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0故事背后的教育常识

今天在看在李政涛老师的《教育常识》一书时,看到了三则教育故事,深受启发。这些故事背后蕴藏着深刻的教育道理,体现教育常识。这些教育常识都是有关教育的最基本且简单的事实性的知识与道理,它们有些被经常提及,有些则隐藏于教育活动之中不被察觉。

一、教育需要主动性。

在《荒漠甘泉》这本书当中,考门夫人讲了一个关于天蛾破茧而出的故事。在天蛾的成长过程中有一个破茧的过程。它必须从球形囊中爬过那条极细的管,然后脱身休息片刻,进而振翅高飞。飞蛾的身体那么肥大,而那条管子那么狭窄,人人都惊讶于,它是怎样从气管中爬出来的,它必定会遭受许多艰难,付出很多代价才能达到目的。

考门夫人收藏了一个天蛾的茧。在天蛾出茧的那一天,考门夫人守在一旁,看它如何努力的挣脱奋斗,但迟迟没有多大进展,似乎没有出来的希望。考门夫人失去了耐心,在同情心的支配下,她决定帮它一个忙。拿起小剪刀把茧上的丝剪薄了一些,以为这样一来它就可以更快更顺利的钻出来。果然天蛾毫不费力地爬出来了,身体反常的臃肿,翅膀异常的短小。考门夫人带着热切的盼望注视着它,希望它能够舒展自己的翅膀,展翅高飞。

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这是天蛾,非但没有拍着翅膀奋力飞翔,反而蠕动了一会儿就死了。

根据生物学家的观察,她还是蛹的时候是没有翅膀的,脱茧的时候还要经过艰苦的挣扎,于是身体内部的一种分泌液流到翅膀中去,才能生产出强有力的翅膀来。这只天蛾的生命,就这样被考门夫人温柔和慈悲的替代毁掉了。

这也警示着我们的教育。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有些困境必须他们自己去面对。必须经过艰难的磨砺,才能促使他们从内而外的成长。我们不能替他们去思考,不能去替他们去解决面临的难题。不然,就会像那只没有经过细管的天蛾一样,长不出强有力的翅膀。他们也培养不出面对困境,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能力。

在教育中,要突显儿童的主体性,激发他们作为个体的主动存在。他们究竟该如何存在?海尔格尔说:人的存在,不是存在,而是去存在。这里有去和没有去是有很大区别的。这里的“去”意味着一种主动的趋向,是在主动的选择和行动中体现出我们存在。有了“去”,就有了生存的主动和成长的自觉。

二、教育就是唤醒。

今天看到这样一个故事。苏格拉底的父亲是一位著名的石雕石头,在苏格拉底很小的时候,有一次父亲正在雕刻一只石狮子。好奇的小苏格拉底观察了好一阵后,突然提了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的雕刻师呢?”

父亲一边指着眼前已经成形的狮子,一边回答说:“就是以这只狮子为例吧,我并不是在雕刻这只狮子,我是在唤醒他。”

“唤醒?”小苏格拉底不解的问。

“对的,狮子本来就沉睡在石头中,我只是将它从石头监牢里解救出来而已。”

雕刻和唤醒是完全两种不同的认知方式。雕刻是雕刻师面对没有灵魂的石块,以雕刻师的意愿和想法去完成雕刻的作品。与雕刻不同的是,用唤醒时,石狮是有灵魂和生命的,只是把它原有的生命状态去展现出来。

对于教育,我们是用雕刻还是用唤醒呢?我们当然更多的需要唤醒,我们应该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每一个学生都是不一样的选择。每一个学生都会有他自身的成长节奏和规律。我们通过唤醒,是激发他内在的成长因素的动力。

当然,在必要时,我们也需要一定的雕刻,在学生成长过程当中,我们要帮助他正取出一些不好的习性和认识,按照自己的个性特点健康成长。

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成长,促进人的生命成长的事业。我们教师的工作是使教师里弥漫着生长的气息。我们每天目睹着学生一天天的成长。在教育力量的影响下一点一滴的发生着变化。这种感受鲜活生命的气息和生命蓬勃力量。是其他职业所感受不到的。当然其中的艰辛也是他们难以体会的。

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曾说。教育是人们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三、教育目的的追求。

李政涛老师作为著名学者,大学教授。时常会有家长和朋友咨询,目前什么大学什么专业前景看好?衡量的标准就是“三好”就是就业好、收入好、稳定程度好。这在我们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作为父母都会为子女的前程做充足的准备。但是从另一个侧面可以看出,家长在为孩子准备考学和工作时,更多的考虑是社会上的成功标准,而不是从孩子自身条件出发,哪一个专业或工作更适合孩子的生长,更利于孩子天性健康的发展。

教育追求学生的内在成长。要按照人发展的生命节律,去培养完善健康的人。所以说生长既是教育的原点也是教育的归属。所以李正涛老师就提出教育即生长。

当人的内在生长在教育的作用下发生了,就会促进人的心智的完善。人内心成长了,就会有外在附属价值的体现。比如说会有好的行为,好的成绩,好的外在素质等,自然就会带来一些名和利。

然而在现在的教育当中,对于目的的追求往往是本末倒置。我们只有追求学生的成绩分数。用社会化世俗的成功标准去衡量孩子的发展,而忽略了学生内在成长的需要。

周国平说:一个天性得到健康发展的人难道不是既优秀又幸福的吗?就算用功利尺度——广阔的而非狭隘的——衡量,这样的人在社会上不是更有希望获得真正的成功吗?

把教育常识与教育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产生教育的张力,激发出生命的活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0-06-20故事背后的教育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