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一篇好文章:读书写书编书

推荐一篇好文章:读书写书编书   

       

       

图片发自App

本文作者董天恩,在鸡泽工作多年,我写过一篇文章《从鸡泽走出的著名科普作家董天恩》,简要介绍过董天恩在鸡泽工作时的一些往事。看了董老的文章,我想说:“董老写的好文章,满纸都是正能量。只要认真读一读,管你受益少不了。”

2018年9月30日

                  读书写书编书

                    作者:董天恩

我原是河北科技出版社的医学編审,从小就爱好读书。与书打交道,截至到现在已有70多年了。青少年时期是读书,中年时期是写书,到了老年时期,又为别人编起书来,真是为书忙活了一辈子。深刻体会到,与书打交道其乐无穷。

我生在平乡县的一个农村,从小时候就酷爱读书,因为家里穷买不起书读,就向别人借书看。别人嫌我年纪小,怕把书弄坏了,不愿借给我,我就托父亲去借。因为我看书看得很快,几天就看完一本,频繁地让父亲去借,父亲也嫌麻烦。这时我就努力做好事,如早晨起来扫院子、去村外拾粪、拾柴火、割草喂牛等,干得很出色,父亲高兴后不嫌麻烦就积极去借。那时刚解放,还没有出版的新书,多是古典的通俗小说,如《七侠五义》、《小八义》、《济公传》、《五女兴唐传》等,我读得津津有味,废寝忘食,爱不释手。现在回想起来读这些书,奠定了我从小爱好文学的基础。

在我小时候,家里曾喂过几年羊,我经常带着书去放羊。然后把羊群赶到大坟地的荒草坡里,让羊儿在那里吃草,我便坐在坟头上读起书来。有一次正读得高兴时,没有顾得看羊,有只羊跑到周围的庄稼地里,啃了别人几棵玉米,种玉米的那家告诉了我父亲,父亲虽然没有打我,却把我狠狠地训了一顿。以后,我再不敢那么大意了,只好站在羊群中间,边放羊边读书。从此,我在村里落下了“读书迷”的美名。

后来,我考上了中学,中学里有个小图书馆,每天下午的自由活动时间,我都钻到图书馆里读书,一读就是两三个小时,直到管理图书的老师下班时才把我撵出来。由于我读书多,思想比较开阔,理解力和记忆力也比较好,每学期的期终考试,我都在班里考第一。课余时间,我除了给学校的壁报写稿以外,还给省里办的《田家半月刊》、《农村宣传员》写稿。我爱好读书和写作,每周一次的作文课不能满足我的需要,我就另外订了一个“杂写本”,自己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如见闻、感想、文艺作品、读书心得等,写完几篇后,让语文老师给修改。当时教语文的郭老师,不嫌麻烦,修改的很仔细,我写的“我家参加了互助组”、“秀兰劝父卖余粮”(对口快板)等,县委宣传部印成传单,让我和另一位同学到集市上说快板,宣传当时的合作化与粮食统购统销政策。

从那时以后,我在学校里有了点小名气,图书馆的老师破例让我把想看的书带回家去看。语文老师也对我的写作格外关心,鼓励我多读书多写作,并把我的作文当成范文在课堂上念,每次作文考试,总是我的分数最高。为了保持这样的成绩,只有通过多读书才行,既读课本,也读文学书。

初中毕业后,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石家庄医校,在完成专业课后,继续读    文学书。1956年,我写的一些诗歌在石家庄日报与石家庄文联合办的“花间”上发表后,应邀参加了石家庄市青年文学创作者会议,又写了一些诗歌在《河北文艺》上发表,收入到田间主编、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社员短歌集》一书中。当时,我们这些从农村来的学生,没见过大城市,星期天同学们都到街上看热闹去了,而我却闷在教室里专心读书。晚上熄灯铃响过之后,同学们都进入梦乡,而我却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读书,这虽然很苦,但比起古人的“头悬梁、锥刺股”来幸福多了。

1957年我从医校毕业后分配到鸡泽县医院当医生,面对农村缺医少药的现状,我将医学知识用文艺的手法,写成故事、快板、相声、小品文等在报刊上发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健康报》、《体育报》《河北科技报》都登过我不少文章。报社编辑和读者朋友,鼓励我在写稿的基础上再向“写书”进军,编写一些科普图书。

