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首柳絮诗,无风絮自飞。最后一首哲理诗,富有禅意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又是一年柳絮飞。柳絮轻盈、洁白、细小,似乎若有若无,却又无处不在。有人说它自有傲骨,如王国安笔下“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不肯飞入富贵豪门,只随春风自由自在飞翔;有人说它命薄,就像林黛玉“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随风飘流,不知会被命运抛向何处。有人说它“濛濛乱扑行人面”,惹人烦心。

世上每一件事物都是珍宝,只要你投入了深情,即使是最平凡寻常的事物,也会因我们的深情滋养而变得珍贵。就如这柳絮,在诗人眼中,它被赋予了各种哲思与深情。八首柳絮诗,每一首都有特色,让人深思。

①杨花漫漫惹人思。

隋·佚名《送别诗》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杨花,据《辞源》解释为“柳絮”。庾信《春赋》:“新年鸟声千种啭,二月杨花满路飞”。诗中杨柳意象不是指杨树和柳树两种树,而是特指柳树,一般是指垂柳。

这首诗描写了暮春时节杨柳青葱、杨花漫漫的情景。此时春光明媚,满目青翠,杨柳依依,作者却是心烦意乱,抱怨“杨花”搅得满天飞舞,乱七八糟。一个“搅”字,写出杨花烦乱的样子,给人以“剪不断,理还乱”之感。

折柳送别是古人的一个习俗,而柳更代表着依依惜别之情,思念之情。那低垂的柳丝,带着无限的惜别之意;那飘浮的杨花则是离愁别绪的真实写照。

柳絮轻盈细小,随风飘浮,如烟如雾,它是古代迁客骚人、漂泊游子、闺中女子等寄托感情和哀思的信物。它生于暮春时节,此时百花凋残,虽有满眼春光,却抵不了诗人们对韶华易逝、人生易老的感慨,因此杨花飞舞为人平添了不少愁绪。

②虽无才思也是春

唐·韩愈《晚春二首·其一》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无才思”是说杨花、榆荚姿色平平,没有艳丽的色彩,更没有迷人的芳香。它们不畏“班门弄斧”的讥讽,避短用长,为“晚春”添色。就是这么不起眼的自然界的一员尚且懂得珍惜时光,更何况人呢?作者赞赏柳絮、榆荚的勇气,其实是说:一个人“无才思”并不可怕,要紧的是珍惜自己,尽最大的努力绽放最美的自己。

尼采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每一朵花都值得拥有春天,每一棵草木都值得尊重与赞美。榆荚杨花虽缺乏草木的“才思”,但不因此藏拙,而为晚春增添一景,虽然不美,但尽了努力,这种精神是值得赞扬了。

③身如柳絮忍淹留

唐·薛涛《柳絮》

二月杨花轻复微,春风摇荡惹人衣。

他家本是无情物,一任南飞又北飞。

二月的杨花虽然轻盈而微小,但是它也曾有过美好的时光,春风吹拂,杨花在天空中飘飘荡荡,婀娜多姿,惹人怜爱。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命运总是这样残忍与无情,一意让它南飞北飞,飘忽无定。

柳絮依附于东风,命运被东风安排。即使被风吹入泥塘,再也不能飞起,它们也对此无能为力。所以它们往昔在天上飞舞的无限生机、美好与风光都不必再提了。

林黛玉感叹“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自己就如柳絮一般命薄,不知飘泊。而薛涛作为一代才女,命运更是可悲可叹。这首诗也是她飘忽不定命运的写照。

“生命就要完结了,可我好像还没有生活过。”人生的旅程白驹过隙,回首之时,才惊觉唏嘘。

④一片童心看柳花。

宋·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梅子的酸甜香气萦绕唇齿间,芭蕉叶绿得浓郁,似乎侵染至纱窗上。漫长的午睡醒来后,无所思,也无所做,便在窗边看着孩童追蝶玩。

诗人不是一觉睡到自然醒的,而是被窗外嬉闹的孩子们吵醒的。但他并没有气恼,只是安静地坐在院子里消遣时光。夏天日长,如果没事可做,难免生出无聊情绪。可诗人自己会找乐子,他在饶有兴趣地“看儿童捉柳花”呢?。

诗人一定童心复萌,神游到那段无忧无虑的童年时代去了。

所以啊,现在正被漫天纷飞的柳絮、杨絮困扰的北方人,不妨静下心来以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既然摆脱不了,何不把它变成一道风景?

