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年味儿”,是我淡淡的乡愁、浓浓的相思……


“年三十,贴对联,贴完对联就过年。”

记得小时候每到大年三十,我们姐妹们都会一起做父亲的帮手,早早起床贴对联,一边贴一边唱这句父亲自己编的顺口溜!

在我的家乡,大年三十贴了对联后就如父亲的顺口溜所述开始真正过年了!这意味着邻里要尽量和睦相处,亲朋之间也要笑脸相迎,因为过年必须图个吉利,一年伊始谁也不愿过年寻晦气。

等对联贴好,吃完早饭后父亲便会去参加社火队,有着领导才能的父亲是社火队里的骨干队员,他的主要任务是“扬钵”。在社火队里“钵”起着指挥作用,相当于现在乐团里的指挥棒,一个队子表演的是否精彩,主要看“扬钵”的人指挥是否到位。

父亲到了社火队后“钵”声起,队员们便会从家里赶到聚集场地热火朝天的开始组织队伍,紧接着锣鼓声、鞭炮声震天响起,随着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声,年便开始红红火火的过起来了。

那时候农村里没有水泥柏油路,黄土地上随便一动都会尘土飞扬,但大家盛装打扮在尘土飞扬的“蹈场”唱歌跳舞扭秧歌,好不开心自在!

社火队里舞狮是最受欢迎的!在空旷的“稻场”中间,摆放上从家里搬来的老方桌,看着“狮子”上蹿下跳,顺势摸摸狮子屁股,那得乐呵好几天。

从年三十到十五锣鼓声从来不断,各个村子的锣鼓队你来我往互相拜年,好不热闹!

到了正月十五这一天,人们会跨火堆、打火把“送瘟神”,祈求来年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家家户户用稻草堆起火堆扎起火把,等天一黑随着一声哟呵,各家门前都会点燃火堆,冲天地火光把夜晚照得通明。

这时家里所有人都要从燃起的火堆上跨过,幼童会被扛在肩头抱在怀里一起参与,而老人和孩子则会选择火势较小时再跨。老人们说:跨过了火堆便会驱逐身上的各种霉运,“瘟神”怕火也会逃得远远的,来年保管无病无灾。

家里的青壮男子点燃火把,扛着它家里跑一圈,再沿路点燃所有的火堆,用尽全力撒腿跑,据说跑得越远“瘟神”便被送得越远。

一般在点火前,妈妈会把用面做的“灯儿”在灶台前面点燃供起来,祈求“灶神”保佑来年丰衣足食,全家安康如意!

等跨完火堆送走“瘟神”,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香喷喷的饺子或者甜甜的汤圆。“十五的月亮圆又圆,十五的汤圆甜又甜……”,直到今日每次吃汤圆都会想起这首儿歌,那时候唱着儿歌吃汤圆,每一口都甜的脸蛋乐开了花!

“十五过完年就完,明儿起床下农田”,作为那个年代极少数的文化人,父亲的文学水平还是可以的,这句顺口溜依然是他的杰作。记得每年十五他都会拿出家里剩余的炮竹让我们全部燃放,然后跟我们念叨这句顺口溜,现在回想起来,我不得不承认自己喜欢文学肯定是受了父亲的遗传。

可爱的父亲早在三年前去世,今年年三十为了祭奠父亲,再次回到那个生我养我的小村庄,破落的院子里满满的都是关于他,关于年的回忆!

那时候,无论生活多么艰难,每年过年都会过得有声有色红红火火,可惜如今再也找不到那些年的“年味儿”了!

记忆中的家,记忆中的父亲,记忆中的“年味儿”如今成了那一抹淡淡的乡愁、浓浓的相思!门前大柳树还在,可是柳树下的我们早已物是人非……

你可能感兴趣的:(记忆中的“年味儿”,是我淡淡的乡愁、浓浓的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