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同存异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关于求同还是求异这点,我一直都觉得特别矛盾。人们害怕和别人不一样,同时又害怕和别人一样。

或许是因为人是群居动物的原因,人们习惯信任集体,依赖集体。所以人们害怕和别人不一样,为了使得自己更加“合群”,一些人则努力地隐藏自己区别于他人的地方,不想当别人眼中的异类。

也因为人本能地惧怕孤独,不想被热闹隔离,所以只能努力融入集体的圈子中,而大多集体都是削弱个人特点的。集体要存在,或多或少都包含了个体的妥协和退让,是以牺牲个体利益为条件而存在的集体。但是为了驱赶孤独,寻找群体归属感,我们只能依靠群体,所以,个人的特色或许就不那么重要了。

人们害怕和别人一样。人们害怕活得和“他人”一样,因为他人是包括平庸无能、墨守成规、无聊乏味的人的在内的代名词。由此还生出一种攀比心理,一种认知优越感,于是人们想方设法使自己区别于周围的人群,渴望在人群中脱颖而出,渴望被仰视。

《身份的焦虑》一书中写到:“我们越认为普通生活令人耻辱、肤浅、低贱或丑陋,我们想要同他人区分开来的欲望就会更加强烈。集体越堕落,个人成就的诱惑力就越大”。

某种程度上说,这是孤独的另一层作用,他让我们更加独立自强,更加通透。很多时候我们孤独是因为自己的清醒。看透了一些虚假表象后面的真实,决定不再与愚昧无知为伍,于是只能拼命脱离群体。所谓孤独是人最好的升值期。脱离了群体思维,更能关注个体诉求,然后才能明白自己真正追求的是什么,并为此而努力。

越来越觉得个人的诉求没有那么绝对。你能说害怕孤独、渴望集体归属感有错么?同样,你能说个人的特立独行是不对的吗?不能。

我想,求同存异这个词还是挺妙的。在寻找共同点的同时也接纳异常。不因集体的力量而抹杀个体的独特性。这样的集体也是最具包容性的集体。

我发现由于人们的认知局限,他们常常会陷入狭隘中,对于超出自己认知范围的事,变得敏感,本能地排斥异己。比如对于同性恋的反感。人们不能接受是因为这个群体是少数人。因为在“异类”面前,人们关注的更多是他们与自己的不同点,却忽略了两者的共同点。但其实,在狭隘面前,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他们与自己的相同点,而不是陷入偏见,抓着不同喋喋不休,站在道德制高点去批判每一个和他们不同的人。每个人都拥有个人的诉求,都渴望爱和尊重,同性恋如此,任何和自己不一样的人都如此。

若我们真的能这样看待和自己不同的人,心胸才是真的辽阔。每个人都能如此包容的话,社会才有真的文明。

你可能感兴趣的:(求同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