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囊摄政鲁隐公 | 争霸春秋002

以宋国为主,卫、陈、蔡三国为从军攻郑,宋殇公当即同意。这一年秋天,联盟军队再次攻打郑国,宋殇公邀鲁隐公一同加入。

这事儿隐公早跟大夫众仲讨论过,结论是,“夫州吁弑其君,而虐用其民,于是乎不务令德,而欲以乱成,必不免矣。”总之,州吁玩火自焚,这事干不成。于是宋国使者前来时,隐公便没有同意出兵。

隐公不想出兵,羽父不听不听。到底带兵出征,分了郑国的谷子才回来。不合礼数,弄得《春秋》提到羽父,只叫他“翬”,连公子二字,都不给他加。

羽父这人大概有毒,鲁隐公算是死在他手里,隐公的弟弟鲁桓公的死,跟他也有关系。桓公是因娶妻不慎而死的,这个妻子齐文姜,可是羽父去接回来的。

鲁隐公与宋国的良好关系,没能维持多久。隐公四年的夏天,他和宋殇公还愉快地见了一面,一年之后,就闹了别扭。主要是因为宋国的使者不大诚恳,跟鲁隐公撒了谎。

这年宋国占了邾国的地,邾是个小国,大约在如今山东邹城的位置。邾国向郑国求助,郑国正好报仇。邾郑两国军队一直打到了宋都外城,隐公见战事如此紧急,本打算出兵助宋,怎料宋国使者担心鲁国不肯出兵,撒了个谎,称郑国军队还没到国都。

这下惹火了隐公。既然敌兵还没攻打到国都,说明战事不吃紧嘛,算了,那就不去了。

又过了几年,连面子上的友好关系都没了:直接断交。

隐公九年(公元前714年),气候反常,三月里先是接连下雷雨,后来又连续多日下雪。东汉时期的儒学大师何休认为,雷电为阳,雨雪为阴。接连打雷,是“此阳气大失其节”,是警示隐公不让出君位。而“有平地七尺之雪,是盛阴之气大怒”,总之,老天警告隐公,再不让位,要大祸临头了。

汉代谶纬之风盛行,何休的解释,确实是汉代的风格。

就在这一年,宋殇公没有去朝觐周天子,于礼不合,郑庄公以天子名义征讨宋国。

宋殇公上次跟鲁隐公求助,隐公不肯出兵,殇公还置着气呢。这次郑国攻宋,殇公根本就没派使者通知鲁隐公。这下彻底把隐公得罪了,鲁宋的友好往来到此结束,鲁国甚至还要出兵攻打宋国。

第二年春天,鲁隐公、齐僖公与郑庄公在邓地(今河南邓州市)结盟,相约一同攻宋。带兵的当然还是羽父。

六月,盟军一连攻下郜与防两座城池。一个月攻占两座城,这就有点过分。春秋之初,西周以降的宗法规范还未完全崩溃,战争仍需要守规矩。不过,两座城攻下之后,郑国将土地都划归鲁国,这下子鲁国与郑国的关系,倒是好起来了,鲁隐公死于非命,也并未影响鲁郑两国的关系。

隐公十一年(公元前712年)夏天,鲁隐公与郑庄公在祁黎见了面。秋天,鲁、郑、齐三国联盟,攻下许国都城。齐僖公想把许国让给鲁国,隐公坚辞不受。认为许国因违背礼法才收到征讨,若自己接受许国的土地,岂不是也于礼不合?

不但不打算接受许国,鲁隐公连王位也不要了,正打算还给弟弟呢。正好羽父想升职,前来拍马屁,建议替隐公杀掉公子允,这下隐公王位坐稳,顺便提拔自己当大宰,岂不是美滋滋。

这下拍到了马脚上。隐公已经在菟裘(今山东泰安)开发起了房地产,盖小别墅,打算退休养老了。

羽父马屁不成,却暴露了杀心,担心公子允即位之后找他算帐,干脆找到公子允,谎称隐公并无退位之心,反而想要杀害公子允。

这可咋整啊。羽父已经把办法想好了:先下手为强,干脆弑兄吧。

十一月,隐公祭祀外宿之时,被羽父派出的杀手所杀。公子允即位,为鲁桓公。

隐公摄政十一年,禅让未成反被弑,连葬礼都没能按国君的规格举办。宋代诗人王十朋写诗笑他:唐尧授舜由天命,太伯奔吴避圣人。鲁隐效颦端可笑,逊威不正自亡身。

鲁桓公元年(公元前711年)三月,弑兄的弟弟与杀弟的哥哥,在越地结盟了。一位是鲁桓公,另一位,是郑庄公。

就在鲁隐公即位的那一年,郑庄公杀了自己的弟弟。

你可能感兴趣的:(窝囊摄政鲁隐公 | 争霸春秋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