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 味—语文学科课堂教学方法探索

      语文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初中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课堂作为语文教学的主阵地,如何最大化的实现有效时间内语文学习效果的最大优化,一直以来是语文人不断探索的方向。

    语文课堂的味道究竟应该是怎样的味,究竟怎样的语文课堂才能称得上是一节好课,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探讨。

“2019丝路之春——当代名师大讲堂”活动如期举行,会上名师的示范课、教授的报告会、教育专家的经典评价,真可谓是高潮迭起,异彩纷呈。

    “没有一种课型包打天下”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贾玲老师语重心长的告诉大家。语文课堂不能千篇一律,不能模式划一,应根据不同的课例,根据不同的学情确定运用什么教法来授课。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顾之川老师在辩课及沙龙活动中提出:一堂什么样的语文课,才算是好课,一堂什么样的语文课,才算是有生命的课。他这样告诉大家:一节好课,就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发展出发,从学生的收获出发,课堂就是有趣和有效的完美结合。他的话音还没落地,会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师们似乎有种他乡遇故知的感觉,心底的那抹语文情愫一下子有了慰藉,口中的那缕语文味道一下子如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教育硕士、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浙江永嘉县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肖培东老师按捺不住激动地心情,激动的说,顾老师的一句话将我隐藏在心底,多年来不能用语言表达的语文情愫说了出来,一节语文课,有趣是手段,有效是目的。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那么我们如何在课堂上烹调具有语文味的课堂,如何让语文课堂不跑味,让学生愿意享受语文的盛宴,让我们的语文教师能四两拨千斤既能带学生遨游在语文知识的海洋,又能拥有上天揽月的豪情。

      重视常态课,把每一节常态课都当做一节公开课来对待,并不是只有上公开课时才花费气力,花费精力,认真准备。我们要把精力用在平时,用在每一节课上,要用公开课的精神去上好平时的每一节常态课,这是基础。

      课堂不一定非要热热闹闹,不一定非要轰轰烈烈,不一定非要来几个精彩的讨论、精彩的朗读,精彩的问题预设和回答,就像全国中语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中语会名师教研中心主任余映潮老师在九年级《孔乙己》一堂课中,给学生预留课堂读书时间(4―5分钟)、预留课堂批注时间、预留学生思考问题时间,一节课满满的都是学生的学习、学生的体验、学生的收获。西安交大附中航天学校王小宇老师说的好,关注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课,才是踏踏实实的语文课,一节课当你真正关注学生体验时,课堂上即使问题卡壳,一时半会解决不了,耗费时间也属正常,而不是走步骤、过环节老是怕课上不完,因为你课的关注点是停留在环节而不是学生,停留在课是否按预设上完或上不完,不是停留在学生发展、学生的收获。大道至简,可能就是这个道理。

      调味,注重学生主体发展下的美味可口,注重学生平时常态下的积累和体验,提升趣味与有效的完美结合。有趣的课不是目的,以学生发展为基础有趣且有效的课才是学生喜欢的课,才是学生喜欢的那个味。

你可能感兴趣的:(调 味—语文学科课堂教学方法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