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读书之《万万没想到》(二)

昨天说了两点,今天继续:

三、恐惧使人害怕损失, 浪漫使人热爱冒险。

人类天生有恐惧,对自然的恐惧、对未知的恐惧,恐惧让我们保守,学会寻找保险的方式去求生,保护自己,所以人类遇到过各类天灾人祸,却依然能够繁衍至今,这种保守让我们有了做事的多种方案去止损。同时,人类骨子里又有对于未知的好奇,所以有一部分人会去探索,去冒险,所以我们会不断发现新的资源、新的生活方式,这种探索让我们不断进化。

每个人都会拥有恐惧的感受和浪漫的情怀,这都是出于进化本能,即不想遇到危险,也希望能够找到新的资源。这两种情绪比例的不一致,让每个人在面对事物的时候作出不同的决定。偏向惧怕的,处事保守,遇事先考虑止损,在现实中一般不会出太大的问题,但也不会有太大的成功;偏向冒险的,处事大胆,能够豁出去做事,可能会遭遇大起大落,极端成功抑或极度失败。

所以很多人终其一生,不过是在寻求一个合适的度,能够让自己平衡内心的好奇与恐惧。只不过,找寻平衡只针对自己,当我们对待他人的时候,恐惧可能会大于浪漫。书中说:进化使我们大脑中恐惧的优先级高于浪漫,这就导致了负面偏见。也就是说,我们的头脑在记忆别人不好的一面的时候会更加轻松。比如,如果向你介绍一位陌生人的时候同时告诉你一条他的优点和一条他的缺点,你 更容易用缺点去记住这个人。也许你曾经多次帮一个朋友的忙,他觉得理所当然;一旦你有一次没有帮他,他可能会非常生气,以至于多年以后他可能会忘记你帮过的忙,只记得你曾经拒绝帮他。

明白了这些,我们就可以对自己的情绪和处事方式有一些微小的调整,比如,对自己的时候,要妥善对待恐惧,敢于直面风险;对待他人的时候,主动多关注积极的一面,避免负面偏见。

四、错误思维的源头:只为了“合理化”事实而忽略事实

昨天只说到了传销诡异的“合理化”逻辑,今天我们再深入看看,这种逻辑背后的真相,看看它到底是什么鬼。

我们都知道,有两个最基本的逻辑方法:归纳和演绎,所谓归纳就是自下而上的总结,先有很多条件,接下来通过共性得出结论;演绎,就是由大前提的特点得出小前提的特点。而在这两个基本逻辑方法背后,却有人用逻辑谬误来“合理化”事实,其中被运用最多的谬误就是以偏概全。

在谈到这一问题的时候,书中简要归纳了阴谋论的特点,国内的阴谋论一般会最后归于两点:“第一,所有坏事,都是国际敌对势力故意针对中国搞出来的;第二,所有好事,都是中国政府巧妙安排的。总而言之,中央正在跟美国下一盘很大的棋。”

这就跟我们开玩笑的时候说:如果你不开心,那就给约朋友出去撸串,如果一顿不好使就两顿,看似撸串是万能的,但是大家都知道撸串本身其实没有用,有用的是情绪的发泄、朋友的陪伴等等。很多人喜欢对事物进行归纳总结,想要得出万能模板,但大多数的“万能”其实都只是皮毛,真正有实质用途的要素往往和事物特点具有针对性的关联。

万维刚谈到,人们总是希望能给复杂而混乱的世界找个简单的解释,相信阴谋论很可能是人的一个思维本能。这种本能出于人脑对复杂事物的逃避,想要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到根据现有的认知能够解决所有问题,这种以偏概全谬误就跟相信所有我们无法解释的事件都是神的行为一样。这样可能会让所有的事情解释起来很容易,但是却会严重地偏离事实的真相。

为了解释这个充满未知与变化的世界,人们习惯将事物合理化,就像给俄罗斯方块找一个合适的位置一样,但真正的合理化要考虑事实依据同时规避逻辑谬误,这样才有可能作出正确的逻辑推理,得出更为正确的结论。

五、顿悟思维

“顿悟”是一种佛学的概念,它通过正确的修行方法,迅速地领悟佛法的要领,从而指导正确的实践而获得成就,当然这不是唯一途径,顿悟更主要的是通过灵感来完成,就时间来说可能是瞬间。

