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事情一旦变成任务,就丧失了可以偷懒的趣味——比如我自己立下Flag要一周一篇流水账大作文。
立flag这几件事,最大的乐趣在于“立”,你能感受的快乐也都来之“立”那一刻。一般我们的flag都是从明天起,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所以今天至少可以只是享受立这个flag的快乐的,“顺便”遥想自己不久之后会变成什么样子,又有谁会喜欢自己,乃至该换什么车、在哪儿买房子,彷佛世界在“你”脚下。 怎么都好,只是希望明天不要到来。
不过有些事情,立了flag也是很快乐的。 我们今年几个好友,约一个月小酌一次,除了疫情期间,到现在运转良好,大家都很“要事情”。其实除了朋友相见畅谈一番, 大概喝酒本身也是让人上瘾的吧。
上周四,突然Kimi同学们兴之所至,临时起意要喝酒,约在一家日料店小酌。这家店名唤 drunk uncle,主要卖各种精酿啤酒和清酒,店面不大,有点像“深夜食堂”的配置,只是没有一个头上有着刀疤,一眼看过去就有很多故事的大叔老板,只有一个戴着口罩,只能盯着曼妙身材看的老板娘。(员工很多,我都忽略了)
虽然这段时间,我更爱红酒一点,但是这场合没有,也好像很不适合,那来点精酿也不坏。我以为我很矫情,作为一个精致的、喝过洋墨水的人,当然要装模作样喝beer、wine、whiskey或者cocktail喽,是不是? 但是发现对面更矫情,喝清酒还一定要獺祭、一定要“二割三分”。 结果是两个人只点了300ml的清酒,还未过三巡就喝完了。
有点时候,奇怪的事情随时都可能发生。 隔壁同学看我们酒喝完了,突然要分享给我们她们没喝完的酒。好吧, 我可能没怎么去过酒吧,没有那种被搭讪的经历,所以略有点大惊小怪。一开始我们都很拒绝,我觉得原因相对是陌生人的成分可能没有是陌生人且是“年纪比较大的长相较为质朴的陌生女人”来的大。 反正这种情况,我都很含蓄,一般我很不擅长应对这样的搭讪,只是如果是陌生好看的小姐姐,我大概会“努力”下。
好在kimi他们比较有“经验”,两次寒暄推托后,他就开始了他的表演,各种段子和妙语飞起——然后“坐的也不是开往幼儿园的车”, 什么自诩——“粗中有细,该粗的粗、该细的细”。还有“某些部分的使用权被老婆锁在了家里”。这些段子虽然粗俗,不过这种场合倒也无伤大雅,倒是活跃气氛很有作用。
但是说起来,这个大姐姐也是奇怪的,聊了两句就说她自己的故事。原来她是个酒吧的主唱歌手,主要玩爵士——可惜她说这个东西很小众(我很无语,我是个爵士乐迷啊),然后说她的声线很像王菲,说完便拿出手机播放了她的录音。
我的第一反应是,这是不是个骗子,她一会准备干什么。 第二反应是,这个声音确实挺像王菲的。
果然姐姐说完自己的爵士乐,就讲出了自己的人生故事。 姐姐是上海人,家里两套房子还有一条陪了她15年的狗,爸妈早年离异,妈妈是公务员,从小拉扯她长大,然后退休工资还挺高的。这姐姐年轻的时候,大概唱歌很好听,很多人追,自己感觉很良好。她大概很享受这种状态——应该不过有几个女生不喜欢很多人追自己吧。 然后她很还豪迈——她说和人家出来玩,都是她付钱(为什么我们没有能认识她早点)。
然后就在不久前,先是那条陪了她15年的狗狗死了,接着她妈妈生病也走了。双重打击下,发现自己被男朋友骗了487万,只能卖房子来还债——三重打击。她大概有过抑郁症和轻生的想法——可能她是那种“傻白甜”的很容易轻信别人的人吧。 朋友们都劝她走出来,很奇怪她还有这种比较正常的朋友。
她讲了一会,和kimi他们一起出去抽烟了。我没有跟出去,我大概很多时候对别人的故事不那么感兴趣。 别人的伤心经历,对我们来说只是一个谈资而已。我们评价别人、同情别人、厌恶别人,带着善意、带着恶意、也带着上帝视角。 很多时候,你会莫名其妙喜欢、讨厌一个人;喜欢你的人会觉得你爱憎分明,不喜欢你的人会觉得不知所谓。 不过对于别人的故事,我想起《了不起的盖茨比》里面那句——“当你想批评别人时,记得不是每个人都拥有你的优越条件”。 我直到现在才大概真的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尽管我依然以黑别人和自己为乐,但是我知道:
it's not either black or white。
这个大姐姐马上准备去日本做农民疗伤了,但是她可能很难真正走出来。 她似乎也没有吸取什么教训。 本来她们那桌一起吃饭的有三个人——有一个男人先走了。她问我们说哪个人怎么样? 我本来没关注旁边的人, kimi说他年纪很大了,而且看起来不是一个很好的对象。 姐姐说,她也不是很喜欢他,只是知道对方喜欢她……
所以,我觉得有些事,有些人可能很难改变吧。尽管说法有些残酷,但是我只能祝她某天好运可以被一个真正喜欢“王菲”声音的人发现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