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技术革命时代的创业

图片发自App


做创业服务工作也已经快两年半了,在跟数以千计的创业者交流之后,从一无所知到有一点思考,最近也希望能把这些思考整理出来,希望给后来的创业者一些帮助。

前几天一个朋友问我,接触了那么多创业者和项目,有没有让我感觉非常有前景的?

回答这个问题其实不容易,首先我们不能否认任何一位创业者,他们放弃稳定的工作,熟悉的事业,选择在一个全新的领域以如此艰难的方式进行挑战,这种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就是值得肯定的,不能单纯以前景来看这件事,毕竟每一次经历给人带来的都是人生有益的体验。

那么我们仅仅是来讨论,在这个时代的创业究竟会遇到哪些挑战?

关于这个时代,我们把它定义为“后技术革命时代”。

远的不说,到目前为止,我们通常认为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技术革命:第一次是以蒸汽机的发明为代表,让我们进入了工业时代;第二次是以发电机的发明为代表,让我们进入了电气时代;第三次是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让我们进入了信息时代。第四次技术革命是什么样的,什么时候到来,不得而知,

但我们现在就真实地处在这样一个时期,技术革命带来的巨大红利消耗了不少,科技创新在不同方向上的突破速度减慢,这个时代下,大家更加关注一些新的技术、模式如何实现应用场景落地,然后在落地应用的过程中,进行局部的创新。

所以这个时代下的创业,主要还是在做寻找场景并应用的事,有没有创新呢,自然是有,接下来我们就会讲到。

这两天在读苏力教授的《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主要是阐述建立现代法治国家的过程中如何考虑与本土资源的融合,并且探索一条充分利用本土资源的法治道路。看后发现,其实苏力教授描绘的这幅图景,与这个后技术革命时代的创业环境极为相似,所以其研究也能有所借鉴。

如苏力教授所说,我们不能期望一条由先人指定的法治之路,同理,我们亦不能期望一条拟定好的创业之路,但也希望就自己的思考,结合所见所闻,为这条道路的探索者提一些建议。

创业者在开始创业前要对新技术、新模式有充分认识。

这两年总会有一些创业者跟我说,我想做一个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创业,我想做一个基于共享经济模式的创业,这些都不错。然后我就请这个创业者给我扫扫盲,给我讲讲人工智能技术,共享经济模式,结果听得我云里雾里,讲来讲去都在面上打转,说人工智能就谈alpha Go,共享经济就拿摩拜打比方,其实对技术、模式还并没有更深入的认识,自然也谈不上怎么实现应用,毕竟不是所有的行业的所有环节都需要人工智能,需要共享经济。

我们有一个入孵企业,叫卡果先生,是专门做智慧物流的,两位创始人都是物流行业出身,其中一位创始人跟我说,为了弄清楚技术工具怎么应用在物流行业,他特意花了一年时间去学习IT技术。诚然,一年的时间并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程序员,但是至少对现有的技术如何实现会有清晰的概念,否则你让一个物流行业的人跟一个程序员沟通,基本上是鸡同鸭讲。这一点上,我是非常认同的。

在对新技术、新模式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后,创业者要深入了解创业的本土资源。

何为本土资源?技术和模式最终也是要落实到一个行业、一片市场中,这个行业、市场并不是横空出世的,都是旧有行业的升级,旧有的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习惯、规则,这些旧习惯、旧规则里可能有一些东西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但并不是全盘否定。首先就要去了解。如苏力教授所说,我们若以变法的方式来建立现代法治,则你和旧制度的差异越大,需要的强制力也越大,而这个强制力放在商业上讲,就是你需要投入的资金越多。所以,在确定要落地一个行业以前,一定要深入了解这个行业的本土资源,这些本土资源和现在的生产方式、生产力水平是挂钩的。

还要说说卡果先生,因为这家企业特别典型,他们从物流行业出身,对物流行业本身的习惯相对清楚。我看他们研究这习惯还比较深入,从物流行业的人入手,每个岗位,每家公司都习惯用什么方式工作,比方说货运代理目前习惯用QQ群的方式,用电话的方式,用吃饭的方式沟通,而这些旧习惯改变的成本比较高,所以这个是不是跟互联网技术,跟人工智能技术有冲突,是不是可以兼而有之?

既对新技术、新模式有了清晰认识,同时也深入了解了本土资源,接下来就是要培养自己的时空观。

为什么呢?在本土资源和新技术、新模式的结合过程中,会出现几种情况。

第一种,新的技术模式和本土的旧习惯、旧制度是吻合的,这个就最好,直接新瓶装旧酒。

第二种,新技术、新模式和旧习惯、旧制度不一样,但这些差异在新技术、模式实现的过程中并不起决定作用,那么就先沿用旧习惯,再逐渐调整。

第三种,新技术、新模式和旧习惯不一样,而且这些差异会直接影响新技术、模式的实现,难以妥协,怎么办?这个时候就要从时空的角度去看,旧习惯是怎么形成的,新技术、模式是怎么形成的,在当下此刻上大家不统一,我们就到时空中找答案,是不是在另一个环境下可行?加入一些新的条件是不是可行?可否对产品进行拆分?通常这就是创新产生的界面,只有矛盾才能产生创新。

一个好的创业项目,通常这三种情况都会包括。带着这个问题,我也问了前面提到的卡果先生,他们就遇到了不同的情况,所以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他们为此在产品中设计了不同的模块,用来解决不同的问题。其中有的沿用原有的习惯,有的在原有的习惯上加入了新的技术,还有的在原有的习惯和新的技术中找到了新的模式。这也是他们在创业过程中探索的经验,与原来最初的设想已经有了巨大的改变和突破。

通常来说,我们对新的东西有认识,对旧的习惯有了解,同时又具备时空观,就可以开始创业了。所以,对于还没有开始创业的你,可以先在一个你想开始创业或者你正处的行业里深耕,去了解这个行业的本土资源,然后同时保持对新技术、新模式的好奇和研究,在这个过程中,多培养自己的历史观、空间观,相信在这个后技术革命时代里,你会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创业路。

谪仙的第一首《行路难》是这么写的: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致敬每一位在后技术革命时代的创业者。

你可能感兴趣的:(后技术革命时代的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