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炎热,一老汉冲动竟干出这事!

夏天太热了!现两天好,前几天温度达到了37,8度,每天出大太阳,晒得滚烫。攀枝花这边原本是小村庄,1961年,国家发现这片土地下有矿业开采,遂建城发展工业。以木棉花的别名“攀枝花”命名这座城市,城市处金沙江北岸,地势高低不平,道路崎岖,夏季干燥,一年无雨,夏天炎热,冬天也炎热。季节温差小,昼夜温差大,早上冷,中午热,下午最热,凌晨最冷,冬季的昼夜温差最大,早上5~6℃,中午25℃。地处云贵高原,挡不住日照,整日太阳晒。为什么热呢?一,日照,云贵高原没有四川盆地那厚厚的云层,大阳直射,地面吸热反射,热;二,地形,城市处在河谷地带,长江嘛,河水沿着地形最合适的面汇流而成河道,水往低处流,河水周围的地势是最低的,攀枝花四周全是高山,只这一块低,热空气沉在下面,不易流通。

这也是解释重庆夏天很热的理由,常年40度往上,重庆在长江与嘉陵江的交汇处,水往低处流,四川盆地的地势已经很低了,重庆更低,夏天来了,虽然阴云压在天空上常年见不到太阳,但是太阳的热量传递到空气中,也热;白天,河水温度低于空气温度,吸热,晚上,没有太阳的热量了,河水温度高于大气温度,放热,所以,早上也热,晚上也热。重庆是湿润的,空气中水蒸气多,空气中的水蒸气吸热,闷热,攀枝花好一点,空气干燥,水蒸气没有吸热只有太阳的辐射所以晚上凉快。重庆的热,一来是太阳辐射的热,二来是空气中水蒸气的热,第三是河水放热,第四是地势凹陷群山阻隔热空气不疏散蒸笼似的热,第五是地板街道岩石土壤的材质吸热放热。重庆年年夏天炎热,终将会一直热下去,地形、地质在几万年以内是改变不了的。除非洋流变迁,改变了湿润度,天上大气的变化疏散了热空气,重庆的夏天也偶尔小凉快几天。

夏天热了,关我嘛事?!不晒太阳就好了,攀枝花太阳大,不知道在大太阳下运动的人怎么想的,练习归练习,运动能力好不好取决于身高体重肺活量和肌肉记忆这些,和晒太阳没有半点关系,晒了也没用。而且在太阳底下暴晒尤其难受啊!站两分钟受不了了,热得心烦,“能量过载”能否解释站在太阳底下不舒服的原因呢,不知道!重庆没太阳,在重庆真是晒不到太阳,或者说在整个四川盆地都晒不到太阳,海拔低,大气层厚,云层密,阴雨绵绵,太阳被云层挡住啦~在四川盆地生活的人都不用做防晒的,好好的皮肤,没有紫外线的破坏,空气湿润,水蒸气时刻呵护肌肤,皮肤保养好了,长相漂亮,“川渝多美女”是这么来的吗?美女啊,我没见过啊!路上行人长相普通,要有美女也是化了妆的美女。重庆空气湿润,我喜欢阴雨天,从“雨”联想到路边的青苔小石子,雨打湿地面,打湿城市,就像生活在一座静谧、温柔的小城,阴雨连绵,来来往往,小城的人距离那么近,安静祥和,审视内心,匆匆忙忙全忘掉,尽管飘着灰暗色的天空,但不失为一种温暖。

雨连绵,也许攀枝花太久没下雨,我期盼着下一场雨,才说这话。明天下雨,还是不下雨,天气预报能预测准确吗?天气预报有用的,我居家不出门当然不关心天气了,别的人呢,出行靠天气,工厂干活看天气,不看天气造成经济损失谁来承担。天气预报是怎么预测天气呢?原理是运用物理学的规律,把大气层中的气压、风向、云层、温度、湿度,种种的数据记录下来,观测动向情况,观察大气层种种指标的变化,用物理学原理和数学算法计算未来走向,大概也猜个八九不离十了;天气预报也用统计学原理,把以前几十年的气象情况记录下来,看看哪种天气出现的几率是最大的,哪种趋势出现是最多的,比如下雨的前一天,把历史上每次下雨的前一天都翻出来看,看看那种气象情况出现最多,便能由统计学建立起两种气象之间的关系,下一次可以根据前一天的气象判断明天下不下雨。

但如果要问,为什么每个地方气候不同?这是天气预报不能解释的,有的地方冷,有的地方热,有的地方阴雨多,有的地方干旱不下雨,为什么有的地方地震,有的地方发生洪灾?因为气候是随机生成,随机运动,随机影响,每个地方气候的不同,是来自各种因素的影响。气候是地球由自转公转,带动大气层运动,大气层的水汽和气压又受地质地貌海洋等因素影响,总归是被一种力学带着走。由力学原理和温度变化使大气层中的各种元素被其裹挟着走,这就是气候形成的原因吗?地势指海拔,地质是大地里面的化学元素,地貌是地面宏观的外观,地势和地质是由地球内部版块运动形成,但是地貌受气候影响吗?同纬度的,有些地方是热带雨林,有些地方是沙漠,气候干燥是沙漠,气候湿润是雨林,气候对地貌有影响吧?风压和流水等外因可以把坚硬的岩石冲刷为沙土,这也改变了地貌。地理是无序的,气候是无序的,是大气与地面受温度与力学的影响,宏观的大变化中蕴含着小变化,甚至包括地上的生物,海洋里的暖流,等等的因素相9互影响构成了地理,地球有“随机生成”的意思。

旅游景点,有一些是地理地貌的景点,如桂林、溶洞、五岳、张家界,看的是山水;另一些是人文风俗的景点,如北京故宫、乐山大佛、敦煌莫高窟。山水类旅游景点就是把地理元素的一些特征面突出了,是地形的代表,是地质现象的代表,风俗类景点记录的是历史人文的积淀,和地理似乎没有关系,不说了。旅游景点一些是历史博物馆,一些是地理博物馆,把地理或人文最突出的一面表现了出来,如果说“接受新鲜事物”等于学习,那么旅行便是目睹了大大小小太多的新鲜事,“博物馆”里面珍藏的器具是过去没见过的新事物,旅游景点广袤的大自然也是从没见过的“新型大自然”,所以“旅行”这件事和逛博物馆有些像呢!地理,是什么呢?研究地表的科学?研究地表的动植物对地球的影响?地理研究什么呢?地质地形地貌?洋流气候气压?动物植物风俗?还是地核板块漂移?我以为,地理,和天文相对,天文观测到几十亿年光年以外,但是对外星球的描述是模糊的、粗糙的;地理是地球的科学,研究我们生活的星球,用最精密、最细致的方式,把小小一个地球的方方面面,巨细靡遗探测清晰,它们都拥有同样的深度。

你可能感兴趣的:(夏天炎热,一老汉冲动竟干出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