨论会发生改变,但他还是想问最后一个问题,那就是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哲人说,阿德勒的回答是并不存在普遍性的人生意义。

因为人生总是充满不确定性,在这么多不确定性的面前谈人生的意义并没有太大的必要。所以人生并不存在一个作为大家都公认的意义。

但即便是人生充满了不确定性,但我们在面临很多问题的时候还是应该要采取一些行动。

所以阿德勒后来还说了一句话,那就是,人生的意义是自己赋予自己的

人生没有普遍性的意义。但是,我们可以主动赋予这样人生某些意义,而能做到这点的只有我们自己。

青年询问哲人应该如何给自己这样无意义的人生赋予意义,具体应该怎么做?

哲人说,你对自己的人生感到迷茫是因为你要选择的是“自由”,也就是选择不怕被人讨厌,不为他人而活,只为自己而活。

但是,当人想要选择的时候可能会迷路,这个时候人们就需要阿德勒所说“引导之星”。

它就像是指南针一样,总是指引着你往正确的方向。这也是阿德勒心理学一个重要的观点,那就是只要不迷失这颗指针就可以。朝着它指引的方向你就能够获得幸福。

那么这颗星究竟是什么呢?哲人的回答是:他者贡献

无论任何情况,只要你不迷失他者贡献这颗引导之星,那么你就永远不可能迷失。永远都会有幸福相伴和朋友相伴。

哲人说,自己回顾之前也无法解释为什么会走到今天。而现实就是如此,很多人也是一样。想想十多年前的自己,当时你同样也想不到自己今天的处境。但只要我们认真的过好当下,很多事情都会渐渐地明朗起来。

当你开始改变的时候,你会发现整个世界似乎都改变了。你自己不迷茫了不纠结了,感到幸福和自由了,你再看一眼世界你会发现世界真的就不一样了。

最后哲人送给青年一句话,那就是“凡事都必须有人先开始,而这个人当然是自己

随着谈话的结束,青年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哲人看到青年眼里散发出了耀眼的光芒。他相信此时此刻的青年已经喝下了那口水。

青年感谢这些日子哲人的指导。而哲人也回敬了谢意。

青年慢慢地系上鞋带,离开了哲人的家。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外面下起了大雪。看到门外的一片雪景,天空中的满月柔和地照耀下来,那是多么清新的空气,多么夺目的光芒。

青年踩着雪,迈出了一步又一步。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摸了摸短短的胡须说了一句“世界很简单,人生也是一样”

以上就是本书的所有内容了。说实话,网上对这本书的评价属于两极分化,有些人读了以后火冒三丈,有些则是恍然大悟。但根据我个人的观察,还是火冒三丈的人居多。

其实完全可以理解。因为本来你觉得人生之所以不幸,是你过去的经历所导致,或者是因为父母总是干涉你的生活,又或者是你周遭环境等等。但读完这本书之后发现自己被啪啪打脸了。因为这本书从头到尾都在告诉你,你的不如意还真不怪别人,原因都在你自己身上,是你自己缺乏勇气,所以主动选择过不幸生活。而改变的方法也很简单,那就是重新做选择,而这就需要你拿出勇气。但很多人做不到这一点。不过本书也告诉了我们很多重拾勇气的方法,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多读几遍。

那我们应该用什么态度来对待这本书呢?

我觉得有人读书是为了知道,也就是说读完一本书后增加了一个知识点就够了,至于能否对生活产生什么影响他并不在乎。而有些人阅读是为了改变,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喜欢到书中寻找解决方法,我就是属于后者。

所以我的建议就是,如果你阅读也是为了改变的话,那就在读完一本书之后先不要急着否认或者赞同。你可以先按照书上说的做一遍,如果这样能使你的生活变得更好。那它自然就是有道理的。至于它到底是对还是错,我认为只要是适合你的就是最好的。

好了,不知道你在读完本书之后有什么新的想法,也欢迎你留言讨论,我们下次再见。

你可能感兴趣的:(被讨厌的勇气5:如何让人生充满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