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7

  古华的《芙蓉镇》实际上是以一个边远地区的镇子来展现中国社会的一个发展变化。    书中的胡玉音和李国香这两个主要女性人物在思想、性格以及社会交往上几乎是站在对立面的。胡玉音,家庭成分不好,母亲曾为妓女,这一点对她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这也是她与作为一名党员干部的黎满庚无法在一起的原因。后来在谷燕山任领导时胡玉音通过经营米豆腐摊过上了好日子也为她日后的不幸埋下了种子。相反,李国香,家庭成分优良但是性格张扬,不仅小气而且易妒忌别人,所以当她在镇上经营国营食品店时看到胡玉音极受欢迎时她的内心十分嫉妒并决定要“打败”胡玉音,由此开始她掀起了镇上的一阵阵运动。

  谷燕山,一名“北方大兵”,因在战场受伤而留在镇上留任大队书记,他热情公道,是地道的“老好人”,镇上的人都爱戴他,但在拒绝李国香之后遭其诬陷被革职成了一个醉汉。黎满庚,一个对党绝对忠诚的党员,他为了忠于党放弃了与胡玉音结合,又是为了党上交了胡玉音的“赃款”使得胡玉音的罪名坐实。最后,李秋赦,一个雇农,在土地革命时期分了“浮财”成了吊脚楼主,若他能勤奋一些本应过上幸福生活,但因懒惰、爱幻想最终落得个悲惨结局。

  在《芙蓉镇》的这几个主要人物身上我看到了很多东西。

  首先是鲁迅先生在其小说中也表现出来的“国民劣根性”,李国香的嫉妒心、睚眦必报的性格;李秋赦代表的则是在阶级斗争运动中得势的一群人,他们懒惰、自私、整日游手好闲幻想着“分浮财”,在他们的身上具有浓烈的“劣根性”色彩,值得每个人去反思。

  其次是作品的一种反思性。作者在后记中也写到作品中的角色都是有原型人物的,这让人心惊也让人痛心。诚然,土改和文革时期有多少个胡玉音、谷燕山、黎满庚乃至于黎桂桂,作品对这些的刻画让我联想到了张炜的作品《古船》,同样是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书写,《芙蓉镇》反映的面相对来讲个人认为没有《古船》的书写厚重,更侧重于反思性,个人认为伤痕反思色彩更浓。

  最后,关于作品中人物的名称。玉音、桂桂、燕山、满庚、秋赦、国香这些名字的背后是否有更深的含义个人不敢揣测。

  (以上皆为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