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小雅《蓼莪》读后感

        百善孝为先,孝敬是根本。诗经小雅《蓼莪》是描写诗人对父母未能养老的愧疚和遗憾。“生我,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诗中用了九个动词,九个我,这么朴拙的语言,急促的音调描写了父母长养我,教育我,爱护我,保护我、照顾我,挂念我的养育恩德。很自然的过渡到下面一句“欲报之德,昊天罔极”!想要报答父母的恩德,而这恩德就像苍天一样广大无边,无以回报!

      确实,父母的恩德我是永远也报答不了的,以前常听到“不生子女不知父母恩”。记得小时候,我大部分时间都是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父亲母亲偶尔回来,回来后也陪伴不多,在学习上也从不夸奖我,他们总是在忙自己的事情,所以小时候心里对他们一直都有报怨,觉得他们不爱我,讨厌我。长大之后还会经常怼他们,一说话就对他们很大声,把所有的坏脾气都留给了他们,但他们从来都不会指责我。直到出了社会,有了家,我才突然意识到父母亲的不容易。后来到有了孩子,我更能深深体会到父母以前对我的爱,他们的不夸奖只是不善于表达,他们的不陪伴只是想挣更多的钱,让我们过上更好的生活而已。

        他们是我的父母,我也是我孩子的父母,有时看着身边的小朋友经常和自己顶嘴,打也不是骂也不是,我才猛地惊醒:原来做父母是需要这样的。瞬间就明白了,父母不可能不爱我,如同我不可能不爱我的孩子……养育孩子的过程,我也慢慢理解了诗中的“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民莫不穀,我独何害!民莫不穀,我独不卒!”诗句末两段表达未能在父母身前尽孝,让年迈的父母享受天伦之乐,不能终养父母的痛极之情,未能尽孝的痛苦和遗憾。而看看今天,我们经常能看到不赡养父母或虐待父母的新闻,如果这些人能读读蓼莪,理解蓼莪,是不是会感受到“瓶之罄矣,维罍之耻”的羞耻?是不是也会有“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的悲痛?

      这首诗书我不止一次的因为里面的感人情节而落泪。“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古人的训导影响了几千年。在以后日子里,在父母还健在的日子里,我们一定要好好报答父母的恩情,不要等到“出则衔恤,入则靡至”时再来忏悔。

                                     

                                             

     

你可能感兴趣的:(诗经小雅《蓼莪》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