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中国艺术史》:在书情画意里,走进他们的人生

1934年,三星堆遗址首次被挖掘就震惊了世界:金面具残片、鸟型金饰片、金箔、眼部有彩绘铜头像、巨青铜面具、青铜神树、象牙等等。这些文物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至今5000年前。

三星堆位于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鸭子河南岸,距今已有3000-5000年历史,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古蜀文化遗址。

经过80多年的考古,专家们在三星堆发现了多座祭祀坑、玉石器、陶器、金器和青铜器。

三星堆告诉我们,古老的华夏文明并不是从黄河流域一点点向其他位置扩散,而是像满天繁星一样璀璨多彩,遍生华彩。

提到华夏文明,就不得不提它的艺术史。

中国艺术史好像离我们很遥远,远到今天我们只能走到一座博物馆,隔着厚厚的玻璃展台,遥遥对望。隔着千百年的时空,只有一个小小的展签告诉我们,它是谁,出土于哪里。至于它的主人经历了什么,这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我们不一定知道。

想知道这些,或许可以翻开这本《大话中国艺术史》

作者意公子用她独有的视角,以时间为写作脉络,通过我们耳熟能详的艺术珍品串联起了这波澜壮阔、脉络纵横的艺术历程。

她从原始社会的陶器说起,内容涵盖了陶器、玉器、青铜器、草书、行书、山水画、工笔画等多种中国特有的艺术形式,时间跨越了秦、汉、唐、宋、元、明、清、近代等多个时期。

在她的眼里,中国艺术的历史,就像一个人的一生。

人的一生需要经历满地乱爬的婴儿期,经历最为好奇且好动的儿童期;会在青春期经历第一次成熟,经历第一次失落;会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原始时期,那是中国艺术的“婴儿期”,好奇与恐惧并存。

青铜时代的到来,我们开始有了肌肉,能够探索更大的世界,这是中国艺术的“儿童时期”。

秦汉对应着中国艺术的青春期,有着青春期里的第一次成熟和懵懂。而魏晋南北朝则对应着青春期的另一种状态:低谷与失落。

到了隋唐时期,就像到了一个人的壮年时期: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宋朝,这个中国文化经济空前繁荣的时代,则是对应着一个人的黄金期。

元朝,中年危机里,依旧孕育出青花瓷这样的新机遇。

明清时期,到了古典艺术最后的辉煌落幕......

不仅可以把艺术史看作人的一生,每一个艺术品的背后,更是一个艺术者的一生。

正如作者所说:“艺术不是技艺,它是艺术家体验了的感情的传达。”

那些传世名作,无不印证了这一点。

文以载道,物以言志,画以传情。

文以载道:王羲之《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冠绝千古,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兰亭集序》,源于东晋时期一次士族文人派对。作为派对诗集的序言,它是派对的发起人王羲之所作。

晋代的书法作品中就出现了追求“韵”的审美趣尚,既有道家的“飘逸”,又有儒家的“文质”。

单看其用笔的丰富,就有藏锋、称饰、挂笔回锋,牵丝、映带、由方转圆、由圆转方等种种奇妙变化,有些横与波挑又带有隶书遗意,变化莫测,时出新愈,平和之中见奇纵。

高超的技艺,并不是它名流千古的唯一因素。

《兰亭集序》写于永和九年,那一年,王羲之53岁,他终于彻底地失去了对官场的信心和耐心。王羲之带着儿孙,跑到了父母墓前发下重誓,再不为官,用如此决绝的方式,和仕途一刀两断。

从此,王右军“死了”,“书圣”王曦之,涅梁重生。

这是一篇涂涂抹抹的草稿,苏东坡曾经说,“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正是因为笔由心转,无拘无束,我们才能在字里行间,品味出王羲之心境的变化。

刚开始的时候,他只是缓缓地叙述着时间和地点,书法线条是稳重和肃穆的,可以看出,一开始的情绪,是平缓且安详的。

紧接着他描述了这次聚会的场景: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这是一次欢快的聚会,我们能感受到他的笔法是很轻快的。

