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上小学快满一学期了,有些想法需要复盘一下。
一 考试分数
没想到小一的考试不少,差不多每个星期都有考试,中英数,口算,都有。
这方面我不支持佛系对待,平时也是鼓励考试分数要好,保持高分习惯,也会无形中增加自身对学习的要求。
但也经常提醒自己不要表现出对成绩分数的比较心,只问,是哪里错了,什么原因没做对了。
最近也开始引导学习汇总错题本,儿子还很有兴趣地把以前的试卷全翻出来找错题抄录打印在上面。
其实知道刚开始的积极也只是小朋友的一时兴起觉得好玩,重要的还是后面的坚持。
如最近英语考了99,说是有道题听错了,我问那是怎样听错了呢,他就自己开始分析起来,听力里面的book和bar说的好像,book没有听到录音读k,听起来跟bar好像。
我跟他分析,嗯,可能会有这种情况,k可能没有说的很明显,但book是短音,bar的音比较长,还有卷舌r,所以还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区分它们的不同。
嗯,觉得问到这种程度差不多,也大概了解可能平日里精听的频率不够,今后这方面加强就行。
二 书 • 阅读
小学有比较多自由的阅读时光,所以这也是比较看重的一点。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这方面是认同一个观点,不记得在哪里看过的了,WE OFFER,NO GIVE
提供环境,提供氛围,不强加,跟前两天粑粑分享我的一句话类似。
“父母要做园丁,而不是木匠”
要做的是辛勤浇灌,给予阳光、土壤、水,和温暖支持,给予成长的环境,而不是雕刻或定制臆想痴念的人生作品。
想想如果真那样,当孩子成为了你想要的完美孩子,孩子终将不是孩子了。
那然后呢。
跟儿子说,家里有些书现在看不懂很正常,不一定现在要看,等以后知道的事物多了,到能看懂时再去看就行了。
包括现在喜欢看米小圈,一种用日记的方式讲述小学生生活的系列书,基本俘虏了众多小学生的眼球。
我看了,有些内容对小朋友的引导值得商榷,但投其所好,就当是提高阅书速度吧。
新买回来的一本米小圈,就自己迫不及待坐在一旁读起来。还是觉得很美好的。
有沉浸书中的专注,窃以为是人身上最有魅力的事情。
最近自己也爱看起人物传《苏东坡传》、《人生海海》,想看看人世沉浮、世事多变,或许只是想为困顿的内心寻找答案而已。
回望,年少时代
抬头看到旁边的那个人,脸面宁静地翻阅着手中的书;走在昏暗路灯,扭头看见被灯光照的黄暗分明的脸庞轮廓,总觉是最暖心的时刻。
想到诚品,深圳诚品
有人说是经营不善,也有可能是疫情加速了停业,也会想着,如果诚品不把自己一下子就开在寸土寸金的万象天地,深圳的消费力总不至于到两年就要停业的地步吧。
也就只能是满足一下小失落的如果式安慰。
像心中敬仰的东西,就说以后就不能那么容易看到了。
再见了,深圳诚品,希望能再回来。
扯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