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羊的自觉——HYB大学三年多的总结

引言

现在是2021年10月27日(*正式动笔日),我开始正式地把到目前为止,自己对于大学生活的总结和思考付诸笔端了。大约一年之前,一年半之前,两年之前,我都分别做了半年总结。

现在我已经是一名大四的同学了,回看以前的感想,就好像和过去的自己对话一样。这几天,我一边写,很多想法就已经在变化了。这促使我快点写,否则今天的我就会抹去过去的我存在的痕迹,让文字失去了稚气的样子。今天是11月3日,我洋洋洒洒写了一万五六千字了,我知道鲜有人能接受如此冗长的文章,所以较之原本的版本,我略去了很多。

越长大其实表达欲越低,因为我逐渐认为公开发表真实的想法是一件挺有风险的事情。然而我戒不掉这个爱好——发出来的总结就如刻在石碑上的字,很难擦去,很难隐藏,真好成全我观察自己思想真实变化的初心,也可能吸引到同一个问题下和我观念相似或不同的人与我交流。

在这篇总结里,我想回答的是作为一个念了大学三年多的人,我发生了哪些变化,或者说我在大学里学到了什么。我的回答是以学业、职业、自我发展这三个主题作为线索的。我思考的起点是大学对于我来说意味着什么?我觉得大学意味着一个场所、一个平台、一个环境、一个氛围;一段学业、一段教育、一段经历、一段时间;一种体验、一种训练、一种塑造、一种改变。

学业发展

1

现在的我非常幸运地处于所谓的"尘埃落定"状态了。9月23日下午,还记得很清楚,在明德地下广场和yk一起清点班级综测表,准备拿去给班主任签字,一边在想怎么开口向班主任申请做他的研究生,一边在想继续在人大读研的两年还当不当班长,这时候一封邮件发来,复旦泛海给我录取资格了。我当时揪着yk的胳膊,很高兴,他一边祝贺我,我一边在想这是在做梦呢?不然我怎么不疼?(后来想想yk可能还是挺疼的。)

没有花多长时间做选择题,因为从一开始申请的时候就想过,只是现在需要和家人再次确认我的心意。经历了大三的保研申请季,我愈发明白在这些选择之间没有明显的优劣之分,我能做的选择只是出于"想要"和"适合"。几通电话,我从想要定居的城市、想从事的职业方向等等方面说清楚了我为什么想去、我适合去这个项目。家人只是强调:"都很好,你做好了决定,我们就支持。"挂断电话的那一刻,颇为感慨,因为三年前,选择大学和专业的时候,我几乎没有自由意志、独立思想。所有信息和选择几乎源自家人的主张,我操办的唯一事项就是在系统里勾勾点点而已。

我从来觉得能就读现在的大学和专业是我极大极大的幸运,但这不妨碍我总为自己没有能力给自己做主而抱憾。而三年之后,家人已经不能够再帮我做决定了,而我,无论是从能力、信息、还是对我自己的了解上讲,都已经更能够胜任替自己做主的角色了。能开始为自己做主这件事情,比拿到offer更让我欣慰。

回头看,我认为这可以说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但本质上却是一个从众的、最省力的选择(不是在凡尔赛)。

2

我很感谢我经历过的中学教育给了我能走到现在的能力,它在我身上烙印下了很好的学习习惯和主动性,例如最基本的课前预习、认真听讲、喜欢和老师交流、课后复习;非常看重课后任务、非常重视考试规划。这些学习惯性让我经历了通识课居多的大一学年以后,拥有了可以初步定下"保研外校"这个目标的底气。不过我也用了很长的时间去消化一些后遗症、弥补和接受一些差距。我相信这不只是我一个人遇到的问题。

其中一个后遗症就是缺乏做规划的意识和眼界,如果让我再来一次,我会好好在入学第一天起、甚至更早,去了解我的专业学习什么、课程体系怎样设置、哪些是基础能力、哪些是拓展能力。

