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越来越频繁地在社交媒体刷到网友自称“抑郁了”。有的看起来的确经历着巨大的痛苦、承受的治疗的艰辛在努力与抑郁抗争,有的确更像是一种无病呻吟,导致这个本就被普遍不理解的疾病,被冠上了更多“矫情”“无病呻吟”的鄙夷之词,而确诊抑郁症患者的真实痛苦却不敢再诉说。正常人装抑郁症,抑郁症装正常人,为何一个疾病会被这样本末倒置,成为一种复杂的社会问题呢?
最近读了一本书,叫做《社会认知》,我似乎从这里面得到了一些解答。
这本书正文500多页,以大量的科学研究成果为论据,阐述了“社会认知”着一领域到底研究了些什么,以及这些理论是如何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作用的,兼具实用性和科学性,堪称教材级的科普读物。让我对人类作为社会性动物,如何思考、如何与人、与社会相处有了更科学的认识,很多模糊不清的觉察也找到了更明确的阐释。
简单来说,社会认知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主要领域,研究我们如何知人、如何自知;如何思考和感受他人,以及我们认为自己怎样思考和感受他人。就是人们如何相信自己所做的事情;如何解释、记忆、预测、作出决定、评价自己和他人,以及为什么这些过程经常会产生错误。尽管人类常常宣称自己是地球上最聪明、最成功的物种,但仍然很容易产生各种偏见、误解和冲突,正如“人均抑郁”这个话题,背后其实隐藏着复杂的社会认知问题。
接下来我结合本书中两个印象比较深的角度,阐述如何从社会认知的角度理解这个现象。
一、态度的自动化加工
书中提到,我们很多的思维行为反应,其实是非常自动化的,我们并不都是自认为的那么理性、善于思考。
比如,面对一个可能患有抑郁的人,人们更可能第一时间自动地认为这个人是脆弱的、不够坚强的,甚至是矫情、是装的。这既基于过去对消极情绪的偏见积累,也基于人们在理解他人时,尤其倾向于进行“特质推断”。也就是自动认定某人就是某样的,快速地贴上一个个形容词标签。
这是因为,人们大部分时间都是“认知吝啬者”,面对复杂的人性和社会,往往只想走一条熟悉的捷径,自动地征用过去积累的经验的决策路径,从而有效预测未来相似决策的结果。这并没有全然地好坏之分,而更多的是人之天性,因为这有助于提供思考效率:无意识的思考能让我们更快速地管理更复杂的信息,形成更加连贯而清晰的选择。
比如,我们养成的各种习惯,就是在一次次的自动激活下帮助我们更快更高效的做好事情,这也是提升行动力的技巧之一。
但是,我们的自动加工也是可以受控制的。不仅是对抑郁的看法,日常生活中,我们产生任何自动的评判时,都要知道自己是可以选择其他的方式思考的,主动调用起自己的思考能力、去加工这些自动的思维。比如通过学习积累更多经验、通过有意识的思考、对元认知的觉察等,都可以从更高维度来觉察自动化加工,避免落入误解、偏见的陷阱。
那如何调节对抑郁的自动化看法呢?可以通过查找资料掌握抑郁症这个疾病的科学知识;有意识的去思考自己是不是在没有了解他人经历的全貌时,就轻易否定他人了;调用元认知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是否足够成熟、全面、冷静等等。
二、偏见的产生与应对
偏见是人类本性之一,会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化而改变,比如种族偏见,可能会受到文化规范和反歧视法的限制而被压制,但它从未真的完全消失。我们越理解它的本质,就越有机会减少自己的偏见倾向。
偏见可以定义为人们对其他不属于自己所在群体的所有成员的一种消极态度。这些态度的产生,仅仅依据的是对方是其他群体的成员。
比如,当一个人对抑郁症患者有偏见,意思是这个人对这些患者有先入为主的看法,对他们有负面的情感,并且倾向于带着成见或敌意来对待他们。和任何态度一样,偏见也会影响我们的行为并受到行为的影响。
那这些偏见是如何产生的呢?
从认知角度,人们与生俱来会对人进行分类,这是认知的基本过程。比如用种族、性取向、宗教、政治意识形态等标签来区分自己是谁、别人是谁。这些认知过程本身不会自动产生偏见,但却是迈向偏见的第一步。
一旦被分类,群体似乎就具有了实体性,被贴上某种本质的标签,进而导致刻板印象,即认定一个特定的属性是群体整体的特征,而不管群体成员之间的实际差异如何。
另外,人们会寻求积极的社会同一性来维持自己的自尊。当某一群体(自认为内心强大的人)相对于对照群体即外群体(那些看起来内心脆弱的抑郁症患者)而言,在个体主观上认为重要的维度上获得个体的积极评价时(我没有抑郁,所以我是强大的、优秀的),社会同一性会激活个体对该群体的成员身份感,这个群体即为个体的内群体。
根据这种理论,即使是被社会贬低的群体(如抑郁症患者),它的成员也可以通过强调其同一性在某些维度上具有优势来创造出一种社会同一性(如自称抑郁了来获得同类的理解与关注)。
这种对外群体的消极评价便会带来各种消极情绪和行为反应,比如否定抑郁人群的情绪、憎恨他们的懒惰、无视他们的求助等等。
那么如何减少刻板印象呢?
