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减”视角探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

摘要:“双减”视角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在满足“双减”政策下,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是值得深思的教学问题。小学语文教师要能够认清新的教学形式,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素养,通过制定合适的课堂教学目标,选取科学的课堂教学方法打造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本文基于笔者对“双减”政策的理解,重点讨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

关键词:“双减”视角;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学策略


2021年5月2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提出要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重大的教学局面的改变也给中小学学校教育带来了新的革新。双减政策提出要“减轻校外培训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作业负担。”学生的实践性学习内容大大增加,还开设了大量的课后服务等活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学生需要脱离课堂,而是让学生重新认识课堂教学的意义,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减负提质增效的教学目的[1]。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况分析

1.教师教学能力不佳

小学语文老师如果自身教学水平不高,素质不高,也会给语文课堂教学带来诸多影响。尤其是当今基于互联网技术高度发展的阶段,学生们有很多获取学习资源的方法,教师如果缺乏互联网思维或者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就会给学生形成教师高高在上的刻板印象,就很难和学生进行良好交流,令学生产生语文学习逆反心理。部分教师一味遵循过去传统教学模式的填鸭式教学,只会不断降低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认可度,更无法在课堂上配合教师教学,也就极大降低了语文课堂效率。

2.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低下

小学语文学习内容中包括许多背诵、朗读、识记的部分,而小学生天性好玩,他们对于趣味性内容更有学习热情,背诵朗读活动令他们觉得很枯燥。语文教学也会涉及到划分段落、学习生字、生词等,但小学生的专注力都是有限的,他们对于按部就班的教学方式会有排斥心理。

3.课堂设计不足

良好的语文课堂是需要教师精心设计的,只有经过良好的课堂设计,才能做到有备无患,不至于出现浪费课堂时间、降低课堂效率的现象。部分教师经常会出现照本宣科或者想到哪说到哪的教学情况,给学生形成语文课堂好像就是教师在胡侃乱谈的感觉,这是大部分学生对语文课堂的错误认知。因此,教师应该对语文课堂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设计,有助于提升课堂效率。

二、“双减”视角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

“双减”政策的核心在于减负增效提质式的学习,学生们不应该被过重的课业负担牵制住,而是要能够在完成相应的学业负担的同时实现兴趣爱好的培养,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2]。所谓减负增效提质就是减少学生们的作业负担和作业数量,但是教师们同时要通过创新教学手段的方式开展语文教学,实现教学增效的目标。增效应该是减负的最终目的,如果起不到增效的效果,那么减负也就失去了意义,学生们的作业负担减轻了,那么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得到提升。课堂始终还是减负增效提质的主阵地,教师们要认真上好每节课,保障学生们能够在课堂上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小学语文课堂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基地,需要教师认真审视当前教学现状,积极改进,以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小学语文减负增效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们的核心素养的提升。减负能够缓解学生们的负担,给予学生们更多自主思考的空间[3]。小学语文减负增效教学的重要作用包括如下几个方面:能够激发学生们的语文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加之教学方法的引导,是为了让学生们能够真正热爱上语文学习。小学语文教学主要包括生字、课文、写作、口语交际等内容,不同的教学内容对于学生们的培养作用也是不一样的,难度也有所区别,因此,教师应有选择地进行重点教学,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结合不同学生的认知特点展开教学,以此更好地促进学生们的整体成长;最后,该教学模式还能够促进学生们的全面发展。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还要保证学生们能够得到充足的时间去发展自己的课余爱好,学生们能够学有所得,学有所乐,启迪学生们的智慧,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学生们的全面发展。

三、“双减”视角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探讨

1.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

双减政策的落实让学生们拥有了更多自主课后时间,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都较差,少了课后作业的加持,学生们就会不知所措,大片的空白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利用,有可能造成学生们的学习情绪下降。所以,教师应该通过优化教学手段的方式,帮助学生们培养起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们的语文学习效率能够大大提升,从而帮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4]。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课文《惊弓之鸟》的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到这篇课文属于寓言故事,相对其他课文内容来说趣味性更强,可读性也很强,作为学生们的自学内容是比较合适的。教师可以采用逆向思维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们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课前负责提供自学任务,并将任务通过纸面形式颁发放给学生们,如其中包括了自主学习目的、自主学习必选内容和选学内容。学生们想要完整地了解故事梗概,就需要采取合适的学习方法。在这个过程不同学生会有不同的学习态度,如有的学生不喜欢纸质阅读,就会使用故事机,有的学生特别热爱阅读,就会从故事出发溯源到更深刻的历史背景。通过这种形式,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得到很好的培养。

2.落实语文要素教学,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是当前语文教学的重心所在。语文要素是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提出的核心概念,也是建构语文教材训练体系的基石。所谓语文要素就是语文训练的基本元素、包括基本方法、基本能力、基本学习内容和学习习惯。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能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提升自己的语文综合素养,落实语文要素教学。

例如,在学习完六年级上册第2单元的相关内容后,教师需要带领学生们进行单元主题分析,可以发现本单元的主题为“革命岁月”,包括《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和《灯光》等课文,语文要素是了解文章是如何通过点面结合的方式写场面的。学生要想深刻领悟点面结合的写作手法,要能够基于对文章内容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分析不同场面的场景描写作用。首先,学生们肯定能够认识到什么叫做点面结合,但是该如何分析具体课文中的点面结合手法还是存在难度的。此时,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好单元练习内容之关于课文内容的填充部分。这部分练习内容主要是对课文内容的细化解读,包括课文体裁的叙述、课文词语的解读、课文写作手法的描述,其中可以很好的落实阅读训练要素。如设计习题:《七律·长征》中描述红军对水的征服的句子是__?。诗中“暖”暗示了__?;“寒”暗示了__?。又如可以设计为《开国大典》一文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展开叙述,主要描写了哪些具体的场景,分别是:1.__2.__3.__4__。学生们通过完成相关的课文内容补充,能够对课文进行再次的分析和理解。最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们运用点面手法描写一个活动场景,展现出良好的写作素养。