这样做了,起码我不会读到大一结束还是无法向19级报考金融的师弟师妹解释什么叫作金融学;起码我会明白打好英语、数理统计和会计的基础不仅是为了短期应付四六级和期末考试;起码我会知道大一、大二、大三的课业分布、课程难度和重要性,以此分配自己投入具体课程的时间,和分配在课外活动上的精力;至少我不会在之后遇到学业困境的时候感到进退两难,抱怨自己兴趣不在此,又错过了大一转专业去人文专业的机会。

不过,即便我当时做了那些了解,这些"起码我会"和"至少我不会"也并不一定发生。但是,"早早了解自己要花很长时间投入于此的事情,并据此做好规划",会成为我以后行动的指南。

3

开始知道外保的缘起是大一偶然听到的经济学院举办的讲座,其中一位分享的师姐叫弦。这种偶然植入的观念,其影响力强大到我为之感到惊奇。在此之后,我对"外保"这个词的出现更加敏感,一边上课,一边偶尔地搜集零零散散的信息。

可是我不满意自己总是止步于“零散”的信息收集。我看过很多保研的工具贴渠道,但我一直回避一个核心问题——我为什么要保研。一开始想保研,是因为觉得这是一条比较“优秀”的出路和标志,虽然现在看来这个想法实在幼稚。真正理清楚要努力争取保研的目的,是到了大三,有了第二份实习时发觉,继续在金融的路径上走下去,研究生资历是相对的“必需品”。而保研是我更为擅长的方式。

如果可以重来,我一定得在坚定自己职业方向以后迅速启动保研的规划,整明白学院的保研政策,找到可以努力的空间,了解所有可选择的研究生项目,以及它们的门槛要求,据此安排我大一和大二。再在大二升大三时框定出我初步意向的项目,进一步准备匹配项目的经历能力、听取经验。

先达到硬性要求,再寻求软性的匹配,在我的理解里,这个逻辑放在求职等各种考核场景同样适用。也许放在同龄人里,这种行为会被称为“功利”,我更愿意理解为目标清晰、目的明确。

4

我的学业从来不是线性发展的,它充满了波折和跳跃。有很多事情是我自以为“目标清晰”以后还是十分抱憾的:

        我很遗憾自己没有深入剖析自己对文字、语言的喜爱是否能够支撑将它们作为职业的选择,以至于现在、或者短期内,我已经丧失了转型做内容工作的机会,哪怕我偶尔还是会动这个念头。

        我很遗憾自己没有再深入一步地了解自己的专业,在“明确目标”以后,每每在学习专业课的时候,担忧自己能不能拿满绩这件事情 要远比 我想好好了解这个学科 更让我提心吊胆,因而将前者放在优先级的前列。

同时,有一些事情没有很好地服务好"目标",我却非常满意:

        我很满意自己在大一的时候蹭了好多课,而且一直坚持到快期末,张悦然老师的写作课、胡邓老师的情感心理学等等,这些经由我自己选择的"输入"有可能铸就我以后看待问题的价值底色。

        我很满意自己没有退掉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的课程,也算是逼着连Excel都没玩转的自己学了Python这种计算机语言,虽然我以后大概率不会再用编程,但这门课让我切实地体会到"走出舒适区,迈入学习区,涉足障碍区"。挂科的压力让我逼着自己克服畏难、学会厚脸皮地求助。我开始发现求助没有那么丢人,我学会忍受查分时常会有的隔应。

        在此之后,这样学得努力又痛苦,痛苦了还得努力,结果还是不如意的科目越来越多,从一开始对成绩单的4.0洁癖(冒着被扁的风险敲下这个词),到后来不再认为4.0是理所当然,而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幸运,并且欣然地接受"我没有那么聪明,我不是全能的,我有弱点,我没必要追求样样都要做到最好、做到优秀"。

回顾我在大学里所做的所有选择,或大或小都受到身边同学、周遭环境的影响。所以我把自己定义成一只从众的绵羊,我所做的不过是随大流,并且我也不是跑得最快的,只是一直在一边跑一边思考而已。

记得有一天,我们讨论的主题是"独处的重要性"。我认为,反思能力是精神生活的关键。反思——独处——精神生活,之前似乎从未有人让他们思考过这个问题,然后一名学生似乎恍然大悟:"所以您是说,我们其实都是一群优秀的绵羊?"

