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猫传》| 贵妃之死

图片发自App


开元盛世,彼时最辉煌的帝国。

杨氏贵妃,彼时最美丽的女人。

贵妃之于大唐,一如大明宫之于大唐,都是时代的符号。每每提及,既神往又黯然。大唐的国人,是骨子里散发出来的自信,不仅是经济上的自信,更是文化上的自信。异域人来到大唐,应是带着谦卑的学习态度,瞻仰大唐先进的文化与技术。似乎那会的异国人,因为有了大唐之旅,从而像镀了层金一样,比如小说《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中橘逸势对空海所说:“若是能来大唐学习儒学,我讲的话就会更有分量了。”

杨贵妃,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女人,与玄宗的爱情故事一直为人所津津乐道。俗话说红颜多祸水,尤其是作为皇帝的女人,往往因姿色而弄权,但杨贵妃不一样。杨贵妃从未对权力产生过兴趣,也从未主动影响过唐玄宗的决策。她只是一个女人,一个美丽的女人,可当危机来临的时候,这个女人却遭受了不公正的对待,替历史背了黑锅。

《妖猫传》是陈凯歌去年执导的关于贵妃的一部奇幻题材影片,根据日本作家梦枕貘原著小说《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改编而来。影片借妖猫复仇引出遣唐法师空海破案的主线,讲述了杨贵妃不为人知的死亡真相。

当然,电影毕竟是电影,不能当历史看。之所以写这篇影评,是因为这部影片的场景有惊艳到我,其中的视觉审美,是我觉得影片比较出彩的一个点。据说陈凯歌为了画面效果,光种树都等了6年才开拍。影像是电影独有的语言,镜头的美感与否是我评判影片优劣的重要因素之一。作为一个业余的观众,我无法从专业的角度去评判视觉上的优劣,仅从感官体验上来讲,这次陈导所呈现出来的电影特效是比较华丽震撼的,至少和《无极》比是高了几个台阶。比如那场极乐之宴,绝美的特效每一帧都是如诗如画,每一帧都充斥了对于大唐的美好幻想,这种直观上的赏心悦目是文字所无法做到的。

极乐,在佛教中是圆满的含义,为佛教的最高境界,空海最后拜丹龙为师,而丹龙给空海的盒子上正是“极乐之宴”这四个字。玄宗在花萼相辉楼里广邀天下宾客,举办极乐之宴,也是大唐辉煌的顶峰。玄宗称宾客无高下之分并亲自为胡人击鼓,李白醉酒赋诗并让高力士脱靴,这一刻,我沉醉于陈导镜头下的花萼相辉楼与海纳百川的大唐风流。


图片发自App

历史是残酷的,所有事情似乎都逃脱不了物极必反的规律。在极乐之宴后不久,镇守大唐北疆的节度使安禄山造反了,玄宗带着贵妃以及皇家卫队逃离了长安城。在一个叫马嵬驿的途中,金吾卫们杀死了误国的杨国忠,并向皇帝逼宫,要求处死杨贵妃。

保皇位还是保爱妃?

玄宗遭遇到了他一生中最痛苦最艰难的选择。

权力是男人的春药,即使玄宗很爱贵妃,到最后也没能摆脱这种束缚。玄宗眼里的极乐之乐是驾驭所有人,只有皇位才能给他这种极乐。电影中,为了保全皇家的颜面,玄宗与幻术师合谋用尸解大法欺骗杨贵妃假死,因为谁也不愿背负杀死贵妃的包袱。如此一来,让贵妃怀着希望赴死总比绝望赴死要好多了。可这一切被守护贵妃的爱宠—猫看在眼里,白龙也在事后才得知这一切都是假的,他怀着愤恨附身于猫,猫因此也成了妖猫,开始了它的复仇行动。

事件首先发生在金吾卫张云樵家,因他的祖上便是逼死贵妃的当事人。与此同时,白居易完成了他的代表作《长恨歌》,《长恨歌》是白居易用来歌颂玄宗与贵妃之间爱情的作品。在偶然机缘之下白居易结识了遣唐法师空海,并一起卷入了这起案件。妖猫分别附身在张云樵、春琴与秀丽的身上,用其中的寓意告诉空海和白居易当年贵妃之死并非那么简单,《长恨歌》里歌颂玄宗对贵妃的爱也并非那么纯粹。

写好的《长恨歌》怎么办?又如何改写?

因《长恨歌》贯穿电影的全程,所以在观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也是极力寻找这首诗与电影中的联系。诗里对于贵妃之死的描写,其实是一笔带过,也不是电影中所说的活埋。「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这是描写贵妃死之时的场景,说明白居易认可官方贵妃自缢而死的记述。不过通过对比发现,电影中描画的长恨歌创作背景和流传下来的作品是截然不同的。从诗里可以看出,白居易对贵妃和玄宗之间的爱情很是推崇,并写出了「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样的金句。而电影呈现出来的白居易,因了解到贵妃死亡的真相与之前认知的不一样,状态非常挣扎,使他不得不提笔重新改写《长恨歌》,文人有文人的傲骨,如果发现自己的作品是虚假的表述后,只有两种做法,要么烧,要么改,长恨歌是白居易的心血之作,自然不会轻易舍弃的,所以只能是改,所以这里面有一个逻辑错误,就是重新改写后的《长恨歌》不应是流传下来的《长恨歌》。

那怎么办?

电影中空海问白居易:“这回你知道该如何写长恨歌了吧”

“一字不改。”

“这诗不是我写的,是白龙写的。”导演在设定的白居易角色上这样解释。

先不说这理由牵不牵强,导演能去解释其中的逻辑关系已经是不错了。

再来说说空海,在原著里作为主角人物,历史上也是确有其人的,而且还是日本家喻户晓的人物。不仅精通唐语,还熟读中国的四书五经,对儒释道也颇有研究,是古代名副其实的中国通。公元804年,空海作为倭国遣唐留学僧,来到大唐寻求密宗之法,那时的大唐,已经是经历安史之乱后的贞元晚期,不过即使如此,大唐依然是世界中心,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遣唐使前来学习考察,其中尤以日本最甚。据史料记载,第九次日本遣唐使随员竟多达五百七十多人,不仅带走了大量典籍,并且唐人还随船同渡日本,帮助日本营建都城,教书育人,大唐的文化可谓深深地在日本国民心中扎根了。《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正是日本作家幻想大唐的一部作品。许多人对影片中采用日本人作为主角人物感到不满,而我觉得既然这是改编而来,应该得尊重原著,况且这个日本演员的气质倒是与小说中的空海蛮是符合。在这样的主线剧情下,空海的解读倒是给本片增添了浓厚的禅意色彩。

所谓“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幻术中有真相,真相中也有幻术。

空海看破了第一层,却没看破第二层。

对于贵妃之死,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在野史中向来是个谜,答案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倒觉得讨论生死已经不重要了,我更关心的是贵妃被逼死的那种凄凉与绝望的心情。当棺材盖里上面的抓痕呈现在我眼前的时候,那种绝望,震撼到心酸。

“在极乐之宴的最后一刻,贵妃似乎预感到了她最后的命运。强盛时,她是帝国的象征,危难时,大唐将不再需要她。在马嵬驿,她因此渴望所有的爱。她知道,死亡来临时,她再也听不到爱的表白了。”

七月七日长生殿 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 此恨绵绵无绝期

你可能感兴趣的:(《妖猫传》| 贵妃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