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成绩,都是粗心惹的祸?

          中考刚过,考试卷子一发下来,看见试卷分数,你是不是还是习惯性小晕——怎么还是这个样子,没什么变化,自己感觉应该比这个分数多的多,自己考试时,感觉已经非常认真了,为什么还是粗心大意屡禁不止?

        粗心,是个让大家相当头疼的话题,它会让你自我感觉“特别的亏”,不会的倒还罢了,那属于正常那部分,可关键是会的做错,那种感觉上的酸爽,谁错谁知道。

      既然粗心大意这个问题,带给学习 比较大的影响,那么,我们大家可以想象,改善从小到大坚定不移地陪着你一起长大的粗心,大家肯定做了不少的努力和尝试。

            那些努力和尝试,首先,必须肯定的是,在理论层面上,一定是极有道理的。我先说一个比喻,假如你的目标在东方两百米的地方,你却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往西方奔跑,就这么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来形容我们平常对付粗心的方式方法的效果,看起来有点悲伤:那是多么的南辕北辙。   

        卷面的表现是粗心,大家都知道用认真去考,因为在小学,我们就知道粗心反义词是认真,其实,你哪次考试不是认真的?不认真的考试,除非是因为种种原因压根儿就不能学的那部分孩子,所以说改变粗心这种状态,不能说一直重复过去那种,相当于树叶黄了,对着树叶子浇水来期望它变绿一样,我们都知道,看见的只是表现,想解决问题,还需要从根源上做功夫。

          就比如,披着羊皮的狼不可能是羊一样,粗心不背这个锅。   

        那么,卷面上表现出来的粗心到底是什么?    粗心,其实是一种能力缺失的表现。它一般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基本运算能力的缺失,这种运算能力,指的是加减乘除运算的能力,这种能力的缺失,在试卷上表现出来的是类似一加一不等于二的哭笑不得,我曾经亲自出现过类似的问题,12*13的结论和13*12的结论竟然不一样,很无语,也很哭笑不得,这虽然不属于智商问题,但它深深的折磨着我们的智商。

        在试卷中的运算,它要求我们的是两点,一是达成完美,二是迅速完成。是的,你没看错,是达成完美而不是力求完美,是迅速完成而不是拖泥带水的,一遍一遍的在考场上验算。有学生曾抓狂的告诉我,说,老师,我在考场上这道题我验算了四遍,四遍啊,就这样可还愣是算错了,算错了!!!这个学生摊着双手,面部看似夸张的哭笑不得的表情,我一直记得。那不是夸张,是真的因为不理解为什么会这样而抓狂的。   

        前段时间刚去参加了过去的一个学生的婚礼,她在国外上大学呆了几年,现在回国发展,她见面时就说,她一直记得在那些时间里,让她做加减乘除的情景,我说之后有什么变化,还记得吗?她说,当然,成绩竟然莫名其妙的提高了。好吧,她说莫名其妙就算是莫名其妙吧,只要提高就好哈,有时就算是处心积虑的想提高,有时反而是突破不了的,比如,粗心。

      第二,是审题能力的缺失。指的是视而不见直接过滤掉信息或者是直接跨行看题。  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这方面的经历,大家是不是也是想认真就可以的?一个同学分享的经历说,她拿一个尺子一行一行的看,结果看见了,做题时竟然又给忽略掉了。  有的则是,一看见字比较多的题目,自动生成烦恼厌弃的情绪,就不想看那么多的字的题,可想而知,这种题会与不会已经不重要了,关键是就像人相亲第一眼就烦的话,以后合作愉快的可能就不太大了。

          这种看见文字多就看不下去的情况,当然也可以说是审题类,更多有可能跟抚养者的互动有关系。这个话题,有时间再展开来讨论。

            另外一种种情况,是我们也容易归结为“粗心大意”:考试时突然“忘了”,最基础的知识,自己感觉已经掌握了的知识,考试时也会出错,这个就属于基础知识没有明确的去掌握,似是而非的,就效果而言,基本属于这个知识点“不会,没掌握”这类的,而不是像“粗心大意”,这类知识点确定是“会的,已经掌握了的”,经过自己在考卷上一番努力后,结果却被搞成“错的”。

        这种情况,就属于如何去在掌握基础知识的那啊部分了。

        对基础知识,有个好玩的比方,就好像我们大家照镜子一样,你朝它笑,它也朝你笑,你朝它生气,它也朝你生气,最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你不看它不理它,还希望它还如影随形的屁颠儿屁颠儿的乐呵呵的跟着你走。

          大家都知道的,就是那句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本质或者目的,这句话就是说,尽管形式上千变万化,其本质或者目的不变的。  每当大家说起基本知识,有的同学都会说,课本上没什么东西,太简单,是看着很简单,但看透不容易的,“大道至简”,可能就是这个意思吧。我们平时做的题,哪个不是几个书上知识点的变化而来,题有七十二般变化的,你是否练就了火眼金睛?

        早些年,有一首歌曲名叫《雾里看花》,旋律听着不错的, 这首歌是为了那年的三一五晚会写的,那是为了打假的,考试何尝不是一场”有组织,有预谋”的策划?你亲自把基础知识放在了“云里雾里”,还埋怨自己找不到正确答案……

          真得是要做“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考察哪几个知识点,而且具备规避“粗心大意”的能力,那效果就是具备了“火眼金睛”的能力。

        其实,做了这么多年的中高考的提升学习能力,提高试卷分数,一部分真是把这部分大家归结为“粗心”的,怎么也拿不到的那部分感觉“很亏”的分数,经过一种方法,叫学习状态调整,做到了真正归还到你的手里。这部分分数,各科加起来,比你想象的要高的多,如果没有机会让自己去改善的话,还是视而不见的好……

        不是每个学生就可以直接用到这个方法,这仅仅指的是能学习的孩子们,对于,意识上想学习,但坐不下来,坚持不住,忍不住玩手机等,这部分属于没有内在心理力量去学习,我称这部分孩子为不能学的孩子,这种情况的,先调整心理,发掘内在力量,调整到能学习状态,之后再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梯度,找回真正的让人自信的分数。

          正值期中考试,又恰逢《曼特如CGM学习法》将要出版之际,把书里的这点,分享给有缘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考成绩,都是粗心惹的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