—— 威廉·德雷谢维奇《优秀的绵羊》


职业发展

注原因:经反复阅读这一部分已写的四千字,发现自己还没有想清楚。


自我发展

1. 和自我的关系:从承认平凡到追求平凡

# 新生辩论赛、新生晚会

我挑了两个大学最开始的集体活动来作为讲述“承认平凡”的起点。步入大学时,我对自己有着不清晰的认识和不合理的要求。一方面,在“只需成绩好,其他皆可抛”(为了编顺口溜有所夸大)的环境下,我没有尝试除了学习以外活动的主动性,故而常称自己:基本没有学习能力以外的能力和兴趣(很也可能学习能力也没有,只有记忆能力...)。另一方面,我被自己养成了一种“自己理当样样都好”,“很难接受失败、被比下去、不被重视和认可”的认知习惯。

大学的课外集体活动是意识到“我的想法出错了”的开始。就如同我只是看了几场奇葩说,只是觉得辩论是很酷的事情、觉得自己挺能说话,就要求自己在选拔中一鸣惊人、震惊四座。结果发现,自己只是一只 观点旧瓶装新酒、自由辩环节连站都不敢站起来、更不敢抬头看对方辩友的菜鸡。

就如同新生晚会筹备中,同班女同学要样貌有样貌、要台词功力有台词功力,要表现能力有表现能力,而我却是僵硬的、朗诵式地背台词,僵硬的、木头人似的走位。才知道我的同学很早就了解话剧了,或者很早就做过演员了,很早就尝试独立创作剧本了。那些都是在进入这所大学之前,别人的课余生活。而我的课余生活:连以散步为理由都拉不出户地成天伏案做题。

在各个领域看到出色的同学所带来的心理落差感是大学的第一课。这些经历和见识让我意识到,我只是个小镇做题家而已。


也不知道是从何时起,也可能是经历了太多次这样的内心os,现在的我几乎不会在意了,我逐渐接受了我不会样样都好,因为别人付出过的时间和努力我没有付出过或者付出得少,那我又凭什么要求自己比他们更好?

因为我没有必要要求自己比他们更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擅长,我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光,一样可以散发给世界欣赏,为什么要用别人的高光去比较自己的日常呢?

因为我没有必要拿自己去和别人去比较,每个人都在走属于自己的路,有属于自己的成长节奏。大家看起来在赛跑,其实方向不同,既然终点是每个人自己定义的幸福,那掌控好自己的方向盘就好了,干嘛追赶别人的屁股,又害怕别人超车呢?

哪怕我和别人就是身处同一赛道,或者被迫地成为了被比较的对象,我也不想因此产生强烈的恐慌,因为这是敌强我强,敌弱我胜的游戏(当然前提是我全情投入),因为我能学到东西、能被他们卷得更锋利一些。即便我输了,我能够接受自己的落后和失败,而不会否定自己的成果,我会反思这条路我还需要走吗?如果太多人了走不通,我打不赢就跑。如果还需要,那就继续上路,找一个弱一点的继续pk进阶。你有你的神速,我有我的节奏。目标达不到就努力跳跳,跳跳也够不着就降低目标。总能达到目标。

总之,我承认了我是平凡的,我不能、不会也没必要样样都行。初入大学的那种玻璃心和莫名的自尊心被一遍遍地碾压和击碎,换来现在的一点平和与从容。我觉得现在的状态挺好的,起码少了很多精神内耗。

