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走霉运时,改变习惯是改变命运的制胜法宝

培根说:“人们的行动,多半取决于习惯。一切天性和诺言,都不如习惯有力,即使是人们赌咒、发誓、打包票,都没有多大用。”

走霉运的人往往有许多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得过且过,不爱学习;惰性思维,不愿动脑筋;遇事喜欢推诿,不负责任;做事缺乏恒心,半途而废;性格优柔寡断,办事拖拉;东西乱丢乱放,不爱整洁;有不良嗜好或者生活没有规律等等,不一而足。

习惯是在日积月累、循环往复中逐步形成的惯性思想和行为,一旦养成,往往难以改变。

好习惯形成好性格,它会给你带来鲜花和掌声,让你迈进成功的殿堂;坏习惯养成坏秉性,它会给你造成贫穷和苦难,甚至把你带入不幸的深渊。

习惯尽管难以改变,但并非一成不变,它时时刻刻掌握在你自己的手里,并完全听命于你,由你支配和掌控。

大翻译家傅雷曾在家书里写道“修改小习惯,就等于修改自己的意识与性情”。人们常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而“习惯养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一个人想要尽快摆脱厄运的纠缠,必须坚定信念,摒弃恶习,积极思考,修正行为,点滴做起,始终如一,让好习惯成为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完全可以主宰我们美好的人生。

一、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俗话说“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刀越磨越锋利,脑越用越灵活就是这个道理。毫无疑问,终身学习可以使人的思维敏捷,信心增强,提高有效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扩大选择就业机会,提升人生幸福指数。

知识就是力量,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人生,它们让许多人重新规划和改写了自己的人生路线和命运轨迹。

海伦·凯勒是著名的美国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在出生后第十九个月因患严重疾病而丧失了听力和视力,一直生活在无声无光的世界里,但她没有屈服于命运的安排,身残志坚,坚持终身学习,毕生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机构,曾荣获“总统自由勋章”,还被评为“二十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之一。

古今中外,大凡智者和成功者无不是终身学习的典范,他们之所以能成为圣人、伟人,最重要因素之一在于勤学习、肯学习、擅学习,从历史过往中不断吸取经验教训,继承和弘扬优秀的历史文化,在现实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才能走在历史的最前沿,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一步一步走向胜利和成功。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前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杨澜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是学习让我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因为学习能使人开阔眼界,开阔心胸;增长见识,增长才干;提升思维,提升格局;还能提高生活品味和生活质量,可谓益处多多。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时常会遇到一些困境、难题、障碍、疑惑等,都可以通过学习知识,借鉴书本,生成智慧,来找到解决和处理这些问题的钥匙、方法、途径和对策。

当我们提高了自己的认知,懂的多了,会的多了,想的多了,接受、理解和掌握的多了,活得充实而自信,理性而洒脱,就会逐渐减少或减轻对未来莫测的恐惧、对现实不安的焦虑和对过往遗憾的纠结。

学习可以调整我们的生活和身心,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愉悦,不断增强自身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二、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形成习惯。许多中外名人有不少关于思考的锦句名言,如“活着就意味着思考”(西塞罗),“我思故我在”(笛卡尔),“学而不思则罔”(孔子),“要审慎地思考,但要果断地行动”(科尔顿)等,足见思考对于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性。

古希腊的佛里几亚国王葛第士曾经用绳子打了一串结,并预言能打开这个结的人,就能征服亚洲。300多年过去了,竟没有一个人能够打开绳结。亚历山大率军入侵小亚细亚后,他来到葛第士绳结前,稍加思索,便拔剑砍断了绳结。后来他果然一举占领了波斯帝国。

其实,不愿动脑筋的坏习惯制约和限制了我们解决问题、摆脱困境的思维方式,人们不愿意劳神费力去思考那些令人头疼的问题;相反那些所谓运气好、生活如意、工作顺心的成功人士,都有勤于思考的习惯,它们养成了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让问题成为人生道路上的绊脚石和拦路虎的良好习惯。

华人首富李嘉诚曾是一家小企业的推销员。有一次,他在推销一种塑料洒水器时,整个上午,他一连走了好多家都无人问津。当他来到又一栋办公楼后,看到过道上布满灰尘,他突然灵机一动,直接到洗手间往洒水器里灌满了水,并洒在楼道里,脏兮兮的楼道一下子变得干净起来。这一举动,立即引起了办公楼主管对他推销产品的兴趣和关注,使他一下午就卖掉了几十台洒水器。

人生路上,我们有时不免会遇到解不开的心结,抛不开的烦恼,放不下的情缘,完不成的任务,迈不过的坎儿等等所谓克服不了的困难和难以解决的问题。

首先我们要克服畏惧心理和畏难情绪,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绝不能被困难吓倒;始终相信“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把心目中的“不可能”换成“我能行”,把“担心害怕”,换成“不在话下”。