偏见在我们的信仰体系里根深蒂固,早已在日常生活中习惯了,也从周围环境和人群里获得了很多支持和鼓励,所以是无法简单地被一篇文章、一个公益广告或是一部电影所推翻的。
那么,怎样才能更有效的消除偏见呢?接触和熟悉是减少偏见的重要方法。
偏见常常源自自己对另一个群体的不熟悉,因此接触、了解、熟悉是减少偏见的好方法。接触必须在不同群体间地位平等的情况下进行,并且在实现共同目标方面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也就是说,当出现合作而不是敌对的气氛时,个体一同解决问题,会让彼此间的关系更友好,从而减少群体间的厌恶与焦虑情绪。
比如,当你亲近的兄弟姐妹出现了抑郁症,你会试图用平等的视角去了解ta的经历与感受,去查资料以深入认识这个疾病、并想办法帮助ta康复。在这种平等、合作的氛围下去接触和了解这个疾病;并且基于你既往对这个人的充分接触与了解,便更少可能会导致你对ta的偏见与歧视。
三、从社会认知角度认识抑郁
《社会认知》这本书也提供了很多认识抑郁的不同角度。接下来我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列举几个有助于认识抑郁、促进治疗康复的观点:
1. 从思维的自动化加工角度:
长期反复的消极自动思维,是抑郁症的典型思维模式,在康复过程中训练自己用更成熟的认知去打破和加工,有助于跳出消极的思维模式。与认知行为疗法的作用原理有异曲同工之妙。
2. 从注意力角度:
抑郁症的产生与对自我个体层面的负面关注有关,如过于消极地看待自己的目标、想法、感觉有关,而焦虑与对自我公众层面的负面关注有关,如过于担心自己留给他人的负面印象等。
3. 从自我调节的角度: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我肯定和自我提升的内心基本需求。当人们对自已感觉良好时,会更容易接受潜在的威胁信息。对个人价值的肯定可以减弱对威胁的感知,减少失败后进行思维反刍的倾向,并且减轻对压力的生理反应。
然而,抑郁症的人常伴随低自尊,自我概念模糊,并缺乏积极自我调节的能力。低自尊的人会习惯从更消极的角度看待自己,倾向于对未来持有悲观态度、负面地回忆过去的经验;习惯沉迷于自己的消极心境中,而不是通过自我调节重建积极心境;对外界的负性反馈有更多有害的情绪行为反应,难以为自己作出正性的反馈,同时过度在乎自己对别人的影响,因而更有可能抑郁,或者在遇到困难或压力时会沉沦在思维反刍中。
4. 从权力关系的角度:
在社会关系中,普遍存在着权力不对称的现象。权重之人体验到的是自己掌控着资源的世界,所以他们既期望回报,也期望行动的自由;而权轻之人体验到的是他人掌控着资源的世界,所以他们对积极结果的期望较少,并对一些消极的结果感到担心。
因此,低权力与回避的、抑制的情绪行为相关,包括恐惧、羞耻、内疚和尴尬,同时也包括敬畏与感恩等。似乎可以推论,让抑郁症患者在生活中具有更多的掌控感,赋予其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将更有助于提升自我效能感,提升情绪。
5. 从结果归因的角度:
身体上的污名被认为是稳定的,起源不可控,因此它们会引发怜悯和帮助,而心理和行为上的污名则被认为是不稳定的(即可逆转的)、起源可控的,因此它们会引会引发愤怒和蔑视。例如,抑郁的人有时认为自己的疾病是不可控的,进而期待他人的怜悯,但周遭的人通常认为他的状况是可控的,因而对他们的无能、无病呻吟感到愤怒。他人对抑郁症患者在患病这件事上控制程度的感知,也是影响患者能否得到帮助、平等对待的重要因素之一。
6. 从心境与记忆、判断和决策的角度:
人们更容易根据情感快速作出判断,比如:“如果我感觉良好,那我一定喜欢它”。还常通过重构以往的消极事件或提取积极记忆来抵消不良心境,从而调控自己的消极心境。然而,对于抑郁的人,消极事件与心境可能是一致的。他们会注意到成功事件,但是不容易回忆;较少记得积极词语和短语,或者较多记得消极词语和短语;认为未来发生消极事件的可能性增大;更常感到自己缺少社会支持;悲伤的人更可能小心谨慎并仔细考虑自己的决策,过于关注细节而忽略全局。相反,快乐的心情更能提升健康、友谊、婚姻、收入和绩效,能促使个体努力实现积极而主动的行为目标。
以上是一些从《社会认知》这本书中收获的印象比较深的一些点,其实还有太多值得深挖、去理解和应用的知识点了,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很推荐大家阅读,尤其推荐给对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感兴趣的朋友们~