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妮和西蒙是一对双胞胎姐弟。
他们的母亲在一天早上匆匆离世,只留下一份遗嘱,和两封信。
在电影《焦土之城》的开头10分钟,珍妮和西蒙就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
母亲希望自己能面朝大地下葬,无需棺材,不穿寿衣,不要任何的祷告,甚至连墓碑也不许设立。
除非,珍妮和西蒙能把两封信件,分别送到他们失散多年的亲爸和亲哥手中。
不听母亲遗嘱办事,会遭受非议,自己内心也不好过;
听从母亲的安排,找不到亲爸和亲哥,母亲就要以不合理的方式下葬;
找到了亲爸和亲哥,珍妮和西蒙原有的生活可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们不知道亲爸和亲哥是好人还是坏人,会不会来索取钱财,但如果要获得一个完美的结果,母亲能得到安葬,不遭受外人非议,原本破碎的家庭能够重新凝聚,珍妮和西蒙就必须找出真相。
亲爸和亲哥到底是谁?
为什么母亲一直要隐瞒实情?
母亲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往事?
带着这三个问题,在第一个转折点之前,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开始了他的多线非线性叙事模式。
原本有序完整的故事线被切成了四段。
第一是现在时间,珍妮和西蒙拿到母亲遗嘱,返回故乡找寻亲爸和亲哥的线索;
第二是过去时间,母亲在战乱时期,生下那位亲哥之后的遭遇;
第三是母亲去世前的时间,母亲不知为何在泳池突然发病,住院后就一病不起。
第四是亲哥在与母亲分离后,加入军阀的少量片段。
由于主剧情更多集中在现在时间和过去时间,一些梗概和评论都把电影说成是两个时空,双线叙事。
观众在跟随珍妮和西蒙探寻真相的同时,可以比姐弟俩更早一步获得关于母亲的信息。
这或许不是一个绝佳的选择。
《焦土之城》的爆点在于亲爸和亲哥的真实身份,这自然是被放置在最后揭晓的一个信息,可以让观众和角色一起遭受心灵暴击。
比角色提前知道更多信息,这就意味着观众可以更容易能猜到结局,尤其是对于观影经验比较多的观众。
母亲不为人知的往事随着过去时间线逐一呈现,真相都指向一个方向,知道珍妮和西蒙的身世之后,剩下的事情就好像只是和亲爸亲哥相认而已了。
作为一部提名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入选IMDb Top250,豆瓣高达8.6分的电影,就只是一场平淡无奇的寻亲之旅而已?
后面一定还有什么神奇的事情才对。
当你像编剧一样思考,怎么才能在结局给观众制造一个超级惊喜呢?
大概就只有在亲爸和亲哥的身份上做文章了。
选择让观众身处“上帝视角”,可能是丹尼斯·维伦纽瓦的个人风格就是如此。
他不喜欢用快节奏,不喜欢有太多的感情渲染,只喜欢冷峻地呈现出故事。之后拍的《囚徒》、《降临》、《银翼杀手2049》都是如此。
他喜欢让观众思考,用画面提供线索。
只要观众能留意到那个母亲留下的十字架,不用导演再加个字幕提示,标注个时间说明什么的,就能秒懂那个私奔女子就是珍妮和西蒙的母亲了。
如果观众与姐弟俩的信息同步,那观众就不用去思考不同时空之间的联系,只需要根据已知信息推测真相。
由于已知信息是观众跟随角色去获得的,观众始终处在一个被动的位置。
给出角色不知道的信息,可以让观众变被动为主动,这才符合丹尼斯·维伦纽瓦想让观众成为探索者而非只是吃瓜群众的理念。
得知真相后的珍妮和西蒙自然是难以接受的,《焦土之城》是一出悲剧,更准确点说应该是惨剧。
母亲的经历充满着无尽的痛苦,可能很多人看完电影都会有一个疑问。
为什么母亲想让儿女知道,自己的痛苦回忆?
