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恩练习手册行旅第五十一课

第五十一课:(1-5)

今天的复习包括以下的观念:

在进入复习以前,我要先讲一件轶事,这件事或许会让绝大多数的奇迹学员感到不解(至少是比较随意读书的学员)。海伦曾郑重其事要求耶稣,每一课复习的前导句都要「不一样」。接下来的几课,我们马上就会看到耶稣换了多少种不同的形式来表达这句「今天的复习包括以下的观念」,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1:1)(1)我所看到的一切,不具任何意义。

耶稣一开始就强调,我们所看到的一切不具任何意义,因为我们所见全都出自判断与攻击的妄念。

(1:2-5)其中的理由是,我看到的一切都是虚无,而虚无没有意义。我必须先认清这一点,才可能学会看见。目前我自以为是的看见,取代了慧见的地位。我必须先认清它毫无意义,甘心放下,慧见才有取而代之的可能。

显然的,耶稣是在说我们的心灵分裂了。我们原本是有能力透过圣灵慧见来看待这一切的,小我为了阻挠这一切,才会用攻击及分裂之念来覆盖本有的慈爱之念。因此,我们若不先看穿自己肉眼所见在本质上是如此的虚幻且无意义,我们便不可能找回慧见。我们之所以存心选择虚妄知见来取代慧见,目的就是为了保全小我。究竟而言,就是分裂出去的个体之我设法保护自己的个体身份,使我们认不出此生唯一的存在意义就是宽恕。

(2:1)(2)我所看到的一切,对我所具的意义,完全是我自己赋予的。

(2:2-4)只要是我目光所及之物,我都作了判断,我之所见仅限于此。这不是慧见。它只是实相的一个幻影,因为我所下的评判根本与实相不符。

这段话重述了「我们眼前的世界根本不存在」的道理,只因它出自判断之念,而连这念头本身都是虚幻的。请记住,小我思想体系中的每一念都是为了抵制「我们从未离开上主」这一救赎真相。也因此,我们所看见的一切事物,全是「我们已和生命源头及真理实相分离了」这个原始判断的残骸或阴影,仅此而已。究竟而言,整个三千大千世界都是由这个基本幻觉所衍生出来的。

(2:5-6)我愿意承认自己的判断缺乏可靠性,因为我想要真正看见。我的评判对我一向有害无益,我不愿再根据它们去看事情了。

请听,耶稣在向我们清明的理性之心喊话。他愿我们明白,我们对念头的妄用以及看待世界的方式,「对我一向有害无益」。然而,小我却打造了一套防卫机制,挡在我们的攻击之念以及它引发的痛苦之间,这巨大的间隙让因与果互不照面。于是,时空世界便应运而生了,它就是让因果互不照面的那个大间隙,如此,我们才能理直气壮地把痛苦归咎于让我们「身不由己」的外在力量(T-19.IV.四.7:4)。在小我眼中,这种投射简直妙用无穷。就在它日复一日的「潜移默化之下」,我们愈来愈相信这些苦既不是自己的错,也和我们抵制上主及圣灵的那个选择毫无关系;是这具身体、外面那些人、这个世界,才让我们深受此苦的。总之,必然是某人或某事害的,只有我是无辜的。

由此可见,这几课的宗旨是要把果带回因那里。如此,我们才可能体会出「只有自己的评判伤害得了我们」。持续操练下去,终有一天,我们会恍然大悟,幸福或痛苦,平安或冲突,此生命运的决定权,确实操之于自己的心灵能力。

(3:1)(3)我并不了解我所看到的一切。

(3:2-4)我既然对自己所见之物已经下了错误的评判,怎么还可能了解它?我所看到的只是自己错误想法的投射罢了。我不了解我之所见,因为它根本不可理喻。

这是学习谦虚的开始。我们总是认定自己才是对的:我看到的就是真的,我听到的就是真的,我对某事的看法就等于我说的那样,因为我说了算。只要能言善道,我就能轻而易举让一堆人附和我的看法。这简直是集体疯狂!法文说folie à deux——两人共有的幻觉。我们不妨把两人换成十人、百人、成千上万、百万,甚至上亿,因为全部人类都共用一个幻觉。正因如此,我们不可能真正了解任何事,也无法从任何人那儿得到真实的见地。只要我们心中仍有一丝判断、特殊感或分裂感,据之感觉而得的任何结论就必错无疑,殊不可信。

(3:5-8)我无需费心去理解它。但我却有充分的理由舍弃它,为那可能看见、可能了解以及可能去爱之物腾出空间。只要我愿意,我就能把目前所见之物换成那些东西。这一决定岂不胜过我以前所作的抉择?

