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即是生活》:“国学大师”季羡林的人生哲学

季羡林,山东临清人,北京大学终身教授。被称为东方国学大师,是著名的语言学家、文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季羡林先生曾作为北京大学的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除了教学和学校的行政性任务外,先生一生作品不断,为我们留下了很多珍贵又美好的文字。

由读者出版社汇编的《当下即生活》收入了先生42篇佳作,分别从先生写生活、写故人、写走过的路和到过的远方为内容,让读者由窥先生人生之一角,从先生对生活中的四季万物有感而抒,感受到先生对待事物的深情。



当下即生活,生活即当下,颇富哲理又人间烟火。先生曾说:“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一个人都是孤独的旅客。与其舒舒服服,懵懵懂懂活一辈子,倒不如品尝一点不平常的滋味,似苦而实甜”。

1、 待万物以深情

先生学贯中西,通晓多国语言。但是读先生写的日常散文也如家常般自然,毫无掉书袋子的感觉。

因为先生长居北京,所以对北方的花草树木司空见惯,也和普通人一样,不觉有他。可是有一天好友来访,当这位印度的朋友看到北京的槐树开花,惊为盛景,直说槐花的美丽和槐树的伟大。

先生忆起自己在印度的时候,看到高耸入云的木棉花时,也曾有过类似的惊讶。

随即,先生再抬头观看年年盛开的槐花,那般美,竟婉如初见。

先生感慨:生活中,我们对很多美的事物因为司空见惯而不能祥其根本,却会对陌生的事物感到惊奇和赞叹。其实,美一直都在,从未远离。

发现万物之美,用心即可。

先生还说在心理学上对这种现象的解释为:一定要有同客观存在的东西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客观地去观察。先生建议,我们可以有意识的改变这种习惯,假如我们能永远用新的眼光无看待一切事物,那么,美就无处不在。

“我看青山多妩媚,青山看我应如是”心中有,眼里就一定会有。当我们学会用深情看待身边的万物,万物也会还之深情与我,这世界,变成了欢畅的世界。



2、 眷恋时光长河

时间的公平在于,每个人拥有的都一样,即不会短一秒,也不会长一秒。

季羡林先生在90多岁的时候,还笔耕不辍。在一篇《时间》的短文中,记录了他对光阴的眷恋与珍惜。

先生对于时间是珍惜的,因为他觉得,时间如流水,逝去不复返。流水有型,光阴无迹。

人类自开古以来,不断发明计时的器具和方法,想用来留住或记录时间,最后也只能知道时间的变换。

人们之所以想留住光阴,是因为生命和时间相同,一去不复返。

也许,就是因为光阴的特性,时间和生命,才显得弥足珍贵。

先生深知光阴珍贵,一生都在知识里耕耘,从未懈怠。先生精通12国语言,尤其还是世界仅有懂得吐火罗语的专家之一。

对于怎么在有限的时间里,投入无限的学习。先生有自己的见解,他说,要待在人间,就必须受时间的制约。在时间面前,人人平等。如果你认为时间是枷锁,也可以戴着枷锁跳舞,这可能就是对身有形而心无限的最好解释吧。

在有限的时光里,做一个发现无限快乐的人,也是对光阴的不辜负。



3、 生活,难得糊涂

总会有人觉得,那些大家,懂得很多,必会万事有解,不恐惧也不悲观。其实,不然。

季羡林先生以98岁高龄辞世,生前曾说过:对于任何事,都要锻炼自己,不要惊慌失措,要处变不惊。

看来,在任何人的心中,难免对世间事物省优恐惧厌烦之心,关键是看自己能否通过锻炼而坦然面对。

也会有人说,自己毕竟是普通人,很难做到坦然。那么这个时候,锻炼是来不及的。“难得糊涂”就可以借来一用。

“难得糊涂”是清代扬州八怪郑板桥的名言。先生在书中对于“糊涂”的界定有了真假之分。

先生认为,“真糊涂”是快乐的,而假糊涂是最难得。

真糊涂,就是自己完全不懂,不知、不在意。这样的糊涂反而会获得快乐。先生曾在住院期间被发病危通知书,因为自己不知真情,所以误会原本就没事,也躲去了一场担心,算是托了真糊涂的福。

假糊涂,就是那种“天下皆醉,我独醒”的装糊涂,很难受。自己明明清楚又无处可言,或者不能言。自我欺骗怕是这世上最难受的事情了。

先生在文章里说,即便如此,也不愿真糊涂,而是为了明白和真理,愿意背负假糊涂。人生难得糊涂,真正难得的是“假糊涂”。



《当下即是生活》从生活里看国学大师的生活哲学,很惬意。书中的每一篇短文都透露着季羡林先生对生活的热爱、反思。

如同书中寄语:“人生是一场旅行,行程很短也很长,不妨乐观一些,去爱一个人,去攀一座山,去追一个属于自己的梦,不为创造什么奇迹,只为活在当下”。

齐帆齐第5期28天写作成长营,打卡第18篇,1728字,合计33101字

你可能感兴趣的:(《当下即是生活》:“国学大师”季羡林的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