很多人追求这种顿悟,认为只有真正实现顿悟,才是思维、能力的升华,才能体现出自己很厉害。格式塔派心理学家也认为,人类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靠顿悟,先百思不得其解,然后骤然清醒,有如:“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记得前些年看一篇学英语的软文,一个所谓的大神说,在他学英语连续读新概念3个月后,有一次逛公园,遥见一个长发美女走来,突然发现耳机里的英语可以听懂了,自己顿悟了,于是有人认为,顿悟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顿悟”其实指的是窗户纸的两边,豁然开朗、捅破窗户纸需要一定的积累,但是具体实现只在那一个瞬间。明白这个,再看顿悟思维,书中指出:有“ 顿悟崇拜”思想的人认为一般人终日被自己的知识所束缚,而一旦跳出这种束缚,就能够取得重大的突破。这种想法本没错,如果只是什么也不做干等着顿悟,那就是大错特错,因为跳出束缚这种行为本身就需要很多的积累和联系。光靠顿悟,什么用也没有。

六、学习科学之前,你得知道什么是科学

这部分是万维刚的理工思维应用得最清楚的部分,核心观点是:科学不是真理,只是一个过程。这就让我想起了好几年前第一次听罗辑思维的时候,有一期节目中,罗胖阐述了很多我们认为有逻辑其实没有逻辑的事实以及我们认为科学却并不科学的试验,和书中着部分的讲解比较接近。

书中提到了我们对于科学的重大误解有两个: 第一,认为科学研究绝对真理;第二,认为每一项科研都是在生产我们日常决策的答案。真实的科学研究其实是一个充满曲折,甚至有时候错进错出的过程。

网络发展迅速的当下,一波又一波打着科学旗号的谣言充斥着朋友圈,无论我们想不想看,都有“专家”今天说大蒜治癌,明天说大蒜致癌。很多“伪科学”打着科学的旗号招摇撞骗,偏偏我们对于科学的崇拜和信仰让很多人一看到“专家说”、“据**研究”、“科学发现”等词就忽略真相,只跟着后头的结论行动,还不断奖励自己小红花,觉得自己做得对。

相对于文史类的学科,理工更佳贴紧我们心中对于科学的定位:有数据、有实验、有结论、更准确。但理智的人才知道,我们所谓的科学其实并不是那么的科学。

首先,科学实验并不科学。科学试验的背后往往基于假设,我们为了控制变量,假设试验不受其他因素干扰,从而看看变量对于结论的影响程度,但事实是,真实世界充满着各种影响因素,我们无法百分百地说明基于假设的结论在真实世界依旧管用。

其次,科学预测并不准确。科学既是用来解释过去也是用来预测未来的,很多科学,比如物理学、气象学、经济学都喜欢用模型来研究和预测,这些模型是现实的超级简化版,在建模、推算的过程中十分有效,但是由于简化距离和实际距离相差很大,预测结果并不准确。那我们是如何对待这些不准确的呢?书中提到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曾经在2005年预测到2010年沿海地区将会有50万气候难民,结果到2010年人们发现这些地区的人口不减反增。而联合国对于这种“预测失误”的方法和“过家家”挺像:第一, 删除原有预测;第二,不解释;第三,50万难民的预测间 现在被改成2020年了。看到了吗,人家耍赖皮。

有没有点颠覆三观?不过这并不是说我们没有研究科学、使用模型和数据的必要,其实科学之所以称之为科学是因为它可以客观理性地容错,是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万维刚谈到:科学本身是客观的,但科学家都是主观的。我们必须使用模型的本质原因是,我们对世界的观察是主观的。科学家们对于事物的研究和预测,是为了解决人类现今面临问题、探究人类未来发展方向。我们认知有限,当然会出错,但是正是在这种不断出错、不断修正的过程中,我们真正得到了科学带来的结果,享受到了科学带来的进步。

正确的认识科学,在于不偏信,理智看待“科学”言论;会容错,允许科学的进步;以及享受科学,认真感受科学的成果。做到了这些,咱们再学习科学的时候,就会更佳淡定,不搞盲目崇拜、偏听偏信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跟我读书之《万万没想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