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吴军老师的《阅读与写作》,收获很多,写下一些总结和思考。
今天文章的主题,是关于阅读理解能力。
受过教育的人都识字,但是识字并不等于会阅读。
在各种考试中,考不好的学生几乎一半都是因为题目没读懂;在生活中和别人沟通产生误解,几乎一半都是因为阅读理解能力不合格。
那什么是合格的阅读理解能力?
就是你不仅得理解文字的表面意思,还要理解文字背后的隐藏信息。
吴军老师举了一个数学中的例子:三角形ABC是等边三角形。
看字面很好理解,就是告诉我们这个三角形是一个等边三角形。
但是只理解这层意思是不够的,你可能还是做不出来一些题目,你还得理解更多的隐藏信息。
这句话背后隐藏的信息是:这个三角形三个角相等,且都是60度,三角形的高是边长的根号3除以2倍,而它的面积,则是边长平方的根号3除以4倍,等等。
Get到这些,你才能轻松地知道应该用哪些已知条件推导出题目的答案。
读文学作品的时候也是同样的。
吴军老师以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为例,它的开篇是这样写的:
“世上有这样一些女子,面庞儿好,风韵也好,但被造化安排错了,生长在一个小职员的家庭里。她便是其中的一个。她没有陪嫁财产,没有可以指望得到的遗产,没有任何方法可以使一个有钱有地位的男子来结识她,了解她,爱她,娶她;她只好任人把她嫁给了教育部的一个小科员。 ”
这短短100字,除了字面意思,你还应该从中读出哪些隐藏信息呢?
比如:
1、她虽然是丫鬟命,但是向往小姐的生活;
2、她教养应该不错,否则很难和有风韵联系起来;
3、在当时的法国,即便有人想攀高枝,婚姻最终的结果常常是门当户对;
4、嫁给一个所谓的好人,需要有机会先结识“高富帅”,然后彼此了解,产生爱情,最后走入婚姻的殿堂,至少要有这样的四步。这既是当时法国的现状,也是作者理解的步入完美婚姻的过程。女主人公第一步就卡壳了,于是只能嫁给和她同样阶层的小职员。
理解了这些隐藏信息,你就能更好地理解小说的背景、价值观以及作者想要传递给读者的感知。
合格的阅读理解能力,就是能清楚地get到作者想要传递给你的感知,而这些感知,常常并不只在文字表面,更多藏在隐藏的信息里。
在生活中,你可能会遇到一些沟通起来格外“费劲”的人,一个简单的问题得沟通许久,觉得特别累。很大概率上,就是因为对方或者你的阅读理解能力不合格。
阅读理解能力不合格,读(听)不出来别人语言背后的隐藏信息,表达能力就更不可能合格了——无法深入思考输入信息的含义,输出的时候自然无法做到清晰、准确的表达。
比如,有的人给别人提建议,明明是出于好心帮助对方,可为什么对方听起来就特别刺耳,觉得像是在指责呢?
因为他自己都意识不到他传递了一个他原本没想传递的隐藏信息:指责。
所以,想要清晰地表达,得先有合格的阅读理解能力。
那么,怎么获得合格的阅读理解能力?
合格的阅读理解能力,来自大量地主动阅读好书。
三个关键词:大量、主动阅读、好书。
1、大量
只有阅读量足够多,才有可能量变引起质变。
具体要多大量呢?一个月最起码得读两本好书吧。
2、主动阅读
要主动带着问题和思考去读书。
不管阅读什么,都要问自己几个问题:
作者表达的这些故事、概念、逻辑的真正含义是什么?有什么隐藏信息?
通过这些故事、概念、逻辑,作者想要向我传递什么样的感知?
作者为什么要给我传递这样的感知?
试着把这些问题的答案写下来,深入思考。
3、好书
这里的好书,指的是有品位的书。
什么叫做有品位?
吴军老师分享了一个案例:已故的著名物理学家张首晟教授,有一次谈到他的老师杨振宁教授对他的帮助。杨振宁先生讲,你习惯于读什么样的物理学论文,就决定了你在物理学领域能走多远。能够在众多论文中迅速找到那些品位高的,是成功的第一步。满足于随便拿来一些论文就读,看到一个热门的课题就去研究,论文再多也是二三流。
我们读书也是一样的。如果我们在无法分辨内容优劣的时候,拿一些旁门左道的内容当作主流来读,那阅读品位就很难提高了。
好书是稀缺的,现在市面上大部分的书其实不值得仔细阅读。我们的注意力有限,选择读什么,要比追求一年读多少本书,重要多了。
那应该读什么呢?具体来说:
读文学作品,要读世界经典。
入门某个专业领域,要读正统的教科书,最好是中美通用的教科书。
读非虚构类书籍,要读那些领域内最主流、最厉害、最聪明的人写的书。如果有能力,最好去读原版书。
读书,就是在跟写书的作者做思想交流。那既然是交流,我们当然要选择跟那些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交流。
这也是我们常常说的“开眼”。读最经典的书,培养最高的阅读品位,知道了什么叫做一流,我们也就拥有了合格的阅读理解能力。
如果平时只习惯于读一些互联网新闻或者公众号文章,这不仅无助于提升阅读品位,更不可能写出好文章。
总结
合格的阅读理解能力,就是你不仅得理解文字的表面意思,还要理解文字背后的隐藏信息。
如何培养合格的阅读理解能力?
大量地主动阅读好书,提升自己的阅读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