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史事延续了垂范千古的精神史话

1945年4月,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七大报告中提到:“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在曲折的道路上发展起来的。这个战争,还是在1931年就开始了。”东北抗联精神与其他华夏精神一道,捍卫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发展的文明成果,而区域史话又多维立体地诠释了这一精神的实际内核。

1936年,16岁的马克正写下“吾等所负重大之使命,岂能因困难而退之乎!必具自强不息之精神,百折不挠之坚志,彼虽难,难关叠起。吾不畏荆棘遍地,吾视坦途”的铿锵之句,于岁末入党;1937年初,中共佳木斯市委决定派马克正打入梧桐河日伪矿队举行反正起义。马克正与陈芳钧成立梧桐河金矿党小组,秘密做通思想工作,鼓动矿警反抗经济压迫。同年7月,马克正、陈芳钧与抗联六军里应外合,于凌晨发动令日伪当局胆寒的“梧桐河矿警起义”,“获黄金300两,枪70余支和大批子弹”。这支矿警起义队后扩编为抗联六军二十九团,成为抗日劲旅。

佳木斯镇内首个中共党组织成立时,马克正年仅3岁;入党后的十几年间,马克正先后赴苏联学习无线电技术、亲历21天雪地行军、在李兆麟将军指导下完成特殊任务,身经百战;其母被日军所俘,眼见女儿被残忍磨成齑粉,坚贞不屈严守秘密。1949年1月,马克正参加解放战争,在天津战役中牺牲,时年29岁。

东北抗联精神所体现的“忠贞报国、勇赴国难的爱国主义精神,勇敢顽强、前仆后继的英勇战斗精神,坚贞不屈、勇于献身的不畏牺牲精神,不畏艰苦、百折不挠的艰苦奋斗精神,休戚与共、团结御侮的国际主义精神”在一例例抗战史话中展现淋漓,从区域切口中喷薄而出。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如今佳木斯市向阳区所辖的福丰街、志同街,为民国时期文化商业区“北市场”的西部地区,彼时,佳木斯镇最大的粮食加工厂“德祥东火磨”、最大的百货商店“福顺泰”、最早的剧场“同乐园”戏园、最早的游艺场“新天地”、最大的剧场“松江大舞台”均坐落于此。

德祥东火磨现为福丰街九洲社区东段第九中学校址,是解放后全省、乃至全国第一个进行管理体制改革的企业,采取股份制管理。1946年,时任佳木斯市市长的孙西林被特务暗杀时,正在开会讨论如何支持德祥东火磨发展;京剧名家麒麟童(周信芳)演出过的松江大舞台广场,曾是时任东三省巡阅使混成旅旅长的“少帅”张学良斩匪之地,匪首“老战东”“镇中华”命丧此处。

今天,深度挖掘区域史地要素,不仅利于延续中华民族精神命脉,永续革命传统,同时为当代实践提供精神指引,不断激发东北抗联精神在新时代下的内生动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区域史事延续了垂范千古的精神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