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的大学学生会主席都怎么样了?

图片发自App

大学期间是否担任学生会主席或其他班干部与毕业之后是否混的好其实没有必然联系。五一我们毕业十年同学聚会,事实证明最终混得不错的往往是那些目标明确的同学。

说几个我的同学案例。

A 一进校门就立志留学,大学四年专攻两件事:英语和专业,几乎可以说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对于学生活动、各类班干部竞选等从不过问,听课认真、作业认真,每学期考试名列前茅,大学四年不是专业第一就是第二;早起晨读英语,考四级六级GRE等,毕业后留学新加坡,公费。读完博回来留高校任教,如今已是教授,在专业领域小有名气,以专业教授的身份回校,和曾经的老师一起探讨学术…

B 大学期间表现平平,和大多数大学生一样过着普通的大学生活。大二下因父亲罹患尿毒症,家庭压力骤增。她与走入社会的亲朋好友沟通,看各领域就业以及待遇情况。一朋友告诉她会计专业很受欢迎,注册会计师含金量极高,拿到很受认可。于是她辅修了会计专业,下决心考注会。每天晚上别人在恋爱、逛街、看电视、卧谈的时候,她带着个耳机在中华会计网校学习,两年内拿到注会,毕业后跑去北京找工作,从不知名的企业做起,如今已是某知名互联网公司财务高管。

C 可以用疯狂的大学生涯来形容。如果说前面两位走的是学习路线,她走的却是实践路线。大一担任班级学生干部,大二院系干部,大二下因结识李阳疯狂英语,在学校创办英语俱乐部,用“李阳的疯狂”每天带着一群英语爱好者“疯狂的喊英语”。因努力非常,英语取得飞跃提升,而后在某英语培训机构兼职,从助理到讲师。毕业后进入阿里系,后利用英语优秀,开拓天猫海外市场,无论待遇、发展空间还是个人视野与能力各方面都收获满满。

反而有几位在校表现优秀的学生干部,选择了进入二三线城市公务员队伍,看起来相对悠闲,视野与格局似乎也被拉开了很大差距。

个人认为,学生时代,有机会当学生干部去锻炼各方面综合素质未尝不是很好的机会,对于个人组织协调、表达等各方面能力大有裨益。然而,如何利用好这些能力储备谋求 走入社会更好的发展,还与诸多方面有关。

首当其冲的是第一次就业选择。一看行业发展,二看城市发展,三看岗位提升空间。一个正高速增长的行业更具机会和挑战。不可否认,久居一线城市可获得更好的视野格局和平台。此外,咨询等专业领域越积累越吃香,而计算机技术等行业35岁以后将面临很大竞争压力和发展瓶颈,得想法设法往上下游转移。

其次是个人目标定位。毕业时同样的起点看选择,而在校就确定清晰的个人目标和定位,无异于将个人的职业生涯提前了整整四年!在别的同学还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窜的时候,你已经有目标并有计划的朝目标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四年积累下来,差距可见一斑。


第三就是学习力和执行力的比拼了。再好的选择也许可以让你少奋斗两年,再清晰的规划也许可助你提前进入职业生涯赛道,但日新月异发展变化的社会,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被淘汰。而那些勾勒好的蓝图亦需要强有力的执行力不折不扣的去实现。 所以说,当不当学生会主席并不是最重要的,你想有什么样的未来并为之努力奋斗才是问题的关键。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见过的大学学生会主席都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