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搬到了市中心的中心

跟某人搬到了市中心的中心。上下班步行10分钟以内。离西湖步行15分钟左右。

之前每天花两三小时挤公交往返公司和山里,中午吃饭开销也稳定在10到16之间。公司另一实习生家住公司对面,上下班2分钟都不用,中午回家吃饭。受她启发,经过种种考虑,还是决定离开山里,把家安在公司附近。这样一来,交通成本大大减少,省下更多时间自由支配,中午自己买菜做饭。

于是开始搜房,预算1800/月,目标一室一厅一厨一卫带阳台朝南。原本只想先打探一下行情,等四五月份临近毕业再租不晚。谁知这一带房源基本都在中介手里,人家做成这笔生意比我还急。看房到签下租赁合同不到一周,期间某人和中介斗智斗勇,第一次通过中介租房的我们生怕上当受骗。我以我的名义租下这套房子,房东报价2200/月,押一付三,最后以免中介费月租金2100成交,房东愿意让步关键词两个:杭州人,大学生。

考虑到专八和之前对山里的房东阿姨的承诺,租下房子到正式入住还有2-3周时间,我们打算不用保洁和搬家公司,这个钱我们自己赚。给某人也充了公交月票,每天早上我上班之前搬一趟,如果天气好,某人会再搬一趟,有一个周六我们晚上还搬了一次。同一批乘客,同一批司机,不知道为什么就从白天排队等193的文明人变成了推搡上213的野蛮人。

我们没有特别大件的东西,最大的应该是一个85L的整理箱。我们总是在6点半之前出发,在早高峰来临之前到达,并随着天亮越来越早,出发也越来越早。凭着对杭州公交各种车型的熟悉,我们总会提前计划把行李放到我认为最不妨碍其他人的位置。尽管这样,我还是感受到了来自这座城市的恶意:老人对年轻人的恶意(当然也遇到过把前面座位让给我们自己坐到后面去的老人),胖子对瘦子和他的行李箱的恶意(尽管瘦子和他行李箱的体积比胖子还要小),杭州人对外地人的恶意(自己作为杭州人平日里的优越感与这几天拖着家当被人当外地人的滋味形成鲜明落差)……

跟某人有不扔擦手擦脸过的纸巾的习惯,我们买了厨房和厕所的威猛先生。大一的时候就认识到了牙刷的重要性,攒下几个牙刷,这次也派上了用场。用这些东西我们搞定了这间房子最让人看不下去的两部分的卫生。我们还刷了地板,清洗了洗衣机,卧室用的墙纸也正在来的路上。我们不仅打扫了新家,也简单清理了山里生活了三年多的家,让它尽量恢复原来的样子。

一周前,我们正式搬到了新家。提前在京东、苏宁和淘宝买了厨具、小家电和必要的生活用品。最大的遗憾是,这边端口已经用完了,所以装不了手机保底消费48每天只要1块钱的移动12M宽带。最后还是选择了电信2000块3年6M,移动打开国外网站(比如tagesschau.de和bundesregierung.de)比电信流畅,移动屏蔽的网站比电信也要多一些。

自己买菜做饭应该是搬家后最新鲜的事了。隔一天或两天去世纪联华买菜,刚开始是在晚饭后,这两天改到午饭后。开始关注菜价,最关注的是鸡蛋、豆腐、油豆腐、青菜、芹菜、白菜、花菜、西兰花和娃娃菜,准备周末早上有空去菜场逛逛。最需要磨合的是在做菜上,浙北和浙南的差异,准确的说是我家和他家的差异,也让我们争了好几顿饭。炒菜我放的水比他多,菜我吃的比他咸,饭我吃的比他烂,这些在学校吃食堂都不成问题。

已经恢复每天看德语新闻和每天运动,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要尽快恢复晚上看书,也要利用好早上的时间以及新家的地理位置。东西已经购置的差不多了,等6月宜家开了再去逛逛。大件还需要一个100L以内双门冰箱,争取在一个月之内高温来临之前解决。已经到了德语市场入境旅游旺季,接下来的两个月要好好工作多多赚钱,为了单反和毕业旅行。

新家住的习惯吗?习惯,人是一样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搬到了市中心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