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大家都说大紧老师是男神,其实我一直没get。只是一直觉得大紧老师学识渊博,妙语连珠,现在这样的人也都挺多的。而且,“老师”在我的概念里不是被随便前缀在某个名字前的名词。
从前,我概念里的高晓松是音乐人、制作人、《晓说》《晓松奇谈》主持人、《奇葩说》里的老怪物,阿里音乐的董事长。第二季奇葩大会最后一期之后,大紧老师以他的个人魅力成为了我的男神(咳咳,是真的)
具体原因是因为最后一期时每位导师要像选手一样表达自己,我成功对矮大紧男神转粉了!
矮大紧老师穿着Mark赵又廷的衣服主要分享了2个点:
“我心里有一口井”和“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窃以为他讲得太好了,字字珠玑,连分享时的叹声词也很适合,搞得我没法总结,所以截了整个字幕。且听慢慢道来: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口井
我的心里有一口井,十米深的井。各位来分享的奇葩就像是各种各样的石头,投在我这口井里来。
我坐在台下,有的就啪,溅了个小水花;有的就咚(二声),掉下去了;有的就沉到我心里很深的地方。一个48岁的人,不太容易在这口井的八米深处还能有涟漪。所以我就讲讲我对各位的讲到什么地方我心里有很深的那种涟漪泛起来,大概有三个层面:
level 1 表达
表达通常会在水面上蹭起一点反光。因为你表达的是这个东西,在我这有一个倒影,大概也就是这个样子(不痛不痒)
level 2 忘我
忘我是一个超越了表达的东西。而且我能深刻的感觉到,各位忘我的,通常都是在各位自己的心里很深的那个,花了很多年,浸淫在里面的那个东西。有时候可能各位不擅长说话,但是一到你拿起一个篮球,你拿起话筒唱歌,你真的开始表演自己的喜剧的时候,你真的说到自己这么多年为之奋斗,为之热爱,为之忘我的那个东西的时候,就感动了我。
但是忘我到了我心里大概4米深处,还是不能让我在最深处激起我自己。因为水越深的地方越凉,越冷,那个心里最冷的那个地方被什么东西激起来呢?
level 3 看见自己
看见自己是一个非常难的事情,尤其是忘我的时候就更看不见自己了,当你表演的身后,你唱歌的时候。但是是一个很高的境界,就是穿过了这一片忘我的火焰,穿过了这一片忘我的深海,突然到了一块地方,穿过去了。突然看见了自己。
看见自己,突然穿过滚滚红尘,突然穿过事业、爱情、家庭、热爱,等等等等为之奋斗的一切。突然间,看见一个人,很孤单的,在那块地方走着。然后仔细一看,这哥们是我自己。
在这个阶段的时候,是能激起人内心深处特别深的地方,最冷的地方都有涟漪。这个境界,你可能一生看到过不超过十部电影能到那个地步,那个是非常非常动人的。但是那个动人呢,是双面刀。
其实每一个阶段都是双面刀。忘我已经很好了,你打拳的时候忘我,但是你忘我的时候就露出破绽,就被人踢了一脚。但是你看见自己的时候,不是露出破绽被别人伤害了,而是被自己伤害了。
因为当你穿过所有东西看见的时候,你看见的是一个很孤单的自己,看见的是寒冷和孤独,周围谁也帮不了你了。
所以,各位要想好,你一生只做一个平庸的表达者,还是做一个露出破绽的忘我者,还是最终做到穿过所有这些东西,到了那个地方的孤独的那个人。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奇葩大会》第二期从观众的角度,几乎没有淘汰一个行了万里路的人,淘汰的都是读了万卷书的人。分享一个很客观地尺子,叫“能量密度”。什么样的人能量密度比较大,能感染到在座的人。能量密度更大的人能感染到亿万的人。能量密度从哪里来?