想要获得慧见,首要之务,莫过于单纯的愿心,如实地操练。我们一再看到耶稣在向心灵的选择能力喊话:我们究竟要选择慧见还是判断?幸福还是哀伤?平安还是痛苦?我们若想作出不同的选择,必得深切意识到自己确实有选择的能力,而且这个能力就在自己心灵里,而非世界或任何外人。

(4:1)(4)这些念头不具任何意义。

(4:2)我所意识到的种种想法,不具任何意义,因为我存心由上主之外去想。

善哉斯言,真可说是一语道尽!最能代表上主的莫过于圣灵、耶稣或这几课的思维了。我们的想法如果和这些思维不一致(好比说,抓着怨尤不放,生起攻击之念或是形形色色的特殊需求),我们便不是真的在想,这些胡思乱想出来的结果,必然也不是真的存在。请记住,因与果是一体不分的,幻觉只可能衍生出更多的幻相。

(4:3)我称之为「我的」想法,其实并非我真正的想法。

之所以这么说,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它们不折不扣是「我的」想法。耶稣想尽办法让我们明白,当我们说「这是我的」或「这就是我」,不论是指「我的」想法、所见、身体,或由此衍生的任何东西,必然全是虚妄的。因为它们全都建立在分裂与特殊性的前提上。在无始之初,小我就对上主说过:「这是我的。我属于我,不属于你。我不再是你的一部分,而且我这样做才是对的!」这种心态必错无疑,因为上主只有一个圣子。外表看似不同的圣子,本质上毫无差别。我们对于个人财产或特殊身份的执著,不过是想要覆盖那个既「非个人」也毫「不特别」的自性而已;在自性内,我们与全部人共享同一生命,我们就是「全部」。

(4:4-5)我真正的想法是与上主一起想出来的。我之所以意识不到它,因为它已经被我的想法取代了。

耶稣反复说,我们编出自己的想法,原是为了取代自己与上主共有的想法。我们之所以如此做,只因我们一心一意想要一个「我」。为此,我们如此珍爱第一人称单数以及它的所有格——「我」和「我的」。小我不断耳提面命的,正是这个「我的」,而绝不是「我们的」。

(4:6-8)我愿意承认自己的想法不具任何意义而抛诸脑后。我决心撤换掉它,并请回原本就该取代它的真实念头。我的想法毫无意义,但我与上主共有的想法则涵盖了整个造化。

耶稣再次提醒我们,我们是有选择的。他还不断鼓励我们选择上主的圣念来取代自己的念头。这一圣念就是:祂的圣子仍是祂所创造的祂。

(5:1)(5)我绝不是为了我所认定的理由而烦恼。

(5:2)我绝不是为了我所认定的理由而烦恼,因为我不断设法为自己的想法自圆其说。

我们一旦决定活成一个个体生命,拥有第一人称单数的所有格形式,此后我们就得不断为这个存在辩护。「无辜的面容」就是这么形成的:为了证明一切不是我的错,我要尽可能把愈多的人拉到身边,来证明自己确实是个十足的受害者。这是轻而易举之事,因为偌大的世界为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投射对象。最有意思的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想尽办法证明自己的无辜,确保自己这独立个体的存在,却要别人为这罪名负责,理当受罚的是他们,自己就如此这般地脱罪了。

(5:3-7)我不断设法把它们弄假成真。我把所有的东西都视为仇敌,如此,我的发怒才会情有可原,我攻击时才能理直气壮。我从未意识到,我是如何赋予它们这类角色而妄用了眼前的种种事物。我这样做,其实是为了保护那对我有害而我再也不想要的思想体系。我已经准备好放下它了。

首次操练《练习手册》的学员通常不太留意字里行间的深意。我十分希望奇迹学员反复研读《课程》多年之后再回头用心操练《练习手册》,必会惊讶地发现耶稣说的原来是这个意思!上面这一段话即是最好的实例。

耶稣在此代我们发言,期待有一天我们自己能够说出:「我现在就要下定决心认错,我为自己的想法有误而欣慰不已,更高兴知道自己心里还有另一位导师,而且祂始终是对的。」这一决心包含了放下愤怒、判断、傲慢,以及沉迷甚深的特殊性,最后则是自己的个体性。不仅如此,我们同时还必须撤回自己擅于利用他人来巩固「投射」的积习——这种防卫机制若非把他人打入「特殊的爱」,就是「特殊的恨」。表面看来,前者把对方当成结合的对象,后者则是与之分裂的对象。然而,不论属于哪一者,小我都必须证明自己是无辜的,故不能不透过攻击与批判,让别人成为代罪羔羊,要他们为我们投射出去的罪过负责。小我窃望这个偷天换日的疯狂把戏能让自己脱逃天谴。如今,我们总算可以欣然地说:「我愿选择另一条路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肯恩练习手册行旅第五十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