⑤杨花愁杀离别人。

唐·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扬子江头依依袅袅的柳丝,牵曳着彼此依依惜别的深情,漫天飞舞的杨花,惹动着双方缭乱不宁的离绪。驿亭宴别,酒酣情浓,席间吹奏起了凄清怨慕的笛曲。两位朋友在沉沉暮霭中互道珍重,各奔前程。

诗人的好友要去的是潇湘一带,而诗人自己则要去陕西一代,二者同为行人,同为送别之人,此地一别相见之期非常渺茫,那青青的杨柳,那漫天飞舞的杨花无一不是离愁的象征,实在是“愁杀人”。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斛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我们的人生中,总在不断告别、送别。知音难得,送走了旧友,会令人感伤,但命运还会带给我们新的友人,使我们得以慰藉。

⑥倚得东风势便狂。

宋·陈与义《柳絮 》

柳送腰支日几回,更教飞絮舞楼台。

颠狂忽作高千丈,风力微时稳下来。

柳枝借着东风狂摇乱摆,柳絮更是有恃无恐,轻狂乱舞,急于表现。一阵大风吹来直上千丈高,盛极一时,似乎高不可攀。只可惜,风势一转,转眼跌落下来。

它只知道在春风得意之时,将柳絮遮蔽天日,自以为气势盛极,不可一世。真是既猖狂又无知。

面对柳絮轻飏直上,薛宝钗发出“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豪言壮语,这是她的追求与志向。

面对“得志便猖狂”的势利之人,这首诗告诫人们,切莫一时得势,目空一切,一切事物都在不断运动变化,若一时凭借风力,扶摇直上,最后难有好下场。

⑦柳絮飞来不见人。

唐·刘禹锡《杨柳枝》

炀帝行宫汴水滨,数株残柳不胜春。

晚来风起花如雪,飞入宫墙不见人。

汴水一侧曾是隋炀帝的行宫,残垣断壁中仅剩几株孤零零的垂柳,暮春中显出一丝凄凉。晚风中柳絮像雪花飞舞,飞进宫墙里去却不见人迹。

宋代谢枋得《注解选唐诗》:炀帝荒淫不君,国亡身丧,行宫外残柳数株,枝条柔弱,如不胜春风之摇荡,柳花如雪飞宫墙,似若羞见时人者。隋之臣子仕唐,曾不曰国亡主灭分任其咎,扬扬然无羞恶心,观观杨花亦可愧矣。

诗人把柳絮拟人化,不但赋予柳絮以生命,同时见证了朝代的兴衰。以杨柳见证隋之兴亡,言世事无常之意;同时借隋炀帝荒淫亡国的教训,向唐朝统治者敲响警钟。

诗人熊培云在《无常》中写道:今天是昨天的无常/明天是今天的无常/花谢是花枝的无常/花开是花蕾的无常

人生没有来日方长的假设,活在当下,即全部。

⑧絮飞不因为风吹。

宋·(释)守璋《晚  春》

草深烟景重,林茂夕阳微。

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

这是一首禅理诗。

不下雨,花还是会落;没有风,絮还是会飞。难道没了风雨,花和絮就不再是它本身了吗?当然不是。“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天性如此,不独草木,人事古今皆如此。既如此,不如顺其自然,消除我执。

花朵不是为了我们的欣赏和赞美而绽放,果实不是为了让我们品尝才坠下枝头。阳光到来与否不受人的支配,雨水降落也并非出于人的渴求。

如果万物都有自己运行的规律和轨迹,如果许许多多我们所喜爱的只是恰好被发现,被享用,我们的确应该学会感恩,对那些事物说声“谢谢”。

大自然所给予我们的东西是无可替代的,就像那些我们所经历的事和人都不会轻易消失,它们都在暗自描绘生命的底色,像油画上一层层叠涂的色彩,那些丰富与层次,才使画得以完成。

柳絮是四月的雪花,带着冬天未完成的遗憾与梦,降落在春天的新生里。

朋友,还有哪些柳絮诗,一起在评论里分享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八首柳絮诗,无风絮自飞。最后一首哲理诗,富有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