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动手能力, 强团队意识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研学实践活动第三天,在气势宏大的晨练中拉开序幕。


今天安排的课有微型木工实践课、布纸艺术实践课、团队建设,晚上是实践课和团建分享会。接下来讲将为你作详细报道。

(一)动手实践课

1.微型木工制作

从名字上也可以想象出作品的可爱。

加工的工具有锯床、磨床、吸尘器等,都是小巧型的,放在一个小型的工作台面上。为了保证孩子们的安全,老师要求学生戴帽子、口罩,还要围围裙,俨然一个机床师傅的样子。老师对上课的安全事项做了进一步的强调,尤其强调操作完后随手关机。毕竟都是电动机器,安全方面不敢有丝毫闪失。


本节课要求孩子们做一个高11CM,长宽都为5CM的笔筒。

锯床的作用是把木板按要求锯开,磨床的作用是把不光滑的木板边缘按要求打磨光滑,做到美观实用。加工零件时,孩子们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生怕有一点失误。从量长度,到画线,再到锯出符合要求的木板,最后把边缘磨光,都是小心翼翼。


把木板锯好后,开始粘合。四块侧面木板边沿都涂上胶,先和底面粘一起,然后侧面依次粘一块。看是简单的工作,对于平时动手很少的孩子们来说,也是相当困难。不是粘的顺序错了,就是量的长度不准,或者是锯时偏差太大,总之是错误百出。

好不容易粘好了,进入了美化阶段,每个人大显身手的机会来了。有画山水的,有画各色花的,有画小动物的,有画房屋的,有写寄语的……还有什么都不会画的。


忙碌一番后,作品陆续出炉了。无论美与丑都是孩子们自己一番劳动的成果,值得好好去珍惜。

在小组同学的互帮互助中,体会合作共赢的真谛。从失败中寻找自己的错误原因,总结吸取教训。通过规范操作、严谨计算,感受到准确掌握知识的重要性。知识是行为的引路者,实践又是对知识的深化和升华。

2.团扇制作课

看到课表上安排的是团扇制作,好多男生有点不乐意,觉得这很简单且没趣,但课是必须上。通过这些非遗课,既了解了传统文化,又让他们感受到简单的事情并非一定好做,也并非一定能做好。

扇子最早起源于商代,由野鸡毛制成,称谓“障扇”,作为帝王巡视时遮阳挡风避沙之用。到西汉时团扇出现,是常用细绢做成的一种圆形有柄的圆形扇子,又称绢扇。唐代女子喜用团扇来遮面,宋代前的扇子都称团扇。

我国历史上有四大名扇:江苏檀香扇、广东火画扇、四川竹丝扇和浙江凌绢扇。各种团扇的形状各异,但都遵循了古代美学的特点:对称和轻盈。团扇的扇面题材和装饰根据个人喜好进行选择,有山水花鸟人物书法,还有亭台楼阁才子佳人等。一方小小的天地,浓缩了上千年的文化,集美学、艺术、实用价值于一体,这也许就是扇子文化长盛不衰的原因吧。


团扇是由扇骨、扇面、扇柄和扇坠四部分组成,分别起着支撑、引风、把手和装饰作用。介绍了团扇的相关知识后,老师给孩子们下发了扇骨和扇纸。要求裁剪后,将扇纸粘贴到扇骨上,然后粘贴缘边条和耳朵纸,防止扇面脱离扇骨。


这些新鲜的名字都是第一次听到,感觉又长了好多见识。贴缘边条看似一个简单的事,实属不易。缘边条是一条很细很薄的纸条,先涂上固体胶,然后将其粘贴在扇子边缘,将扇边上下两面粘住包紧,使得边缘光滑整齐。有些孩子一不小心把边缘条自己粘住了,有些粘的歪歪扭扭的,有的粘的既整齐又漂亮。最后还贴上耳朵纸,把缘边条的尾部盖住,使得整个扇面看起来牢固整齐。


接下来就是装饰扇面了。老师下发的各色卡纸,孩子们利用压花机和已有模型压制花型,有树叶、花朵、福字、蝴蝶等图案,还有一些边花和角花作辅饰。按照自己的喜好进行压制、粘贴。

一番忙碌之后,团扇逐渐成型,看看孩子们的作品,色彩缤纷,各具特色。初看这些作品,能看出孩子们的个人色彩爱好。再仔细看,能发现很多其他方面的东西。如:有些孩子的整体布局感较强,在贴画之前,就设想好了什么颜色的纸压成什么形状的图,某朵花或某个字贴什么位置,完工后,自然是一幅优秀作品。有些孩子美感有点不足,红色扇面上又贴了颜色很艳的花,感觉色彩太浓烈;有些孩子在白色的扇面上贴着淡粉色的花,整体感觉太寡淡,缺少对生活的热爱。有些孩子色彩搭配的也不错,就是扇面给人的感觉太乱,花、叶、字等乱放,缺乏规划。