我觉得承认自己的平凡和普通是放下焦虑的开始。当一个人意识到Ta没有必要遵从世俗给我定下的条条框框时,Ta便有了驾驶人生之路的自由。当Ta 找到了自己想去的方向,并且敢于跳出一条你追我赶的看似光辉的赛道,Ta 便开始驶向了幸福。


# 害怕公开发言、被打上内卷标签

从什么时候开始渴望平凡呢?起源于去年的这个时候左右,我经历了一场改变我太多的事故。我称之为事故,是因为我自己有操作失当的部分,更是因为它对我造成了挺大的、挺长时间的心理创伤(也许这是我的一层玻璃心吧),即便回过头来看,作案工具不过是淹没在某个集体群里被人阴阳怪气的几条消息、和一条被屏蔽了却无意从朋友手机上看到的讽刺的朋友圈而已。

事故发生的当天,我想了这些:我好没用,怎么长大到现在竟然没有学会怎么骂脏话!我怎么这么怂,连自己的事情都不敢站出来和人硬刚一次!我 为什么 这么害怕 得罪人呢?!

过了一段时间,我还在想这些:为什么有人可以把别人想得这么坏,用“眼见”的部分事实自行脑补出一套恶劣的情节,再占据道德制高点去批评别人的品质?果然,是不是我平时公开发表感想太多,嘴太碎,遭人记恨?不过,我还是好感动好感谢我的朋友为我说话,我好佩服、好想拥有她们的勇敢啊!难道,会不会我是一个说话和行为让人讨厌的人,其实有很多人都对我不满,只是别人包容我或者没有直接说?所以,我是不是不应该公开发言,不应该出头或者抛头露面,安安静静地一个人地做自己的事情,这样就不会惹上是非,不会被误解为出风头,不会遭人记恨?

期间的ptsd症状,我不细述,主要表现为很害怕做发朋友圈等公开发言行为,表现为每一次“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过后,都会伴随着打电话给妈妈号啕大哭:“怎么办啊妈妈,我好像还是没有走出来”。情绪的低落一直延伸到2021年的三四月份。


现在看来,那是一种直面否定和批评的无能,那是一种宁愿维护表面上的和气,也不愿勇敢地站出来捍卫自己的软弱行为。那是在用小人之心来惩罚自己。

这场事故让我学到了很多,抱着室长和kl大哭的那天是11月19日,室长说她遇到重大的事情或者内心的改变会把那天作为纪念日来过,因此那天被标记为“1119”,那一件事情被我标记为“1119事件”。1119事件给我带来了很多改变:我认识到了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喜欢我,不是所有的人看待世界的价值底色是良善的,不是所有的话都需要公开说(我的朋友圈也因此多了不少“仅自己可见”),不是所有的抛头露面都会有鲜花和掌声,还会有风险。

我再一次地体会到心情抑郁还要面带微笑的滋味,我开始同情在社交网站上被语言攻击的明星。我开始感慨:平凡多好啊!没有标签和聚光灯打在我的身上,我可以自由地做自己想做的事,不会有人记恨我,不会有人觉得我违背了在他们心里的人设,我只是个无足轻重的小透明,过着自得其乐、自我认同的生活。

如果可以选择,对于"名",我不会主动追求,尽管它有可能带来"利";我会想保持一定的低调,以此保护思想的独立性。


但是有时候"名"的到来是无法规避的,有时候这种无妄之"名"带有贬义。

现在让我来推测:应该是当我为自己明确的目标而努力,当我频繁地和老师交流问题,当我的名字多次出现在当季的比赛或活动里,等等"抛头露面"的情形后,我便有了一种"名",不同人会针对"所见"下不同的定义,而其中听到的一种背后的小小声音就是"内卷"。说实话,直至现在我还是不习惯讨论内卷,但似乎"内卷"在学校的讨论热度很高,频繁到我在GEA收到的110+报名表,几近一半的新生都要提一提(可能是因为 只要有人在的地方就会有比较和竞争,学校环境里可能会更明显)。

