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以后,自认参加了很多培训,学习了很多知识,但是有个坏习惯就是从来不做总结。导致现在留在脑海里的只有那些一直在实践的,其余的都是似曾相识的感觉。
而今年我有个很深的感触,身边进步特别快的伙伴,都是善于总结沉淀的。我决定向优秀的伙伴学习。开始把曾经参加的培训尽可能地做一些总结梳理。形成自己的学习体系。
好习惯的第一篇就献给刚参加的iaf引导师年会。
11月的广州还在穿短袖,坐着高铁来到羊城。晚上12点到达酒店,身体很累,大脑还很兴奋,因为即将要开启两天的引导技术学习之旅。
两天30个引导主题的大咖分享,非常丰富,当然每个人不可能参加所有分享,只能选择四个,然后抢名额。我的选择:Tim Hamons《visualizing the future:creating a visual narrative to inspire change视觉驱动变革》;Yateen Gharat《insights from the inside:design thinking approach for thought harvesting突破思维障碍、创新设计思维》;谢永吉Peter《深度感知客户需求》;Rani Govin《how can we as facilitators embrace empathy to increase connection and collaboration with people同理、连接、协同--引导师修炼之路》(也不知道谁给的勇气,选的全是英文讲师)
一、Tim关于visualizing the future的场
一开始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但越到后面越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从用current & future一张图开启每个人对个人探索的思考。过程中引导每个人找partner一起交流,用肢体语言展现出现在和未来的状态。然后调动所有人利用整个教室空间,从代表现在的一侧变换动作、有思考和寓意地与你的伙伴共同走到代表未来的另一侧。
回到位置后,Tim向大家介绍了几个视觉模板,都是可以帮助我们梳理个人状态、资源,需要做的转变,下一步计划。简简单单的几张图,可以深度剖析问题。过程中Tim时不时会要求我们找伙伴两两交流,邀请伙伴做大场分享、他同步做图像记录。
开始是懵圈到一步步跟着做,在TimGR时,我发现一上午的时间里,他通过物料、工具、提问、环节设计,营造了一个巨大的视觉场域。
新的发现,我的AHAmoment:
我们每个人身在其中既是参与者、又是视觉元素。比如用肢体语言从现在走向未来,就是一副动态的视觉图。
原来,视觉场域营造不光是海报、视觉物料、现场时时图像记录,还可以通过动态方式,把整个空间营造成视觉化的场域。休息时间梳理了一上午的流程,如下图,回顾时愈发觉得神奇。
二、Yateen关于突破设计思维的场
这场设计思维的分享不同于其他场,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他是一场自我的探索、不同以往的产品优化和商业模式梳理,其次,Yateen打开冥想类音乐,让我们每个人在音乐声中做准备,并想一个困扰自己很久的问题(stuck for a long time),再次,现场地上摆好了设计思维的五个步骤,墙上放了跟设计思维相关的所有资料,我们可以随意走动随意查看,不懂的地方可以随时问Yateen.最后是让人很舒适的参与规则:1.听着音乐,当你觉得你准备好了的时候可以随时开始;2.这个会议室的空间是开放的,你可以随意走动、找你喜欢的地方呆着;3.当你觉得不舒服或者有疑问的时候,可以随时离开或者找Yateen单独对焦。
AHA moment:
1.自己开始想了一个问题,然后按照五个步骤一一做确定,走到第三步的时候发现走不下去了,然后从头再走一遍,发现我一开始定义的问题其实不是最本质的问题。
2.印象深刻的check in & check out:
Check in时,Yateen让我们随机找至少3个人你不认识的人,然后跟TA交流,介绍自己,告诉对方你一个特质。这个过程,让我认识了学设计的伙伴,“everybody love me”的伙伴……
Check out 时,Yateen让我们每个人在满地的照片里,选一张最喜欢的,然后想分享的人,可以先聊聊为什么选这张卡,卡片背后的寓意是什么,今天有什么收获和感悟。这是我选的卡片,寓意“心有猛虎细嗅着蔷薇”。分享原则也是舒适的,if you wanna talk,it's OK,if you wanna keep slience ,it is also OK.
成功的引导场,应该就是这样让参与者感觉舒适,自我思考、充分交流分享,最后有所收获感悟的吧。
三、Peter-深度感知客户需求
又是个很有意思的场。两两随机组合,一起聊聊曾经的tough case,用什么方式呈现呢,捏橡皮泥。过程中有一张东南西北指引图,互为引导师按图提问,同时有一次机会去重塑场景。这套方法背后的理论支持有U型,CYNEFIN理论(boss经常讲),3D模型
AHA moment:
1.开场通过拉小提琴来激发每个人的感知神经,共情/转换立场,一群陌生人,听着小提琴曲,在自己想象的场景中忘我地模拟拉小提琴或者跳舞或者做其他动作,很神奇的场域,但是自己沉浸进去以后,对于理解Peter后面的分享帮助很大。Open mind is the first step.
2.check out时有位伙伴的分享:我就是做sales的,老师让我用橡皮泥还原tough case时,我觉得没什么意义,因为真正谈客户的时候我们不会这样问问题与客户交流的,所以我就随便捏了一副造型出来,但没想到无心之作,在最后的gallery walk环节,吸引了很多人驻足拍照,自己又看了看,发现的确挺美。引申到谈客户的场景,我跟客户聊天时也是东聊聊西聊聊,最后聊出了需求谈妥了合作,其实这个过程就是我自己抓取客户需求的pattern,回去值得反思梳理下。
3.老师分享橡皮泥只是一种方式,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联想到自己,有时跟同事对焦工作,跟内部客户对焦需求时,我喜欢用画画的方式记录,曾经与一位业务leader聊搭场子的需求,我画了一半,TA看到后说我可以画吗,然后拿过去做了完善和补充,这时的需求对焦就超高效,而且信息平摊开我们双方都能看到并达成共识。恩,现在想想,这就是我的pattern。
四、Rani-引导师的同理心
之前在群里听过Rani的线上分享,当时似懂非懂,就记住了一句话:put yourself into other’s shoes,this is empathy
这一次的现场,收获更多。幸运的是我们这场有好多大咖参与者,让这次分享场的质量锦上添花,比如Tom Schwarz(记忆中最深刻的一场ORID就是Tom老师来阿里分享的,有缘的是年会开场他跟我一组、“偷拍”的照片,嘿嘿,还是那位温暖的有能量的“可爱小老头”)
AHA moment:
1.现场的能量感,Rani能跟每个人有链接,激发每个小组的能量,这就是好的引导师的现场,同理心的运用,让你感觉到被聆听、被关注,但又不会too much
2.模拟引导里有一个ABC三个角色一人扮演,不断轮换的环节,这块如果能用一些视觉化的方式呈现会更直观,比如剧场的形式演出每个角色的状态或者画出每个状态下的角色,这样观察者以及扮演者自己能够更直观理解想表达的想法,更能给出针对性反馈。
一句话总感受:
之前看过很多资料,都是不明所以,自己在实践中遇到问题后再回看,才发现“原来如此”,而实践后再回炉学习/重新充电,又涌现出很多的aha moment反哺未来的实践。
引导的学习之旅就是这么有趣,一直在路上。
更赞的是路上有很多同行的伙伴,可以不断交流互相学习,这次认识的新朋友栗子,就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希望未来我们都能成为想成为的那个自己,一起加油!
以上是自己参加广州年会的小结,更多是一些感性的分享,技术层面的交流欢迎参加我们杭州复盘场。
感谢组织者和视觉场域志愿者团队,因为你们,才有这次精彩的“见引导,见中国”,期待下次!
(未经作者本人同意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