过去人们总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仿佛要先读完万卷书,再行万里路。今天拿能量密度的尺子一量,古人说这话是因为在古代读万卷书的能量密度是很大的,因为那时候书很少,就那么多书;
但是行万里路的能量密度是很低的,因为速度太慢呐,也没柏油路,也没充气轮胎,最高时速十华里,以这个速度去行万里路能量密度太低了,出去溜达了一年,还没到杭州呢。而书正好都是好书,就那么多书,但那些都是人类的精华。
今天我觉得是倒过来的。今天我们的速度,我们的旅行的成本,导致旅行,或者不叫旅行,你说有钱的人才叫旅行,今天来分享的人,几乎我没有看到有钱去行万里路的。今天分享的衬衫扣子都系歪了的北大考古学博士,要不是为了600美元都不会去坐牢。
通过奇葩的分享完全说明了不是钱的问题。而今天的书是什么概念,前年中国出版了四十多万种书,其中新书二十多万种,其中十万字以上的长篇小说就有一万多种。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你是要花很多种时间读一万本泡沫,还是真实的走到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没有形成泡沫,这世界还是那么大,你看到你古希腊的东西还在,他们为什么吃那样的东西,他们为什么穿那样的东西,是你看书永远也不能明白的。
所以今天应该倒过来,应该要先行万里路,然后才获得了评判那些一年二十万本书的能力,然后再从那里头挑点书看。
除此以外我还想说的,我本以为我已经full blown了,但是听各位分享之后我才发现,原来我心里有那么多窟窿,那么多地方是空的。
感谢各位,帮我填满了那些地方,谢谢。
“读书人”高晓松
突然听完了这些,还感觉空落落的。无声落幕之处意犹未尽。真的迷上了他分享时的姿态:框架结构清晰,内容饱满,该认真认真,该玩笑玩笑,举例也是非常戳心了。尤其在讲“看见自我”那里时,虽然我还没到那个境界,但是光是想像也充满了勇敢和孤独。
有选手问高晓松最想让别人在自己名字前面加的前缀是什么,他摇着扇子悠悠地说:“读书人”。
窃以为高晓松当得起,“读书人高晓松”。
在古代,读书人是社会治理的核心力量。十年寒窗,熟读经典,通过科举考试的层层选拔,入仕为官。“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他们以读书人为起点,步入政坛,再把自己的角色转变到政客、将军等角色。他们自幼研读的经典成为他们为人处世的准则,也成为他们思考国计民生的重要参考。
那时候,很多读书人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毕生的志向。不论是居庙堂之上,还是处江湖之远,读书人唯一不变的品质都是忧国忧民。仿佛这已经成了读书人的职业病。
更可贵的,这些读书人就算被他心心念念的朝廷和帝王抛弃也不改初衷。为了改革,有人即使流放在外至死也期望见到帝王直接谏言。当他们为了社会的发展殚精竭虑白发苍苍致仕回乡后,仍然捧着幼时读的经典,回到读书人的本色,成为乡闾间的老夫子,用经典和自己毕生的经历教导幼生。
这才是一个读书人该做的,时刻心系社会。
放在今天,社会发展的齿轮飞速转动,各种社会问题频出。要想被称为“读书人”,可不是每天做着知识付费的生意,做知识的搬运工。
读书人应该能在读万卷书的厚积之后,比普通人更加警醒。他们经过深刻的思考之后发现社会存在的问题,撕开社会发展中的黑箱,让它赤裸裸地大白于天下,警醒每个人去反思,关注这个我们存在着的社会,关注我们自身。
矮大紧在最后一期关于读书与行路的分享,在我看来当得起。
如果真的能给迷茫的人任何一点方向,在我的眼里当得起老师的前缀。老师这个身份至少是负责任的,不是煲鸡汤煮青蛙的。
本文矮大紧老师分享内容来自《奇葩大会》第二季最后一期,想看3个老奇葩和一个男神分享的请移步爱奇艺APP搜索:奇葩大会第二期(截图截到朦胧美)
如果你喜欢,欢迎点赞转发,我接着乱七八糟瞎想。
想看更多,搜索公众号"奇思妙想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