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印象

      回来几日了,却迟迟没有动笔记录这个暑假别样的旅游,与其说旅游,其实应该算是度假。

      跟着赵雷的歌曲来到成都,可以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可以去梦想中的“小酒馆”。对于我这个吃货,早就提前做好了和火锅一战到底的准备。预防口腔溃疡,预防上火的药备的足足的。

    作为四川省会的成都,被称为天府之都,也称蓉城,锦官城。而成都这个地名又是借用西周建都的历史经过,“以周太王从梁山止岐山,一年成邑,三年成都,因之名曰成都”。所以叫“成都”。

      下了高铁坐在接站朋友的车上,细细地观察道路两边的植物,有些与我们这里不一样的树木,叶子很大,不像杨树。作为一个敏感的人,已经感受到空气中的水分,皮肤也觉得略带些滋润。坐在车上就和老公讨论成都的“慢”,我不以为然,成都的孩子不用高考么?成都工作没有压力么?成都人不用买房,不用养老,没生活在21世纪么?怎么可能天天坐着喝茶、打麻将。

      接下来的几天里,我却真实的感受到这个旅游城市与众不同的地方,真的是一个“慢”都市。

      晚上九点半来到锦里,我们的夜生活刚刚开始,还没走多久,就发现一些小店已经开始拉门板,10点刚过,有的店已经开始关门。真是让我吃了一惊,回想走过的这么多的旅游城市,这样的小吃街怎么都要到11点以后店家才开始慢慢收拾东西。

      后来的几天里,真的是见识到了成都的慢生活。我们住在文殊坊附近,出行非常方便,所以经常到附近转转。晚上九点多文殊坊周围所有的店面都关了门,道路上很少过车,感觉像静街了一样。慢慢地走过文殊坊的红墙边,轻轻嗅着飘出来的淡淡的香味,这种置身都市却安享静谧真的是好奇特的感觉。

      最体现成都慢的,是它的茶馆。背街的路边、公园里、小区里、商场里都有各种档次的茶馆。有的奢华,有的简约。我们来到人民公园里有名的“鹿鸣茶社”,一张黄木小方桌,几把藤编的靠椅,一声韵味悠长的四川话“上茶咯……”。价位不高,花生瓜子缴费自取,茶水自添,无限蓄水,可以坐上一天。旁边不时地转过几个做采耳生意的人。腰里别着一套采耳的专用工具,手里拿着一个铁制的大夹子,一边转,一边碰撞一下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随即着喊上一嗓子“掏耳朵……”各种声音混杂在一起竟丝毫没觉得吵,反而一切搭配的浑然天成。

      来到黄龙溪古城,这里的“复兴老茶馆”更是别具一番风味。坐着喝几口水,和当地的老阿姨聊聊天,时光都慢了下来。

    走过云南,爱上花花草草,爱上了那个小院子。来到成都,爱上了这里的茶馆文化,爱上了“峨眉飘雪”。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都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