思考具有神奇的力量,它像一只无影的手指引着我们的行动。当我们遭遇不幸,身处困境,生活不顺时,不妨找个无人的地方,独自静下心来,清醒冷静一下,多问几个“为什么”会这样,多想几个“怎么办”来应对,多找几个“如何做”去行动,只有独立思考,扪心自问才能看清问题的真相和本质,做出顺应大势和适合自己的抉择。

只要我们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千方百计谋思路,想方设法找出路,另辟蹊径想退路,用成熟的思想决定行为,用高超的智慧点亮人生,就一定能实现命运的逆转。

三、养成少言止语的习惯。佛教里有句禅语叫“人平不语,水平不流”。意思是说人心平气和就不必诉说,犹如水平了就不流动。而人在倒霉后,总喜欢将心中的郁闷、委屈、不平、怨恨向人诉说,总想着能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同情,甚至期望有人能站出来帮自己说几句体谅话和公道话。

殊不知,“诉苦诉苦,越诉越苦”,除了自己至亲至爱的人外,别人最多只能当面对你说几句不痛不痒、虚头巴脑的“体己话、安慰话”,内心里可能在咒你“活该”,念你的“阿弥陀佛;转身就会笑话你,说你的风凉话,把你的遭遇和不幸添油加醋地说得满世界人都知道。

请记住,大多数人不希望你过得比他好,嫉妒心是人的天性,也是人性的弱点。

曾读到这样一首佛门诗“口是伤人斧,言是伤人刀。闭口深藏舌,安身处处好”;还有“祸从口出”、“言多必失”、“沉默是金”等教人常存惭愧,止语精进的至理名言。只有真正做到了“善护口业”,方能“远离灾祸”。

佛教里讲修行首先要从止语开始,要求人们少说闲话、废话、牢骚话;不说大话、谎话、嘲讽话;莫说脏话、气话、伤人话。

少说话,多沉默,养精神,勤修行,不起“贪嗔痴”的念头,心里没有忧虑与牵挂,保持空灵状态,心会愈来愈清净,心愈清净就愈有智慧去面对人生一切顺逆、善恶、福祸的境遇。

四、养成自律守纪的习惯。自律就是约束自己,自我管理,自我控制,它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人格力量;守纪就是遵守日常规矩和生活纪律。笔者认为,自律守纪其实是要求人们用积极主动的态度,去解决人生难题,消除人生痛苦。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自制是一种秩序,是一种对于快乐和欲望的控制。”想要成为一个自律守纪的人,有时就是强迫自己去做不愿意、不喜欢又不得不做的事。

比如你不想继续看我写的文章,想扯扯闲篇、斗斗地主、打打麻将或者看些搞笑、刺激、好玩的视频,但又觉得读了我写的东西后,确实对自己有点启发和帮助。是选择“无趣有用”的读还是选择“有趣无用”的玩,完全取决于你的自控力。

记得有位外国作家说过“如果你缺乏自律,那么你可能就是把甜点放在正餐之前享用的那种人”。美国最著名的心理医生斯科特·派克主张用延迟满足感,来训练自控力,养成自律的习惯。

当我们面对懒惰和贪图安逸的人性时,重新设置痛苦和快乐的次序,先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然后解决问题并享受更大的快乐,往往能事半功倍。

宋朝大思想家朱熹有一句名言“不检束,则心日恣肆”,意思是不经常检讨约束自己,心智就会一天天放纵无顾忌。

作为成年人,每个人都清楚自己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什么事;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但事与愿违,现实中我们许多时候做了不该做、不能做的事。由于潜意识控制了我们的大脑,行为上就会从心所欲,无所顾忌,自得其乐,不计后果。

所以当短暂的满足与自律有冲突时,就要不断对固有的思维进行觉察、质疑、修正,用坚强的意志来战胜薄弱的意识。通过这种强化训练,慢慢控制住自己的心魔,降伏住内心的欲望,从容面对生活中的种种选择和决定。

只要你愿意付出时间、精力和耐心,停止做大脑的奴隶,有意推迟满足感,不断跟自身的惰性作斗争,你就可以解决自己知识、社交和心理等方面的问题。

最后,我期望大家“管住嘴,迈开腿;少生气,多喝水;按时睡,心里美;坚持做,不后悔”。用自律养成生活好习惯,让身体更强健。

结束语

好习惯是最有价值的资产,它是改变你命运的制胜法宝,必将使你终身受益。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只要你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幸运之神已在不远的地方向你招手致意!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走霉运时,改变习惯是改变命运的制胜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