但突然,他笔锋一转。他说道,和茫茫宇宙相比,人的一生是多么短暂啊!我们今天的这份快乐,也终将变成陈迹。他想把这份快乐永久地保存下来,但又清醒地知道这是无法实现的。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最让古往今来的书法爱好者都津津乐道的,是那21个不同姿态的“之”字。

字从心生,他“之”字已经脱离了前人的技法,赋予了每一个字灵魂。

这个作品,让我们穿越了1600多年,感受到了王羲之大喜与大悲的碰撞,以及他人生苦短的感慨和珍惜当下的心境。

当心境融于技法,书法才有了神韵。

我们看王羲之前人的书法,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篆书,是隶书,它们规整、古拙,它们注重的是完成记录的功能。因此,这时候的毛笔,就只是一个工具。

一直到王羲之这里,书法本身才开始承载了文道。

物以言志:郑板桥的竹子

竹,四君子之一。象征着清雅澹泊,谦谦君子。

郑板桥喜爱绘画兰花、石头、以及竹子,但是,从他的画作之中,可以看出,他的最爱,还是竹子。

也许是和他艰苦的成长经历有关,就像那长在石头缝里的竹子一般,不管刮风下雨,严寒酷暑,竹子依然可以活出自己的精彩。

他的一生,可谓是颠簸坎坷:年幼丧母,成年后丧妻丧子。本想考取功名,但因贫穷不得不放下心中的志向,去卖画养家糊口。好不容易五十几岁高龄当上官,却又因为性格清正刚直与污浊的官场格格不入,最终被排挤罢官。

郑板桥画竹,也是在画自己。

他借物言志,他的抱负、他的品格,全在他的笔墨之中。

或许用一首诗来形容他最合适不过: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乱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画以传情: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千里江山图》,中国古代青绿山水画的巅峰之作,它长约12米,比两幅《清明上河图》加起来还要长。

这是一幅18岁的少年画下的千里江山,它有18岁的意气、18岁的无畏、18岁的气魄。

在这幅画上,他用的全都是珍贵的矿物质颜料。先是线稿打底,然后储石上色,再然后用大面积的孔雀石上了两遍色,最后是珍贵的石青。

山石的轮廓用淡墨勾勒,加赭石或花青渲染山体,渲染多在前后两石中的后面一石,之后再罩染赭色,石头顶部以汁绿接染,再以石青或石绿罩染,山石下部保留赭石色。就连图上这么小的渔夫,他身上穿的衣服也是用上等的碎碟反复研磨之后上的色。

王希孟以“咫尺有千里之趣”的表现手法和精密的笔法,描绘了锦绣河山。

画面千山万壑争雄毓秀,江河交错,烟波浩淼,气势十分雄伟壮丽。山间巉岩飞泉,瓦房茅舍,苍松修竹,绿柳红花点缀其间。山与溪水、江湖之间,渔村野渡、水榭长桥,应有尽有,令人目不暇接。

王希孟用这幅旷世杰作,向我们展现了一个18岁少年的才情。

在《千里江山图》里,我们看见了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从材料、构图、笔触、颜色,追求的无一不是,让世界看到我的“最好”。

可惜他在画完《千里江山图》后不久,便离开了人世。

也许有些人,是在等待大器晚成;而有些人,更像是年轻的烟火,绽放过后,就要凋谢。

在这本《大话中国艺术史》中,在这书情画意里,我们走进了他们的人生。

他们是书圣、画圣,是艺术大家,是千万个遗忘在历史中的平凡工匠,更是一群创作者。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这条璀璨的艺术长河里,小到一片碎瓷,大到一尊方鼎,都承载着创作者们的人生。

正如意公子在书中说:

当我们活在当下,却分明跨越时空,看见了无数的世界,拥有不同的人生,这就是艺术的意义。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话中国艺术史》:在书情画意里,走进他们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