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PPT的3个底层认知(续)

(续上篇)

【第二个认知】美学修养

——PPT是平面设计里的一种形象美学的创作形式

这一个认知可以算作是我不断学习并照着PPT大神们的作品“逆向”实践的总结所得。

纵览国内各知名商业PPT大神的作品,不难发现,所有的作品都带有一个很明显的标签——超级好看。

可能有人会笑,这么肤浅的见解还用得着一说吗?

是的,这些优秀作品每一张页面除了主题明确的特点之外,确实带给观众第一感观的冲击,就是美,妥妥的美。每一张页面的设计都是如此赏心悦目,细细口味,还真有洗眼的功效。

这也是很多PPT制作小白苦恼的原因所在。

相对比这些优秀的作品,很多PPT制作小白真正怕的,就是做不出这么好看的效果。

我记得我的哲涛老师曾经说过,他希望所有和他学习PPT制作的小伙伴们,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把PPT制作当作是一种炫技,因为PPT制作的技术只要多加练习,都是可以熟能生巧,可以用时间来换得成长的。

对此,我深以为然。技自不必炫,其实还真没有什么是值得炫耀的。

但,一个好的PPT作品,第一感观能带给人们视觉上深刻印象的原因,除了技术纯熟之外,实际上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发挥着作用,那就是美学修养。

想象一下,缺乏对“美”的理解和认知,缺乏对“美”的想象和营造,想要抓住观众的眼球,并借由PPT页面而成功把观众带进PPT主题里,这并非一件靠谱的事情。大多时候,观众第一眼如果看到的是一张主题词引导“不知所云”、色彩杂乱、版式混乱的灯片,那基本上就失去了多看一眼的兴趣,他们的注意力就会被其他的事物轻易所带走,也许是演讲者精彩的演绎,也许是别的什么东西,反正肯定和PPT没有啥关系了。

那么,什么才是美?

说实话,这个概念真的很难定义,原因在于每个人对美的认知和理解,在程度上都会存在差异,说“众口难调”也并不为过。

所以,我想强调的美学修养,广泛意义上说,是基于公知上的美学认识

比如:

当演讲科技创新主题时,选用强烈撞色的时尚版式;

当演讲学术成果主题时,套用浪漫童真的Q版设计;

当演讲饮食风尚主题时,采用字多图少的灰暗表现……等等

除此之外,PPT的美学也与普遍的构图产生共性关联和延续。

正如我之前的小文《摄影就是透过带着问号的镜头按快门》里曾经引述的几个原则,同样适用于PPT的版面设计与创作。(可以查阅相应文章)

一句话概括,如果背离了人们在公知上对美的判断和理解,那么无论你给予PPT作品设置、堆叠了多少酷炫的元素,最后的结果都会与期望背道而驰。

美学修养肯定不是一件可以一蹴而就的易事,必须在平时就要学会细心观察,刻意积累并深入理解,如此才能和主流认识保持一致,也才有通过PPT设计准确呈现你精彩的设计思路和表达语言的机会,除此再难有他法寻得捷径。

【第三个认知】风格预设和节奏把握

——PPT是演讲者风格展示的完善和补充

不可否认,PPT最多的应用场景一定是为公众演讲而服务的。

所以在我的创作实践中发现,这一点认知也最容易被自称为“PPT小白”的人们所忽略。

在PPT的制作/创作过程中,也许是太过于想要完美表达,也可能是陷入迷幻在制作的逻辑体系里不能自已,而完全忘却了PPT其实本质上就是演讲者辅助演讲的一个工具,这种情况下制作出来的PPT,往往让演讲者无所适从:

如果PPT制作者就是演讲者本人,情况也许还好一点,演讲的时候会出现节奏混乱的情形(有过公众演讲经验的人“谁用谁知道”);

如果PPT不是演讲者本人制作的,情况会变得更加糟糕,节奏可能完全找不着北,严重的时候,还可能会造成演讲者短暂的“精神分裂”,甚至是人设混乱。

这在我这几年密集的制作经验中充分被证明出来。

很多人都知道,“豆姐读书会”今年以前,基本都是豆姐在主讲,她最习惯的风格是风趣、活跃和积极的,但是我在读书会的初期,曾经不止偷偷尝试着给她的灯片内容融入一些带有严肃、或者厚重深沉的设计风格,结果发现,凡是我想改变她风格的尝试均告失败,而豆姐在完成那些场次的演讲之后,也会感觉到说不出来的疲惫,整个人都不好了的状态。

所以,在这方面,PPT是明显区别于电影等其他形式的表达,而更像一首歌曲的诞生,必须确立作曲在先,填词只为曲为生、为曲服务,这样的歌曲听起来才更顺畅、更容易抓住听众、更深刻地打动人心。

总之,如果可以,我想请所有自称“PPT小白”的小伙伴们务必时刻记得,人才是公众演讲唯一的主角,PPT不是。所有的PPT设计,均应围绕着演讲者的风格预设和演讲节奏有序地展开,切忌让PPT带着主角在众人面前,顾此失彼的整场找感觉。无论PPT设计得多么漂亮,如何成功骗取到台下听众的眼球,只要不能周全为演讲者的风格和节奏所用,演讲过后,没有人会为一场乏味的演讲而对演讲人背后的PPT抱持纯粹的好感。

 以上三个认知,暂且作为经验到止的一个小总结,如果您能读完并初步认同这些文字所表达的含义,那我将除了感激,还会非常荣幸而冒昧地与您共勉!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对PPT的3个底层认知(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