虽然有很多很多的不足,但这些是孩子们内心世界的体现。听听老师对优秀作品成功之处的点评,看看自己的不足,在以后的生活中努力去提升这方面的能力,相信一定会创造出五彩斑斓的美好生活。


(二)团队建设

团队建设,简称团建。

团建的目的是为了增进队友们的交流,增强大家的团队意识。五天活动中专门安排了近三个半小时来搞团建,可见这项活动的重要性。

一支《感恩的心》,配着手语操之后,负责人讲解了这项活动的意义和内容,主要是做游戏,并且连队之间要进行比赛。

第一个游戏叫《牵手解锁》,游戏规则是由十人组成一小组,先举起自己的右手,握住对面那个人的右手;再举起你的左手,随意握住另外一个人的手(不能拉旁边人的手),在不松开的情况下,想办法把这张乱网解开。简单的示范之后,教官把孩子们分成几个小组,游戏正式开始。


瞬间,整个多功能厅像炸了锅,叫喊声震耳欲聋。孩子们想方设法去解锁,怎奈锁的太复杂,你出我进,我出他进,还是解不开,争吵声接连不断。这个时候已不在乎是拉的男生的手还是女生的手,大家挤在一起,只为早点破解这个难题。一次次的失败,并没有放弃,继续拉继续解,终于李晨睿带领的女生组顺利解锁,并给大家进行了两次示范,次次都能迅速完成,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她们代表咱们七连参加了连与连之间比赛,虽然最后成绩不是太理想。


所有的孩子都打开了心扉,勇敢地牵起了别人的手,打破了男女生之间的界限,所有的人融合在一起,只有一个名字叫我们,要为我们的荣誉而战,要为我们增光添彩。

这个游戏告诉每一个人,面对一个错综复杂的问题,在不松开的情况下,如何想办法把这张乱网迅速解开?这是一个智力问题,更是一个人心问题,人心齐泰山移。如同游戏中播放着的音乐——《众人划桨开大船》,凝心聚气,团结协作,万事皆可成。

第二个游戏叫《轨道传球》。游戏规则是:每个人手中有一段内侧光滑的轨道,长约40CM,截面呈半圆形。在第一个同学的轨道里放一个小乒乓球,接下来所有人需要用自己手上的轨道将乒乓球在不掉落的情况下,依次传递运输到终点的纸杯里。中途不能掉到地上,否则返回去重来。


游戏过程中,舞台上播放着节奏明快的音乐,更激发了孩子们积极参与的兴趣。真是你追我赶,唯恐小球因为自己的原因滑落。传送的距离远,学生多,难免拥挤。


刚开始没有经验,传一会小球就落地了。失败了再重来,一次一次,慢慢地传得越来越远了。


一组孩子们过来了,小球快接近终点了,一个孩子过去接了一下,滋溜,小球在超出纸杯之外的区域落地。啊,一阵惋惜声,随后大家赶紧向起点跑去。

又一组传过来了,一群人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小心翼翼地将球运到终点附近,轨道慢慢地落下再落下,在接近纸杯时,小球安全地落了进去,一片欢呼声响起。我上前赶紧制止,让他们再看了看,原来慌乱之中,小球被送到了别的班的纸盒中(人多,传送距离远,杯子之间距离近)。有人已经意识到犯的错误了,有的还在那里欢呼。真是让人哭笑不得,空欢喜一场。不过没事,大家笑完后,又积极投入到了传球活动中。


起初,大家只知道球掉了就返回去再来,一次一次地失败。多次失败后会总结经验了,球的速度得慢点,大家的轨道坡度得缓一些,小球运到离纸盒三分之一处时轨道一定要低,最后小球速度几乎为零,然后缓缓落下,落入盒内。

看来这个活动的收获真不小呀。在活动中不停地试错,一次次总结教训,一次次验证猜想,在思考中改进自己的方法,优化自己的方案,达到最佳状态。

一些平时学习成绩不太理想、缺乏自信的同学,今天的参与度也很高,大胆指出并纠正别人的错误,提出自己的想法,把自己真正当成了这个活动的主人。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唯恐落后、对集体尽心尽责的样子,已经很久没有被看到了。

(三)收获分享会

晚上,基地安排了分享交流会。有营员的、教官的、实践课老师的,大家纷纷上台说出自己在这几天活动中的收获。


离开了父母的精心呵护,能够一个人独自处理生活中的事情;行为举止方面不恰当的地方逐渐得到了矫正;懂得了生活的不易,学会了感恩……孩子们收获到了比成绩更重要的东西。

三天来孩子们身上发生的变化,教官们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你们的改变是他们最大的心愿,今天你所受的苦会变成未来某一天的甜。

动手实践,大胆想象;奇思妙想,疑问不断;用心设计精品佳作……孩子们的表现得到了实践课老师的大力肯定。希望孩子们今后能够继续大胆创新,勇于探索未知的世界。

又一天精彩的生活结束了,收获又是满满的。我们将信心百倍地迎接更加精彩的明天。

你可能感兴趣的:(提动手能力, 强团队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