所以,我觉得"名"是一个人做的功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外溢出的东西,刻意回避也无法避免。那不如就去承受那份重量,如果没有造成很大的、实质性的影响。我会觉得目标清晰的一个人有自己想要到达的远方,至于别人怎么评头品足,他都顾不上也没必要理会。想好好学习好好进步,就按照自己的要求学好了、争取机会好了、参加活动好了、周末加学好了,不用给自己背负上某种枷锁,决定了就去做好了。


总之,"和自我的关系"的收获,大概是击碎了两层玻璃心,学着用平常心面对自己、从容面对别人的否定和质疑。


2. 和家人的关系:在安顿感中萌生不安

念初中开始,我就只能假期才能回家了。所看到的只是家庭日常的局部,一些深层的、存在已久的问题是没有浮现。疫情期间在家的那段时间,应该是8年来我和家人完完整整相处的半年,我思考了好多关于家庭和家人的问题,思考自己从哪里来,回忆自己是怎么长大的。在这个过程中,我认识自己越来越多了,我对自己或好或坏的习惯、价值取向的理解多了,对于我身上、我家庭里,固有的、内在的一部分感到庆幸;对另一部分感到释怀。总之,在家庭里,我找到了一种安顿感。

我觉得自己好幸运,被爱包围着,我觉得自己好差劲,好爱但是不知道怎么用同等的爱回报他们。或许我根本不可能回报给他们更多的爱,就像妈妈说的,父母对孩子的爱会超过对自己的爱。或许每个父母和孩子之间爱都是如此的不对等,但是就是这样的不对等,在一代又一代人的链条上不断地传递下去,让爱变得永恒。

我好庆幸在那段时间跟妈妈、奶奶沟通了很多。我儿时的好多困惑、好多误解被解开,我对家人和关系的过去、现在有了了解,以前片面的认定被推翻,所有的感触都熔铸成了我现在真实的、坚固的的家庭观。我爱我的家人,所有,很爱很爱。除此以外,我越来越感谢我的妈妈。

因为我发现如果没有妈妈的存在,我绝不会成为现在的样子,物理意义上、精神意义上都是。我才意识到分娩是一件是多么痛苦的事情,意识到选择生育需要多么大的勇气,我才读明白妈妈那年写下的"成为你的妈妈,是我这辈子最不后悔的决定"是一件多么无私的事情,我又何德何能让你去鬼门关走这一趟,把我带到这个美好的世界呢?我好后悔自己以前对我妈妈说过的话,做过的事情,那种不在意,那种刻意逃避,那种抵触,换作是我来承受,我该有多寒心。可是妈妈还是觉得,我是她"这辈子最不后悔的决定",她知道有一天我会明白,她就一直在等着我明白。现在我明白了,可是我好后悔它来得这么迟。

我好感谢在我小的时候妈妈还是在努力地影响我,尽管时间不长,尽管她的孩子心里装着事情。我会坚持写日记,我会很主动,我喜欢从积极的一面看待事情,我愿意相信人是善良的,这些都是妈妈教我的,我却一直把这些当做自己野蛮生长出来的东西。我庆幸自己现在终于意识到了。

我希望以后对自己的情绪多一些钝感,对家人的情绪多一点敏感。我后悔自己没有主动在大学期间学习关于和老人、长辈相处的知识,学习怎么寻找共同话题。我后悔总是把情绪倒给不明所以的爷爷,让他徒增忧心然后失眠,而说这些话的自己却能睡得死沉,后悔没有学会怎么和老人对话,没有学懂什么叫做"陪伴"。

每次回家总是有个"陪家人"之名,行的还是"当米虫"之实,吃吃喝喝睡觉是主线,陪伴是很少的,需要刻意的部分。我好气自己不能理解折磨奶奶的病痛是什么滋味,只能和她遥遥地不痛不痒地说几句多喝水多休息,好气自己过了好多天才意识到妈妈好久没找我说话,原来是她骨折都不肯主动告诉我。我好难受看着岁月的痕迹在他们的脸上划过去,我却什么都不能做,更令我不安的是自己有时间有机会做什么却也不知道怎么做,只能保持老样子,还是只能做他们的孩子、孙子、外孙等等。