3.解读课文联系生活,帮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小学生们的生活阅历和生活经验是非常有限的。他们的社会认知能力也较差,但是语文课文教学中存在很多内容能够正确引导学生们,帮助学生们逐步建立良好的社会认知水平,对于学生们今后的生活也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如果能够借由语文课文作为切入点,则还能够有效帮助学生们形成优秀的生活品质,塑造良好的生活习惯[5]。

例如,在学习三年级课文《我不能失信》的相关内容的时候,讲述了宋庆龄小时候为了教朋友小珍叠花篮,履行自己的诺言的故事。教师可以采用温和的态度让学生们对于自己做的未能履行的诺言进行反思,然后以后一定要向宋庆龄一样做到“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同时要告诉学生,诚实守信是每个小朋友都应该继承和发扬的传统美德。

4.趣味情境教学

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还可以采用情境表演式的诵读方式展开文言文诵读教学。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文言文《囊萤夜读》的时候,教师可以先为学生们讲述一下这篇文言文的故事梗概,以起到激发学生们学习兴趣的目的。然后邀请小朋友们通过自己的方式进行文言文内容的情境表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们准备模拟装萤火虫的袋子等,由一个学生负责诵读,其他学生在后面负责配合演出,并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画面感呈现,有效培养学生们的表演能力、文本理解能力等。情境朗读教学法属于较为新颖的课堂教学模式,更能够引起学生们的情感共鸣和认同感等。

5.合作探究任务式学习

任务式教学是通过由教师布置任务,学生在教师的任务提示下完成任务的教学方式。运用这种教学模式,教师需要视任务大小计划小组成员的人数。

例如,在进行口语交际活动《制定班级公约》的时候,总体目标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制定班级公约,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建设团结友爱的班集体,核心在于协调不同的意见和声音。教师可以对整个活动进行设计,如在导入环节,教师负责讲述导入语,并书写黑板板书,如这样描述:无规矩不成方圆,班级是我们共同的家,那么我们不妨为这个温暖的大家庭制定一个公约,让大家一起遵守吧!然后就是开展分组活动,建议8人为一个小组,由教师负责引导学生进行第一环节小组讨论三个基本的问题:你心目中的优秀的班集体是什么样的?你能够找到班级中存在的问题吗?在班集体中需要共同遵守哪些规则?等到学生组内进行了一轮讨论之后,就可以进入任务布置环节。如教师布置任务:希望每个小组怀抱着对班集体的热爱,制定出最优的班级公约。每个小组需要分别制定学习公约5条、纪律公约5条、卫生纪律5条,要求要符合班级实际情况。然后每个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将自己提出的公约都写在纸上,小组依次上台展示演说。

4、发挥好课堂教学主阵地,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语文课堂始终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主要基地,但是教师要认识到自身承担着教学引路人的角色,教师应该是灯塔,要发挥出点亮学生语文智慧的作用。更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利用各类教学手段,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义务教育(5—6年级)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并能利用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故培养学生们的主动阅读习惯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例如在学习《落花生》的时候,教师可以课前布置学生几个问题,包括1.请主动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查询课文作者的相关信息。2.请结合农作物的生产周期,分析花生的播种、成熟和收割的相关内容。学生对于课文的创作背景并不熟悉,因此要能够通过上网、查阅课外资料的途径加深对作者的认识。花生的农作物生产周期,涉及农业知识,学生很难知道,故必须通过搜索资料的方式了解。经过自主搜索之后,学生的阅读知识面就能够得到显著提升,也能够充分贴合新课标要求。

7.更新语文作业评价模式,加强学生的课后学习指导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第二点明确指出要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加强作业完成指导等[6]。因此,教师尽可能要在合理范畴内丰富作业评价制度,加强对学生们的课后学习指导,激励学生们的语文长期学习,还要对作业完成时间进行合理把控,以免给学生们造成过重负担。例如,在学习完古诗《四时田园杂兴》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诗句描绘的内容展开想象,画出相适应的教学画面,如儿童干农活的勤奋景象、田园间各类农作物的丰收景象等,让学生用画笔诠释古诗内容,然后针对每句诗句都应该给予相应的图画对应指导,这种作业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完成作业时间最好限定在30分钟以内,学生课后的作业也不宜使用对错的方式进行评判,教师可以融入更多人性化的作业评价方式让学生进行互相评价,还可以在原有作业的基础上进行修改指导和创新。教师则负责查看和审阅,并从中选出画面诠释最佳的作品,粘贴在班级的文化墙上供其他学生借鉴欣赏,让学生们体会到一定的成就感,促进学生们的长期语文学习。

结语

双减政策的落实对于当前中小学教育模式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其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眼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强化学校的教育主阵地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双减政策的相关内容,结合新课标的教学新要求,提出了诸多高效的语文教学方法,以便于能够提高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郝同英.“双减”政策下的语文教学策略探析[J].语文世界(小学生之窗),2022,28(1):38-41.

[2]孙凤霞.“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课程统整路径的新思考[J].语文教学通讯·C刊,2021,44(10):4-7.

[3]李艳杰.“双减”政策下如何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2021,13(12):208-209.

[4]张栗莲.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减负增效"的对策研究[J].体育画报,2021,68(12):145.

你可能感兴趣的:(基于“双减”视角探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