让儿女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不好吗?他们知道残酷的真相,那得承受多大的心灵暴击啊。
那位退休的狱卒应该说出了不少人的心声,有些事情,还是不知道的为妙。
普通人可能会为了孩子好,选择秘而不宣,或者等孩子再长大一点,才让委托人把密封的,直接写有真相的信件送过去。
但珍妮和西蒙的母亲早已经不是一个普通人,她不但是从战争中走出来的难民,而且是一位战士。
在监狱生活中,她表现出极其顽强的意志品质。
现实再怎么残酷,她都会战斗下去。
潜移默化地,她可能会要求子女也要去面对现实,而不是在“无知的幸福”中不清不楚地度过一生,连自己怎么出生的都不知道。
另外还有同样不明真相的孩子他爸,他哥。
作为父亲的,有责任承担自己的过错;
作为哥哥的,有权利知道自己的母亲到底是谁。
更重要的一点是,母亲要让她的子女明白,一些宗教仇恨,以及战争所带来的伤害,是永远无法抹除的。
也许子女们明白之后,会投身到类似她之前的反战事业当中也不一定。
而银幕之外的观众,也可以和她的子女一样,获得反战的感悟。
因为造成惨剧的根本原因,是他们故乡撕裂的社会环境。
《焦土之城》改编自加拿大著名法语作家瓦基迪·穆阿瓦德的同名剧作,电影虽然没有明示,但故事的大背景八九不离十是黎巴嫩内战。
黎巴嫩仅靠叙利亚,是一个充斥着战乱的中东国家。
1975年,巴勒斯坦游击队和基督教长枪党爆发大规模内战。
而在这场内战爆发前,黎巴嫩的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之间就已经是水火不容。
珍妮和西蒙的母亲,年轻的娜瓦尔就生活在这么一个动荡的社会当中。
酿成惨剧的第一个诱因就是,基督教对穆斯林的仇恨。
如果不是因为社会上存在这种仇恨,娜瓦尔本来可以有情人终成眷属,过上平凡幸福的生活。
仇恨杀死了她的爱情,还让她骨肉分离,她才不得不冒着战火去寻找孩子的踪迹。
第二个诱因,是无情的战争让人民颠沛流离。
这使得娜瓦尔无法找到他的孩子,也就是珍妮和西蒙的哥哥。
如果没有战争,她能够顺利在孤儿院找到儿子,那么两人至少可以相依为命过日子,也就不会有后面的事情发生。
第三个诱因,是军阀的残暴不仁。
这是导致整出惨剧的一个关键节点。
娜瓦尔目睹了基督教长枪党军阀泯灭人性地杀人穆斯林平民,这一切点燃了她心中的怒火。
她找不回自己的孩子,又见到长枪党这样滥杀无辜,自己只能束手无策。
怎么办呢?
复仇。
如果不是因为长枪党军阀逼得娜瓦尔加入伊斯兰教的军队,用一场刺杀行动来宣泄怒火,娜瓦尔就不会去到那所监狱。
不去那所监狱,就不会有《焦土之城》的可怕结局。
表现黎巴嫩问题的电影有很多,2009年《黎巴嫩》,2017年《羞辱》,2019年在中国大热的《何以为家》。
《焦土之城》是这批电影当中隐喻性较强的。
故事其实要表达的就是宗教仇恨、战争对娜瓦尔家庭的伤害。
这种伤害的直接结果就是,无论如何,娜瓦尔都不能拥有一个正常的家庭。
就算娜瓦尔没有去世之前,就把珍妮和西蒙的亲生父亲和哥哥找回来,他们的家庭也难以重新凝聚。
为什么?
看完结局你就能知道了。
动荡撕裂的环境令到千千万万黎巴嫩家庭流离失所,妻离子散,甚至家破人亡。
《焦土之城》用一个戏剧化的结果,摆出了一个命题。
充满苦难的个体,要何以成家?
《何以为家》讲述了一个黎巴嫩小男孩的童年悲剧,实际上主题更多是在说,在苦难的环境中,如何成为一个人。
《焦土之城》或许才更适合用“何以为家”来作为片名。
被扭曲的娜瓦尔一家,何以为家?
大概就是娜瓦尔遗信中所说的,那点残存的“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