3. 和他人的关系:社交与朋友

我遇到生人不胆怯,很喜欢和陌生人交流,但我并不认为自己有社交牛逼症,我喜欢日常的闲谈、情感的交换胜过目的性社交。

我觉得大学的社交给我的三个改变是:

(1)我不会像以前那么在乎别人的看法了。

我不会再纠结于脸熟的人迎面走来要不要打招呼,打了招呼对方不回应是不是对我有意见,不打招呼、以及没认清楚或者没来得及打招呼会不会对我更有意见。不止于打招呼,还有各种情况:要不要参与大家都在讨论的话题、都在做的事;在一个圈子里,我好像是最大的loser,我还配不配和大家一起玩。

我现在会觉得:我有我自己的想法,别人有别人的生活。我不管想做什么几乎都能找到同好;我无论不做什么,也不会有太多的人真的在意。我可以很好地融入社交圈,也要保持自己能够跳出社交圈的独立。

(2)我愈发明白自己想和哪类人做朋友,更加主动地追求和珍惜友情。

这里我很想回忆和sy成为好朋友的经历。说来好笑,我们俩算是在冲突中深入认识,在沟通中理解对方,再到心心相惜,相互支持着走过保研的路程。曾经我会认为,两个相似的人会比两个不同的人更容易成为朋友。而我和sy有很多不一样,我性子慢,她是雷厉风行;我在意别人的看法,遇事不决问妈妈,而她非常有主见,有自己倔强的坚持。后来发现,尽管我们有很多表征是不同的,但是,我认可她对自己非常有要求,一定要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我发现她对别人的情绪也很敏感,也很在意朋友的回应和感受,在这些底层的态度上,我们是一致的。

从各种机缘中,和一些人从接触到深入的了解,到慢慢从对方身上找到自己的样子,找到自己想要的品质,发现、磨合、沟通、理解、成为朋友,成为彼此的支持,这是大学的红利。

(3)我在反思、修正和接纳自己的"朋友观"。

我没有很多特别亲密的闺蜜,我也不太会主动维系旧的感情。这个话题重复出现多次,从大一到大三,期间我也纳闷、我也反思、我也尝试改变,在主动改变的努力中再反思、再发现。

现在我的思考结果是,我的朋友观就是:我会好好投入当下的友情,但是如果因为环境变换了,无法继续在一起,我也能接受这种友情存封在回忆里。我也能接受有一些人就是只能陪伴我、我也只能陪伴他们一段路。

我尝试过主动维系旧的感情,但是文字的陪伴和亲身的共同经历还是有很大的差异,这使我失望。但是令我惊喜的是,如果我回到那个地点,找到那个人,我们都带着就旧的记忆,又有了新的继续,只有感情在,随时都能唤醒。

所以我不再对朋友患得患失,我相信他们愿意成为我的朋友不会只是一时冲动,是因为认可我,这种认可不会因为时光流逝。我知道我们分别后再相聚,同样还是好朋友。我不会觉得我的朋友数量比谁少,我的友情没有干柴烈火过是一件憾事。因为现在的小学的、初中的、高中的、大学的朋友都在我的心里,虽然数量不多,但已经非常足够了。


4. 狭义亲密关系:暗恋与爱情

大学三年对于爱情有了好多改观。刚入学时爱情观还被束缚在"早恋可耻"的教条里,然而成双成对出现的人儿逐渐启萌我,在胡邓老师的《情感心理学》课上,他说:爱情是一种学习,是学习如何和另一个人相处,如何回应和处理情绪...此时我从羞于启齿,到渴望体验。

然而感情的表达还是很笨拙的,不停寻找可以聊天的共同话题,创造和争取可以见面的机会,尝试探索对方喜欢而自己不熟悉东西和领域。那些以为自己在暗恋的感觉很甜,但可能在对方看来这种表现已经明显得不能再明显了。

