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天之骄子”总上不了

近几年,“考公”“考编”似乎已是一种流行,每年的毕业大军,一半以上都会参加诸如此类的考试,即使有些已经签了工作,也会“打酱油”挣扎一下,算是了却父母和自己的心愿。“铁饭碗”的工作优势显而易见,尤其在今年新冠状病毒爆发后,稳定工作的这种诉求是人们规避风险的一种明智选择,所以这种热度一直“居高不下”。

但是看看身边的人,会发现一种奇怪的现象,学历好、学校好,人们眼中聪明有悟性的人反而不好上岸,反倒是二三本的,平常学的不怎么好的脱颖而出。

1对自我定位不同

一直以来别人眼中的好孩子,这些211.985的“天之骄子”对自我定位总是比较高的,内心是有一种“傲气”吧,因为从小的求学经历一帆风顺,没什么难度,这也直接导致备考过程中的不上心。而那些二三本的“后来者”往往更有毅力,更坚持,因为知道自己已经输在起跑线,只能奋力一搏。身边就有这种人,毕业后一两年全职备考,参加所有可能的考试,最终上岸。这样的人,后半生也算值得吧,至少现在会是亲朋眼中的“成功者”。

2锅碗瓢盆不匹配

排除以上的因素,最重要的还是这种类型的考试真的适合高学历人群吗?

这让我想起了古代那些名落孙山的文人墨客,不是没有才气,只是一种匹配度吧。苏洵屡考不中,原因多是在作诗上,他注重思想观念,对于其他形式上的有点忽略。毕竟格式、措辞等是讲究的,尤其是这种科举考试,就是“戴着镣铐跳舞”。另一个颇有才气的词人秦少游,也一直考不中啊,古代文学中抒发落第情怀的诗文不在少数。

无论是科举考试还是当下的这种国家选拔考试,都是有标准化流程的,是规规矩矩的选择“听话的人”,智力和创造力过高,对考中反是障碍,并非有利。换种话说,这些人多少都有点“恃才傲物”,进入体制内不见得是个踏实肯干听话的人吧。不过从这个层面说,对国家的大学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做到“学以致用”,避免“一毕业就失业”,这一直都是需要重新改革的地方。

每个人都是有亮点的,把自己的优势最大程度放大化你就已经成功了,因材施教是我们一直倡导的教育理念,同样把有能力的人放到最合适的位置也应该是我们的诉求,只是这样的伯乐太难找。

回到我们最初的话题“天之骄子”要想上岸,就必须把一切归零,要不就重新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天之骄子”总上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