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猫。

若谈到浅薄的人生中读到过的,最有韵味的诗词,除了古诗源中的那句“是耶非耶”外,大抵是少年游中的那几句。
“马滑露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天色渐晚,前路路雾弥漫,马也不太好骑,要么今晚就别走了。
参照着上文中的“帷幄初温,兽烟不断”句,隐隐约约总归让人想起来窗外下雨时候手边的浓茶,总让人想起来暴雪天里的羊羹,
又或是仲夏时节猫枕在膝上的那一份安宁感。

值得纪念的事情还是蛮多的。初二时缓缓吹过的夏天晌午的风,高二时环抱着膝盖鸭子坐在身边的小朋友,以及大二时并州旧事,终归会在恍恍惚惚迷迷憧憧中幡然跃然脑上。几分醉气后对已经脑部滤镜几遍的往事的思忆,大抵成了重复无趣的日常生活的一份必要的消遣。

小时候西门口旁边的VCD租赁店给了我第一次看《大话西游》的机会。
甚至还记得那个VCD上写的名字叫做《仙履奇缘》。
两个人站在城门楼上,对着悻悻远去的猴子的那句,“他好像条狗啊”,那会儿并不太理解是什么意思。只是记得那会儿刚学了语文老师告诉我的一个新词,“意象”。这个画面好像表达了某种“意象”。

人生只是轰轰烈烈载歌载舞或是平平淡淡波澜不惊地一场走向身不由己的大戏。
及长时,看了很多不同版本的“过度解读”,总觉得差点意思。因为那些“过度解读”中,每每总总会把自己代入在“至尊宝”的地位上。我是自比成那个只有一个动凡心镜头,就要变成狗肉火锅的“哮天犬”的。
两者的区别是,至尊宝似乎曾经好像拥有过选择。

不如休去。已大抵记不清上一次听类似的话是什么时候了。
好像是高中疲倦的时候,老爹的一句,要么今天就别去上课了。
那会儿好像只有“准备高考”这样一条狗在追着我咬。
主要原因可能是,其他的问题们还在摩拳擦掌吧。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可与人言十无一二”
“烦恼障品类众多,我执为根,生诸烦恼,若不执我,无烦恼故。“
人生终归多烦恼,上学时惶惶然找到的解决方案,包括一些精神分析、包括人的需求理论,甚至也包含一些玄而又玄的教义,一些莫名其妙的解释。尝试去分析自己的烦恼到底来源于自己的哪部分需求的不得满足,去分析某天晚上的梦又映射着怎么样深层次的需求。
这类方法的基准线,大都建立在某心理学人闲聊时告诉我的,"其实对于某些情绪,找到产生这些情绪的原因,可能情绪就已经消除了”的说法。时至今日的经验是,当自己自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这样的办法是着实有用的。通过找到了问题产生的原因,自大,优越以及其他并不能称得上是什么优秀品质的情绪,暂时淹没了实际问题带来的痛感。
但烦恼可能永不停息。

猫或者像猫的人是治疗烦恼的不二秘方。
某些生物,比起猫来说,除去会讲几句人的语言,其体态神情性格,大抵与猫是相似的。当然,与猫的结识来往,各项行为其实可能也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猫不会问你是否完成了OKR,猫也不会提醒你明天又有什么无趣的会议。
她是真的不会问你那些“有意义”的东西的。
其静其动,其喜其怒,可能只是为了喵喵地告诉你今天又吃了几条鱼,或者今天又和哪一只别人家的猫打了起来。
她告诉你身边的事情,也希望能听到你身边的事情。
信任,或者说某种依赖,就通过这种“无意义”的对话传达。

猫的乖巧,是和其他事物的乖巧不太一样的。
在你不方便理她的时候,她总要喵喵地出现在你面前。在你想要找她的时候,她又飘忽不见。当你愠怒,她会摇耳乞怜。当你想要摸她,她又反过来啃你的手。
情绪,就在这样一进一退中起起伏伏。

我之前可能是不喜欢的猫的,直到某一天,让我已经喜欢了上了摸她毛发的猫,突然不见了。焦虑及自我怀疑蔓延上头脑的时候,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我是不能没有这只猫的。

猫成了烦恼的一个出口,当然也成了另一个烦恼。

你可能感兴趣的:(是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