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冈田武彦《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之十二

无为道人还专门为王阳明写了一首诗,激励他奋起:

二十年前已识君,今来消息我先闻。

君将生命轻毫发,谁把纲常重一分。

寰海已知夸令德,皇天终不丧斯文,

英雄自古多磨折,好拂青萍建大勋。

王阳明非常感谢无为道人的指教,他不再迷茫,决议前往贵州龙场。王阳明写了一首诗,大意是我根本不在乎是顺境还是逆境,所有这一切都是跟天空中的浮云一样,风一来,就被吹走了。月夜,我在静静的大海上泛舟三万里,那种痛快的感觉和我驾着锡杖、乘着天风,从高山之巅疾驰而下的感觉一样。

1509年,席元山前往王阳明的住处,向王阳明请教学问。席元山,弘治三年进士升任礼部尚书,嘉靖6年,又加封为五音殿大学士,67岁去世,对宋明理学非常感兴趣,他把王阳明请到自己的住向王阳明,求教治之何立行!王阳明告诉他,知行本自合一不可分为二世,也就是知行合一,席元山非常钦佩王阳明,特地请王阳明主持贵阳书院,还清帅贵州诸生,向王阳明行弟子礼,而且一旦有空匣西安山,就会前来听讲,王阳明也借此机会在贵州大力提倡良知之说,但梁之说是王阳明晚年提出的,在贵州时根本就没有提出梁之说。

席原山是从王阳明之后开始,意识到,乳汽讨论诸路之一同,明辨古人之是非倒不如判明自己内心的是非,至于王阳明当时悟得的格物致知究竟是什么?他又是如何理解的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说,究竟包括哪些内容,祁连山对此又是如何认识的?我们对此一无所知,但是我们可以从王阳明和门人学爱,后来有关格物致知和知行合一的回答中,推测出二人交谈的大致内容。

王阳明没有按照他的提问去回答朱陆之说的异同,只是谈了自己所谓的格物致知和知行合一,对于他来说,如果能领悟道理存在于信中那么朱陆之异同的问题,就自然而然的明了了。所以说王阳明虽然看起来没有回答席原山的提问,但实际上已经回答了王阳明开口评论,朱陆一异同并且明确表达出自己的意见,那是后来的事了,后文将对此加以详细介绍,由于弟子们就诸路同意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王阳明没有办法只好站出来公开表明自己对诸路同意的看法。那么王阳明为什么在贵州时不公开表明自己的看法呢?这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王阳明觉得与其争辩古人做学问的是非,还不如先去体会圣人的学问以求得无知本性。第2个原因是当时的朱子学风靡一时,如果大力宣传入学的话,可能就会成为众矢之的,所以为了当时避其锋芒,王阳明没有表明自己的看法。

在当时那个社会背景下,王阳明不得不加入当时的朱熹和陆九渊的辩论当中,虽然表面上朱熹学说盛行一时,但是却不能否认陆九渊的学问,浅藏的事实,因为自元代中叶开始,朱熹和陆九渊的辩论就已经开始了,王阳明自然也不可能摆脱当时的这一风潮。

后来朱熹的高途辰纯极力的排斥陆九渊学说,再加上朱子学比陆九渊的学说更能符合当时的时代精神。所以在陆9元去世了之后,朱熹的朱子学便逐渐的兴盛起来,陆九渊有四大高徒人称民,周四先生陆九渊死了之后,他的四大高徒在浙江宁波地区讲学,所以陆九渊的学说主要在宁波地区留存下来,后来由于受到纯纯的排斥,入学一蹶不振,逐渐的陷入衰败的境况,到元旦的时候,朱熹的学说被指定为科举之学,迎来了大繁荣,但是陆九渊的学说基本上仍处于隐藏不露的状态。

朱熹和陆九渊死后,虽然朱子学派极力排斥入学,但是陆九渊的心学却不知不觉地影响着朱自学这一过程类似于宋代儒学中的形而上学和心学的形成和发展,在宋代当时的于学界也是极力的排斥禅学和道家之学,但却不知不觉的受他们的影响,最终形成了儒学的形而上学和心学,朱熹的再传弟子,著名的大鱼甄德秀,可能也是因为受陆九渊所说的间接影响,所以才创作了心经,论述了从古至今的心法,此宋末一直到原耽学术界,已经出现了朱陆二学殊途同归的看法。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冈田武彦《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之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