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的间谍!欲图疲秦,反而加速了六国被灭的进程!

从秦国的开国君主秦非子,到秦始皇,共历经了六百余年,传位36世。

秦始皇对36这个数字也是谜之喜欢。始皇帝即位后,任用李斯为客卿,很快就展开消灭六国、统一天下的宏图谋略。


而消灭六国的第一步,就是灭掉韩国。原因是韩国紧邻秦国,且国土面积在是六国中最小的一个,国力也相对较弱。


秦与六国形势图


郑国入秦


公元前246年,走投无路的韩桓王决定采取“疲秦”的策略。

打不过就先耗着,耗的他没精力东征。而兴修水利无疑是一件劳民又耗财的事情。


正好在韩国有一个非常出名的水利专家,叫做郑国。韩桓王就派郑国以间谍的身份入秦游说。于是,曾参与治理荥泽水患和整修鸿沟之渠等水利工程的郑国,很快博得秦王的信任。而且这项工程可以加强秦国国力,充裕国库。


于是始皇帝便采纳郑国的建议:凿穿泾水,使其向东流入洛水,水渠全长三百余里。流经之处多为平原,可以大面积灌溉农田。



间谍身份暴露


郑国被任命为此项水利工程的主持,他的设计充分利用了关中平原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形特点,使渠水由高向低实现自流灌溉。


但是在挖凿过程中,郑国的间谍身份就暴露了,始皇帝立刻要把郑国五马分尸。同时牵连的还有李斯等从其它诸侯国来秦国的客卿,盛怒之下的秦王还下了逐客令。


郑国辩解说:“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意思是虽然我是间谍,但是把渠修好最多只能让韩国多存活几年,但对于秦国来说却是造福千秋万世之功。


嬴政当然也知道秦国的水利工程技术很落后,便赦免了郑国。于是水渠在郑国的主持下继续开凿,这个历经十余年,规模浩大,绵延300多里的水渠终于完工。人们为了纪念郑国,便取名郑国渠。


关中皆沃野

加速吞六国


郑国渠建成后,富有肥力的泾河泥水不仅可以灌溉田地,而且淤田压碱,沼泽和盐碱之地也成为肥美良田。关中成为天下粮仓,被称为“天府之国”,秦国国力大增。


《史记·河渠书》中记载:“渠就,用注填阏(淤)之水,溉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名曰郑国渠。”当时的一钟为六石四斗,而各路诸侯国的平均亩产只有一石半,粮食产量相当于增加了四倍多


粮食产量的增加,为秦国加快吞并六国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就在郑国渠建成后的第6年,韩国率先被灭,秦始皇只用了十年时间便统一了六国,建立起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大帝国。


郑国疲秦这个间谍策略,于当时的六国来说,却是为虎添翼,是“为他人作嫁衣裳”。但对于历史来说,八百里秦川变为富饶之乡,造福了千千万万的百姓。


郑国渠建成两千年之后,在1900年、1929年,陕西关中地区曾经两次发生大旱,三年颗粒不收,每天都有不少人饿死,逃亡的灾民更是不计其数。农田水利工程多年失修,解决引泾灌溉的问题迫在眉睫。


近代著名水利专家李仪祉先生临危受命,毅然决然地挑起在郑国渠遗址上修泾惠渠的千秋重任。在他本人的亲自主持下,召集数千民工,历时近两年,终于修成了如今的泾惠渠。1932年6月放水灌田,可灌溉60万亩土地,至此始继续造福百姓。


郑国渠,一条与民生紧密相联,在历史长河中闪烁着粼粼波光的伟大工程。

你可能感兴趣的:(失败的间谍!欲图疲秦,反而加速了六国被灭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