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轶事(一)

乡土气息

记忆中,小脚易大娘常年带着黑色平绒布帽拄着拐杖。据说她早年丧夫,历尽艰辛才将两个儿子拉扯成人。长子叫易柏松,次子叫易春松。可由于家里太穷,两个儿子总是找不到老婆,为此易大娘很是焦虑。

大概在易大娘快六十岁时,有村民给易柏松介绍了一位寡妇。这女人颇有几分姿色,只是双手有点轻微抖动,这年冬,她带着一双儿女与易松柏成亲了。

此后,易大娘就与小儿子另过。娘俩虽住在两间小茅屋内,却都很爱干净,屋内外天天打理得整洁舒适。

次年,易柏松喜得千斤,只是他妻子的双手抖得厉害了,而且情形越来越严重。以至于几年后连饭碗都端不稳了,吃饭必须将碗搁在桌上,右手用汤匙才勉强能将食物划拉入口。好在继女萍儿这时已有十四五岁了,家里没钱供她读书,便包揽了全部家务:带妹妹,打猪草,做饭洗衣喂猪泼菜似乎全会。

可对于继子女,易柏松总归是嫌弃的。在他的眼里只有自己的女儿罗娃,开口闭口都是我的罗娃怎样怎样。

后来,妻子原婆家将易柏松的继子接回去认祖归宗了,只留下继女萍儿在这儿生活。

那时,大多农户粮食都不够吃。每餐煮饭时,大铁炉锅上面是要蒸许多红薯芋头胡藕之类的杂粮的,白米饭很少。开饭时,萍儿总是很自觉地给自己盛整碗的红薯类杂粮,少量的白米饭要留给父母和妹妹。

得闲时,村民得都爱串个门,四五岁的罗娃已伶牙俐齿,邻居叔叔婶婶们也都喜爱。其中,有位邹姓叔叔还不时给她一颗糖呢,哪怕他自家已有四个娃……

你可能感兴趣的:(乡村轶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