但是那种没有结果的失望还是有点让人心痛的,比看电视剧里的BE还会更痛一点点,会在一段时间里陷入一股失落,失落于"哦,是哦,是我现在还配不上他的喜欢啊";困扰于"为什么我很喜欢的人,不会觉得我也很特别呢?"。那种阴森森的忧伤,会随时随地悄无声息都窜出来,让人有鼻头一酸的感觉。强制着自己不去想、或者做别的事情,可以麻痹自己一会会,但长期来讲不太管用。所以,我只能学会慢慢和这种情绪共存。

我觉得这种喜欢真的有点卑微,把自己的情绪捆绑在对方的一举一动和喜怒哀乐上,遇到他在的场合,还是会忍不住盯着他的方向看,看到他在沉稳自信地说话、表达,还是会忍不住星星眼。

曾经我很肯定因为这份喜欢而尝试改变自己的努力,而到后来觉得这种努力有点可悲。但这不是另一个人的错,是自己情绪的幻术,是脑子自己在骗自己:是不是等我再努力变好一点点,他就会看到我,就会愿意改变主意,是不是我学会了他喜欢做的这件事,又或者了解了他喜欢的那个东西,他就会觉得和我很投缘...回想起来,这种努力不是在提升自己,而是在强迫自己变成自己以为他会喜欢的那个人,是在否定原来的自己。

喜欢一个人是迈出自我中心的尝试,从喜欢他这件事情上知道自己欣赏什么、渴望什么,是一件很值得的事情。但只有喜欢可能没有办法让你们在一起。对的时间,对的地点,对的人,这些要素很难同一时间具备。比如,凭我以前的心智,就不会有现在处理事情的理智,这很有可能会让我失去对的人。比如,就算是带着一颗成熟的脑子和对的人在一起,以前我的生活节奏也实在太赶了, 学业压力会让我很难处理和维护这种感情,我还是有可能会失去对的人。

我会觉得,如果女生还没有进入感情,也不必刻意和着急,好好地准备自己爱的能力,慢慢认清楚自己的爱情观、家庭观,认清自己喜欢什么和讨厌什么,能接受什么以及原则和底线是什么。等到对的人出现,再一起走更长的路。直到遇见一个人,在这段关系里你不用一直仰视对方,不用患得患失,能够得到欣赏和肯定,能够有耐心的人倾听你的心事,与你共情,愿意教你、等你、和你做所有你想做的事。


5. 好的习惯和坏的习惯

#我的好习惯

我很感谢自己的很多习惯,其中一个是坚持。从2019年3月5日开始做第一个百日计划,到现在已经是第9个百日计划的第21天了。


(1)通过观察,大家会发现


(2)本来说好的日记,逐渐变成了周记


(3)


(4)


(5)
(6)

在第八个百日计划里,我把日记写在公众号上,主要目的是让妈妈能够在我很忙没时间打电话的时候,也能了解我的动向。*我请求(也可能是我的多虑)朋友们不要搜素或者关注这个公众号,我不想被微信生态里的阅读指标、以及“在意别人的看法”这个习惯,束缚自己的思考。这个公众号只需要服务好我的主要目的就好。

坚持做一件事情让我受益很多,写日记是其中最显著的一个。

#我的坏习惯

我发现自己一直在立志却一直回避做难而正确的事情,总是选择那个更轻松的选择并且非常懂得宽慰自己。

结语

我仍然觉得现在的自己和刚入学的自己一样,是一头从众的绵羊。但我觉得大学的给我带来的改变是,我开始审视自己身为绵羊的事实,有了身处羊群的自觉。

我对于自己的总结还有很多,以上是我想和大家分享的部分。我很努力地在这种总结中克制自己陷入自我陶醉的心境,但如果还是有一些言语不妥当,还望海涵啊父老乡亲胖友们!


晚安,这个充满爱的世界

你可能感兴趣的:(绵羊的自觉——HYB大学三年多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