1975年,我还在鸡泽县医院当医生,因为经常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体育报》、《新体育》上发表一些体育健身方面的文章,引起了人民体育出版社阎海编辑的注意,他邀请我编写一本冷水浴方面的图书。我虽然对长跑、篮球、游泳有些体会,但对冷水浴没有经验,不能瞎写,于是就积极参加冷水锻炼,积累经验,掌握第一手资料,努力把这本书写好。数九寒天,下着大雪,河边结满了冰,看到这种情况,真是不寒而栗。为了试验各种温度的冷水对身体的刺激有多大,脉搏、呼吸、体温、心脏、肺脏有什么变化,我经常拿着温度计、体温表、听诊器下到冷水里,体会冷水的刺激,摸索身体的各种变化,天气再冷也没有间断过。

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冬泳的人很少,农村老百姓家里都没有电视机,他们看不到电视里冬泳的场面,也不知道有人在冬天下河游泳是为了锻炼身体。每逢下雪天我在河里游泳时,人们感到很奇怪,于是很多人都站在河边和桥头上看热闹。经常听见有人大声喊:“快来看吧,医院的董医生疯了!”还有人在一边说:“这个人不是疯子也是傻子,咱们穿着棉袄棉裤还嫌冷,他却泡在冷水里,精神肯定不正常。”久而久之,我就落下了“董疯子”的外号。直到过去了好多年,还有人问我的精神病治好了没有。

当时,曾有朋友劝我:“你是咱们县有名的医生,开刀、治病有一套,落个疯子傻子多不好!”我不以为然,继续我行我素,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就是通过锻炼,把这本书写好。俗话说“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一年多的冷水锻炼终于完成了《冷水浴 空气浴 日光浴》一书的编写任务。该书于1977年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第一版发行20万册,很快销售一空。后来又翻译成日文在日本出版,深受国内外读者的欢迎。

    第一本书写成后,有了一些经验,接着编写了《长跑卫生》、《运动与健康》、《长跑顾问》、《愿你青春更健美》、《小水珠漫游营养城》、《遇到这些问题怎么办》、《生命奇观》等18本图书,先后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中国旅游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江西科技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等正式出版。我写的长跑书,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成科教片《运动之王-——跑步》。冷水浴书,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连续广播20天,得到读者、听众好评。

    由于我在科普方面做了一些应该做的工作,受到有关部门的关心与厚爱,1978年担任河北省科普作家协会理事,1979年担任河北省运动医学协会副主席,1980年参加了全国医药科普表彰大会,1981年参加了中国科普作家代表大会,1983年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河北分会(河北省作家协会的前身),对我努力写作鼓励很大。

    1985年河北科技出版社成立时,将我调入该社医药编辑室当编辑,由给人治病改成给书稿“治病”,我当时对于编辑业务尚不精通,只有多读书,才能适应新形式下的出版工作。我白天给作者修改稿件,晚上读书到深夜,即便出差、开会时坐在火车上,也没有忘记读书。到美国洛杉矶探亲,也经常到东亚图书馆、华府图书馆去读书。因为书读的多,编辑业务才能掌握快。在我责编的60多部图书中,其中有8部获得全国和省部级奖励。如《美容 化妆 健美》、《急性消化病学》、《中医自学丛书》、《现代心脑急症》、《老年急症》、《新婚幸福指南》等,很受读者欢迎。由于我在写书、编书等方面做出的一些贡献,1992年被评为全国新闻出版系统先进工作者,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晋升为正高职称(编审),成为新闻出版行业有特殊贡献的专家。   

    为了更好地读书与写作,2014年春天,我上了河北老年大学文学班,在班主任梁志亮老师和授课老师张继胜教授的热心教导下,努力学习文学知识,写作能力和审稿能力进一步提高,在报纸和杂志上发表了大量的科普文章和文学作品,并给同学们修改了3部书稿和很多稿件,先后正式出版或刊登,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我要继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好地武装自己的头脑。

    我认为,这些成绩的取得,除和领导及同志们帮助外,还与我认真读书、写书、编书是分不开的,虽然我已到耄耋之年,但是读书学习这个“法宝”不能丢掉,决心在有生之年,做到生命不息,读书不止。

    (此文获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办的“第六届读书故事”一等奖)

你可能感兴趣的:(推荐一篇好文章:读书写书编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