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又重听蒋勋老师细说《红楼梦》,听到了第十一回“庆寿辰宁府排家宴 见熙凤贾瑞起淫心”和第十二回“王熙凤毒设相思局 贾天祥正照风月鉴”。
这两回可以算是一个独立的章节,主要叙述了贾瑞的遭遇。
初读《红楼梦》的人,或许不会注意贾瑞;或许很讨厌贾瑞,觉得他卑微、不堪甚至有些下流,认为他的结局是自食其果。但是仔细体会后,再带着悲悯之心、带着同理心去看贾瑞事件,对我们作为一个凡人、作为家长、作为教师,都有一些警示与提醒。
一、不能得理不饶人,凡事留有余地
贾瑞二十来岁人,尚未娶亲,渴望恋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错在他不该爱上熙凤,既违背人伦,又是地位极不对等,如平儿所说:“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可熙凤也不该把贾瑞当老鼠玩,先假意引他上钩,又二次设毒局害他,发狠要让贾瑞死在她手里。
到贾瑞病重需喝“独参汤”,王夫人命熙凤称二两给他,熙凤只将些渣沫凑了几钱送去。
真的要把事情作这么绝吗?一个正值青春华年的生命就此消失了。熙凤最后的结局也许正是这些因果报应吧。
我有时也反思,世界上没有纯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不要因为别人触犯了自己的利益,就枉加指责、不留情面,甚至把别人说的一无是处,这都是太过极端的行为。
前两天刚看到,宋美龄当年发生严重的车祸时,也从未责怪和处罚司机,有一种恕道精神。
的确,对人对事要有悲悯之心、宽恕之心,得饶人处且饶人,其实是为自己留有余地。
二、一味严格管教,不考虑孩子的感受
“贾瑞父母早亡,只有他祖父代儒教养。那代儒素日教训最严,不许贾瑞多走一步,生怕他在外吃酒赌钱,有误学业......”
代儒是贾家私塾的先生。用蒋勋老师的话说,这种人学问很高,但却没有考取做官,心中有很大的委屈和压抑,认为自己是“道统”的代表,道统在他身上加倍严厉。
正因为平日太过严厉,贾瑞的心事不敢对祖父讲,没人倾听、分担他的痛苦和忧伤,以致于他一错再错,被计所害。
而且在冻了一夜之后,不关心他的冷暖、饥饱,先是打了三四十板,又饿着肚子,在风地里读文章......体罚、心事、学业加在一起压垮了这个年轻人。
这给了我们家长和教师一些警示,一味地严厉、一味地说教往往适得其反。要允许孩子犯错;要坐下来倾听他们的感受、尊重他们的意愿;不要把自己未能实现的梦想强加在孩子身上,接受孩子的平凡。
对我有更大的提醒,我们这一代人受道统教育的影响较大,批评学生时应就事论事,不要上升到道德层面、人格层面。
现在提倡思政教育,不能硬生生地在课堂上加入“工匠精神”、“家国情怀”......,要结合所学的知识点,结合学生的课堂反映和具体的情境,以学生喜闻乐见、润物无声的方式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
“学”无止境,“教”也无止境,作为一名教师,要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机会,提升自己对教学的认知。
三、“风月宝鉴”~生活的两面性
“风月宝鉴”是贾瑞病入膏肓之际,一位跛足道人送给他的一面镜子。反面是骷髅,正面是凤姐的形象。道人叮嘱贾瑞只可照反面,他偏偏只照正面,丢了性命。
这有点像神话,可是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月宝鉴”。骷髅象征困难、疾病、死亡,一切不好但却实实在在存在的事情;正面象征让自己快乐的虚妄之事。
我们总是本能地排斥一切不好的事情,更愿意眷恋、耽溺在一些快乐的虚幻中。就像蒋勋老师调侃自己,讲完了贾瑞,知道了人生虚妄的一面,下课还是赶紧去买自己喜欢的玉,喜欢的东西,这也许就是人性。在这一点上我们和贾瑞是一样的。
正反都是人生的现象,人生本来就是两面的,该如何去照自己的“风月宝鉴”,做好两面的平衡,也许要用终生去领悟。
眼下正值孟夏五月,阳光明媚、温暖而不炽热,石榴花正开得火红。我想起了我们年轻时的一首歌曲:“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青年是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但青年也是青涩懵懂的,愿贾瑞的故事对我们作一个警示,让我在自己的教师生涯中,努力“作青年友,为青年计”,与年轻人互相学习、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